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一段『賈伯斯真實的遺言』

  • 未分類

steve jobs_Fotor

 

感謝同學轉寄一段『賈伯斯真實的遺言』如下:「作為一個世界500強公司的總裁,我曾經叱吒商界,無往不勝,在別人眼裡,我的人生當然是成功的典範。但是除了工作,我的樂趣並不多,到後來,財富於我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的事實,正如我肥胖的身體——都是多餘的東西組成。此刻,在病床上,我頻繁地回憶起我自己的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
我也在深夜裡多次反問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價後,已經失去了價值,那麼我現在最想要的是什麼,即我一生的金錢和名譽都沒能給我的是什麼?有沒有?黑暗中,我看著那些金屬檢測儀器發出的幽綠的光和吱吱的聲響,似乎感到死神溫熱的呼吸正向我靠攏。


現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夠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的,應該是更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感情,也許是藝術,也許只是一個兒時的夢想。無休止的追求財富只會讓人變得貪婪和無趣,變成一個變態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寫照。
上帝造人時,給我們以豐富的感官,是為了讓我們去感受他預設在所有人心底的愛,而不是財富帶來的虛幻。我生前贏得的所有財富我都無法帶走,能帶走的只有記憶中沉澱下來的純真的感動以及和物質無關的愛和情感,它們無法否認也不會自己消失,它們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

 

我讀後沉思好久,財富能維持物質生活,是人生所必需,當然重要。至於多寡和重要到什麼程度就眾說紛紜。賈伯斯的遺言:「財富無法帶走,能帶走的只有記憶中沉澱下來的純真的感動以及和物質無關的愛和情感。」我覺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一席話像暮鼓晨鐘。

 

在中國歷史,我也欣賞三國時代諸葛亮自表後主曰:「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羸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史記 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于當世。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塚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詔策曰:「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托孤,匡輔聯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將建殊功于季漢,參伊、周之巨勛。

 

如何不吊,事臨垂克,遘疾隕喪!聯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令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我讀後認為世人讀出師表而不哭者不忠,是因為有感於諸葛亮生前的言行一致,文如其人,其人如文,故能感人肺腑。

 

以前,我也讀國父遺囑和蔣介石遺囑,臨表茫然,不知所云,因為不是出於本人所寫,是部屬汪精衛、秦孝儀衡量當時政治的需要,代為捉刀。遺囑在表述他們沒有而應該有的理想,內容無法和他們生前所作所為相連結,甚至可說由於他們沒有崇高的理想,致使中國至今仍然不是自由民主的國家,害了多少家庭破碎,家破人亡。我當學生時,學校集會程序,唱完國歌主席要恭讀國父遺囑,我那時覺得多此一舉,實在浪費大家的時間,時代變了,不知現在政府及學校集會是否還在虛應故事,愚弄學生。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賈伯斯
2014-02-26 新公民議會

Post navigation

學校霸凌事件 → ← 連勝文困境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新.三人成虎?

筆者長年讀史的心得之一是這樣的,「當舊時代的弊病,已經達到『非下重藥不能治』的地步,為了解決這些弊病,而必須開創新時代的時候,通常很難避免一時性的動盪與人心不安等負面情境,與開創新時代的作為相生相隨」,而回任至今約3個月有半的美國川普總統,以及其所領導的聯邦政府,目前所作的事情,也似乎很難迴避於這樣的常態。 川普總統與其政府,為解決冷戰後期至今的「來者不拒式全球化」,特別是由於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為該國帶來經濟規模的一度高速膨脹與繁榮的幻影,連帶使該國黨政當局莫名其妙的自信心大增,進而開展對世界整體而言,弊遠大於利的種種惡性活動後,所引發的諸多問題,以對等關稅為先發,意圖啟動足以改變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及貿易的諸般秩序,藉以達到以下目標的改革: —將全球化限制在具有共同價值觀、願意信守共通規範的國家之內; —改善美國長年貿易逆差高漲、卻又必須負起世界相當程度安全保障,會同美國國債為美國所帶來的財政負擔,使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狀態能夠逐漸恢復正常,在美國能夠負擔的情況下,去逐漸清償既有的國債,而不是導向償債壓力的持續加重; —扭轉「製造業空洞化到達『連維持戰爭經濟所需的能力都在逐漸喪失』」的不利境地,重新恢復美國在國防工業、高科技(特別是與國防工業有交集的部份)、醫藥及能源等戰略關鍵或機敏產業的自持能力。 但,此般變革的第一步,亦即上文所提到的對等關稅行動,在4月初正式發動後,雖然大約1個禮拜後,就以已有多國與美國接洽談判為由,而使得除了中國以外的國家,獲得90天的豁免期,不過,這樣的舉措,還是為世界各國,特別是與美國有緊密貿易關係的國家,帶來相當的震盪,多數長期依賴「美利堅和平」獲得經貿利益與安全保障的國家,對於川普政府的如此重藥,很難完全沒有怨言,這些怨言不僅成為面臨全國大選的數個國家,其左翼政黨得以操弄反美反川等要素,以維持其執政權的溫床(關於這方面的問題將另文討論),同時也成為某些不逞國家、或者具有反美反保守心向的國際媒體,或直接、或間接炮製輿論,以醜化美國特定盟邦國際形象、離間美國與特定盟邦關係,甚至試圖影響美國對各該特定盟邦政策為目的新一波輿論戰的溫床。 以台灣為例: —台灣在對等關稅即將正式上路前,也同列於美國聯邦政府的豁免名單,據傳不僅已在5月1日完成美台之間的第1回合關稅談判,且也在美國聯邦政府相關部會的優先談判對象之中; —不過,也許是因為台灣當前政局,由於藍白2在野政黨過去1年多在立法院,以其過半多數席次為恃,揮舞立法權所展開的焦土作戰,相當程度動搖台灣民眾對「事態如常」的信心,激起台灣社會的危機感,因此使大罷免運動方興未艾,中國黨政當局的黨軍—解放軍,軍機軍艦擾襲台灣近海及防空識別區的情況,近年也是毫無休止,又有關稅談判的參入,使得台灣所遭受到的中國及親中勢力認知作戰,在近期有持續加溫及激化的趨勢。 在以上的因素交會下,近期多個國際媒體或智庫,對台灣的報導或評論,由於其發表時間的相近,以及對台灣現狀、處境或立場的描述,其相當的負面色彩、甚或是不實的部份,具有相近的指向性,令人不禁開始揣度是否存在幕後黑手,這些報導包含: —5月3日出刊的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週刊,以「台灣的考驗 (The Taiwan Test)」為題,乍看似乎是關心台灣當前的處境與問題,但細看後: .系列報導偷渡該社對美國川普政府的無差別全否定立場,認為美國川普政府利益至上會喪失盟邦支持,美中關稅大戰將導致美國在印太地區失去影響力及嚇阻力,使印太地區權力格局失衡,最後將使台灣提早面臨中國侵攻危機; .與此同時,系列報導也未能忠實呈現賴政府之所以目前無法增列國防預算,以有效應處中國侵攻危機的原因,在野的部份並不只是對中國的綏靖,而是藍白多數在立院加速拆毀現有的體制、透過預算等手段弱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這部份也與在台灣的親中媒體長期以來的報導調性,有相唱和的嫌疑。 —而報導台灣與中國議題,立場一向與中國當局對台立場亦步亦趨,很少能夠真心對台灣摘去其有色眼鏡,在新加坡的地位,相當於《人民日報》之於中國的新國官方傳媒集團大報—《聯合早報》,該社駐台北資深記者莊惠良一篇以《台灣民主異化》為名的評論,刊登在3日的該報上。 稍觀該文可知,該文對台灣與其本位立場、乃至於台灣抵抗中國滲透及侵略的現實需求,可謂是純粹惡意的集合體,非難賴總統將中國宣佈為境外敵對勢力、無視於柯文哲之涉嫌京華城及北士科等重大弊案,以及藍白2黨在立院一連串玩法弄權、毀敗法制與憲政體制的罪行,將中國國民黨面對罷免潮時,反罷免行動涉及到的死人連署偽造文書等罪嫌,以及檢警調的偵辦舉措,污衊為整肅異己,最後得出「台灣原本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內涵,正在加速逐步流失」的荒謬結論;這樣的文章若把媒體名稱掩去,很難不讓正常台灣人,產生「這又是哪篇中國黨政官媒的廢文了吧」的觀感。 —本月1日,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刊登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其2名資深研究員—奇維斯及魏特海姆,以「川普應該管管台灣」為名的投書,宣稱賴清德總統的國防安保政策及對中主張,是切香腸式的逐步台獨,要美國的川普總統為避免觸怒中國而嚴厲壓制賴清德,禁止賴總統標榜或伸張台灣主權的諸般作為。 先不論「『台灣獨立建國』是台灣法理住民的基本權利與國際法上權力」,既明確至極、也不容挑戰的事實性,以及此般主張長期遭到中國的扭曲污衊、與國際社會的縱容及壓迫台灣等情狀,這篇投書的主張,被國際親台輿論,視為是與中國當局立場高度契合、配合中國當局進行認知作戰的狗哨,遭到多方痛烈批判,也是這篇文章、其作者群與登用媒體的自作自受。 固然要論破這些報導或評論,其內容之不實、以及立場的種種問題,對於有一定基本常識的人來說,都並不算是困難的事,但,衡諸這些報導或評論背後,對台灣當前局勢及應處作為的刻意曲解、與所潛藏的高度惡意等等向性的一致,以及其時間上的接近性,確實很難不讓人往「中國黨政當局的對台口及宣傳口,正在藉此試探『在國際上製造新一波疑台論,使國際社會懷疑台灣自我防衛、與對抗中國侵略的決心,為進一步孤立台灣做輿論鋪陳』的可能性」的方向去做猜想,在台灣社會面對內除國賊式大罷免的同時,從政府到民間,也應該重新正視中國此般輿論與認知攻勢的危險性,透過適度的資訊公開、指摘並導正謬誤,以及立場宣示等方式的多管齊下,持續對中國與其同夥的污衊,做出有效的反擊。 作者:江夏生

初探天弓飛彈的衍生性能與戰術運用

防空作戰向來仰賴戰機與地面防空飛彈,對於台灣而言,中共解放軍的短、中程彈道飛彈對我國的威脅最大,於是國軍從90年代開始系美方依序採購愛國者防空飛彈,並搭配部署自製的天弓系列防空飛彈,然而隨著解放軍戰術飛彈、空軍戰力不斷提升,我國為持續保有空優,中科院持續針對敵情威脅開發新彈種。 根據媒體日前披露,在國防部公布的列管軍品管制清單中,首次透漏TK4(本文暫時稱天弓四)多項管制軍品,雖然軍方尚未正式對外表達已開發出天弓四型飛彈,在軍方的裝備清單中也尚未出現天弓四型飛彈的稱呼,但據了解此型飛彈與現役的天弓三型飛彈非同一彈種,該飛彈的歸類屬於「反彈道防空飛彈」,最大射程約250公里,最大的攔截高度據推測約50公里。 雖然軍方目前仍未針對該彈種進行對外說明,但以軍方長期針對解放軍的彈道飛彈所做出的反制來論,軍方自行開發出屬於自製的反彈道飛彈系統乃是情勢所逼,畢竟現役的防空飛彈均以反制對手的戰機、轟炸機、定翼反潛機、空中預警機等為主要目標,反制解放軍的彈道飛彈威脅,仍以美製的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為主。 究竟國造的天弓飛彈衍生型能否與美軍的薩德飛彈系統比較?嚴格來說仍然無法相比,一方面美軍的薩德飛彈系統的攔截高度約150-200公里,國人自製的天弓衍生型防空飛彈的射高不到美軍薩德飛彈系統的一半,換言之其攔截範圍仍在大氣層內運作,距離世界上最頂尖的攔截防空飛彈系統仍有距離;但即使如此,以台灣的科技實力與軍武開發能量來論,天弓防空飛彈的衍生型號其性能已不容小覷,初步進入世界頂尖彈種的行列。 無論是早期的天弓一型、二型防空飛彈,到近年開發成功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再從天弓三型衍生出的全新彈種,台灣已在防空作戰上做出許多努力,全台西半部與東半部均交叉部署美製的防空/反彈道飛彈系統與國人自製的天弓防空飛彈系統,實際上已大幅提高防禦解放軍彈道飛彈、軍機威脅的能力。 作者:宋磊

稅務救濟失靈「訴願」變「宿怨」?

每年均可見政府在做「施政滿意度調查」,如果政府施政真能做到以民為主、以法為規,又怎會擔心人民對政府不滿意呢?又怎會讓人民走上訴願和行政訴訟捍衛自己的權益呢?     大多數人對「上法院」是感到畏懼的,如果人民接到行政機關發的行政處分,如駕駛執照吊扣、交通違規之罰鍰、稅捐機關之補稅處分、拆除違建或吊銷執照等等,認為行政處分有違法或不當之情,導致自已的權利或利益受到侵害時,在提起行政訴訟之前,人民依法得提起訴願。    表面上看來人民擁有「民告官」的權力,可以訴願表達自己的清白,要求行政機關撤銷違法行政處分,追求公理正義,但其實訴願被駁回及不受理比例甚高,以民國111年統計數據為例,行政院及其所屬機關所作成的訴願決定有7成為駁回或不受理。尤其稅務訴願高達9成被駁回,也大部分是發回原行政處分機關另為處分,人民對新的行政處分不服,就又落入訴願、發回……這種無窮無盡的惡性輪迴中,稅務「訴願」變「宿怨」,根本是無效的救濟制度。再者曾有律師爆料,目前的稅務救濟制度根本就是失靈的,財政部訴願委員會,曾經平均3分鐘處理一個案件,會有品質可言?稅務訴願委員根本是橡皮圖章,明顯侵犯憲法保障人民訴願的權利。人民縱使知道自己在法律上佔有優勢,自己沒有犯罪,但也不願意冒險,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訴願或上訴,打一場勝仗。    而且以訴願委員會的組成方式而言,《訴願法》經過兩次修正,委員會設5到15人,民國83年修正為外部人士不得少於三分之一,民國87年進一步規定社會公正人士、學者等不得少於委員人數二分之一。看起來好像提高了客觀性和公正性,但外部的委員是誰來找的呢?他們是淪為違法公權力的打手?還是擁有超脫政黨利益、派別、官官相護的超級律師?若訴願委員會的成員僅只一人來自於行政機關,其他成員皆為社會大眾認可的專業公正人士,將更能及時糾正行政錯誤,捍衛人民權益。    此外,在稅捐機關之補稅處分的訴願制度上,還有個要人命的,先繳交1/3納稅額才能提起訴願的陋習,人民對稅單不服可依法申請復查,暫緩移送強制執行;但如果對復查決定不服,要提起訴願時,就必須繳納復查決定應納稅額的1/3或提出擔保,但在美國向法院提稅務訴訟只要繳交美金60元(相當台幣1800元)即可捍衛自己的賦稅人權,相比之下,台灣是既要錢又要人擔心受怕,應立法廢除先繳納復查決定應納稅額的1/3才能訴願的惡法。    當然,除了要杜絕訴願制度的陋習,追根究柢是行政機關應避免開出違法的行政處分,既不用浪費人力資源和公帑糾錯,更不會造成社會大眾的不安和困擾,廣招民怨。 作者:葉曉云

鍵盤研究有保育意義?表情符號的生物多樣性

這個數位化時代,多數台灣人對電腦或手機都不陌生,常常有接觸「表情符號(emoji)」的機會。一篇 2023 年發表的論文,探討表情符號的生物多樣性,可謂真正的「鍵盤研究」。不過切入點如此奇妙的研究,研究者想表達什麼意義呢? 表情符號有各種類型,也包括不少生物。完成這項研究的是一隊義大利生物學家,他們好奇表情符號中的生物涵蓋多少生物多樣性,於是檢視「Emojipedia」資料庫(也就是 Meta 的 Messenger 的資料庫),總共找到 150 個可以識別是哪種生物。 有些不同表情符號的生物重複,整理後可知,總共包括 112 種生物,分類學而言有 92 種動物、16 種植物、1 種真菌、1 種單細胞生物。 表情符號出場的動物當中,又以哺乳動物存在感最高,多達 76%;節肢動物 16%、軟體動物 4%、刺絲胞動物 2%、環節動物 1%。而現實世界中種類很多的扁形動物、線蟲動物都不存在;魚類、鳥類也相當稀少。 研究者指出,表情符號存在的生物項目,只佔所有生物分類中的一小部分,完全不符合實際的生物多樣性狀態,卻能反映人類的熟悉程度。方吉君(菇,算是真菌)如果有表情符號庫,想必和我們人類很不一樣。 這項研究只探討一種資料庫的表情符號,不過我想其他的資料庫,甚至超過表情符號的框架,一般的「符號」(例如球隊名稱)也會得到類似結果。 以人類的親切程度來說,表情符號應該會存在一堆哺乳動物,少數其他動物,少數植物與真菌,卻只有很少數微生物。各位讀者如果有興趣,不妨也來自己試試,或許有例外也說不定。 然而,有時候表情符號的動物,使用時常常不是指稱該動物本身。例如很多時候出現「熊貓」,不是真的指熊貓,而是代稱中國。 就像生物會有新的物種誕生,也有新誕生的表情符號。比較三個年份可以看出上升趨勢,2015 年 45 個,2019 年 […]

Recent Posts

民眾黨快來收割國民黨的「青蔥」!

民眾黨快來收割國民黨的「青蔥」!

民眾黨有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收割國民黨的「青蔥」。這可不是說民眾黨居心叵測,在國民黨背後開鎗。怪都要怪國民黨把他們的「青年團」好說歹說的勸誘,甚麼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黨旗仍然飛揚,這是革命的黃埔! [...]

More Info
邊緣人們:改變台灣的推進器,會是林沛祥們意想不到的巨浪!

邊緣人們:改變台灣的推進器,會是林沛祥們意想不到的巨浪!

大罷免剩下最後一席,基隆成為最後35區,火力相挺的地方。原因不只是,因為基隆是最後一個截止的立委選區,更大的原因是,林沛祥們的添加柴火,使得邊緣人們,都站出來了! 林沛祥的發言,很難想像中國國民黨在沒有大罷免,或是大罷免失敗下,還會做出什麼喪心病狂的事情。連連署的民眾都是邊緣人,也說得出口,代表他就是藐視民意。這樣的民意代表,罷掉只是剛剛好而已。 [...]

More Info
他是不是狗狗吃壞肚子所拉出來的東西 ?

他是不是狗狗吃壞肚子所拉出來的東西 ?

國民黨某官宦世家曾說出傳誦一時「為官三代才知道如何穿衣吃飯」的名句。 所以要知道連基本的吃飯、穿衣,也需要三代趨庭之教的薰陶和教誨,當然會令國民黨的林某政二代很不以為然:貴冑之家,天選之人,怎麽連基本如何衣食,也需要三代? 為了証明自己雖然只是第二代,但絕不是「狗狗吃壞肚子所拉出來的東西」!—— [...]

More Info
如何破解2個中國政權的對台主權謊言?

如何破解2個中國政權的對台主權謊言?

2025年適逢二次大戰終戰80週年,面對戰後至今的國際秩序,川普總統執政下的美國意欲調整它,而中俄等挑戰者更是懷抱將它推倒、以自身意志取而代之的念頭,因此使相關歷史的詮釋主導權,成為各方無硝煙的戰場,這其中也包含「如何界定台灣戰後主權態樣」的大哉問,又以中國對其挑戰為最力。 與「二戰後的台灣主權態樣」有關的問題,其爭點集中在以下2個方面: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