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拜習會」上否認有2027年或2035年攻台計畫,宣稱北京傾向和平統一,並呼籲美國停止武裝台灣。此番說詞絕不代表習近平放棄武力犯台,反而習近平只是在審時度勢,等待適合犯台的戰略機遇出現才動手。
有關外界提及的中國攻台時間點係著眼於解放軍的軍事實力,如2027年是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提到中共具備犯台能力的時間點。然而,觀諸習近平在國際上發動任何破壞國際秩序的行徑時,主要考量並非自身實力,而是評估是否有合適的戰略機遇,此種機遇往往出現於美國與民主盟友對中國試探底線作為坐視觀望或姑息容忍時。如美國歐巴馬政府對中國在南海填島造礁之行徑消極以對,致使中國在數個南海島礁完成軍事化;又美國與民主盟友一再姑息中國違背「中英聯合聲明」限制香港權利與自由,導致北京肆無忌憚地通過香港《國安法》並加劇對香港的箝制,都是習近平運用戰略機遇遂行擴權作為的適例。
習近平之所以向拜登表明希望美國停止武裝台灣,就是因為拜登政府對台軍售已高達11次,此常態化武裝台灣作為讓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實力大有忌憚;而美國除強化台灣防衛能力外,亦一再與盟邦發表重申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的聯合聲明,鞏固民主陣營維護台海安全的共識,嚇阻中國犯台的妄念,因為一旦中國發動台海戰爭,不僅與美國為敵,還將與整個民主陣營為敵。然而,當台灣失去美國與民主盟友的支持時,國防與外交力量將大為削弱,屆時就會是中國武力犯台或不戰而和統的戰略機遇。
因此,台灣政府務必持續與美國和民主盟友堅定同行,強化國際挺台力道,如此一旦台海有事,台灣才能獲得美國及民主盟友的馳援。社會的心防也至關重要,民眾務必具備敵我意識,並透過選票向全球宣示台灣要走與民主同行、拒斥獨裁的路線;若台灣展現自我防衛的強烈決心,並與民主陣營聯手制中,中國武統與和統的戰略機遇將永不到來。
作者:王昱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