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樂觀的話,就走不下去了。」 今年33歲,已經在烘焙業工作三年的王隆甫,平靜地說著。
三年前,原本在企業裡擔任資訊人員的王隆甫,毅然決定離開資訊圈,找尋未來的職業與人生方向。熬過每日12到14工時的學徒生涯後,好不容易終於出師成為獨當一面的麵包烘焙師傅。但即使已經晉身「師傅」階級,隻身在台北租屋,每天超過10小時的工時,4萬元的薪水仍是收支勉強打平。面對未來,他雖然比以前篤定,卻也有著不安,偶爾還有些「厭世」的情緒。
「當然所謂的厭世不是那種真的要怎樣的厭世,是一種疲憊,不安定的感覺。」王隆甫笑著解釋。
「所以,不樂觀的話,要怎樣繼續走下去呢?」
像王隆甫這樣20到34歲,啣著滑鼠出生且擁有台灣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素質,日日在街上與我們擦身而過,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陌生人,佔了台灣整體受雇就業者人數的36%,是撐起台灣經濟的重要基礎,但他們卻疲憊而「厭世」。原本應該是發光發熱的年輕一代,因為低薪而失去夢想的力量,對未來充滿徬徨,隱隱的不滿無從抒發,只能在不友善的環境裡想辦法找到出口,擺脫這一切。這樣的年輕人,我稱他們為「厭世代」。
根據主計處最新的2016年5月公佈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月薪3萬以下的勞動人口中,20到34歲人數是137.9萬,佔了這個薪資區段總人數的45%。在平均月薪2.5萬以下的族群當中,20歲到34歲的人們,佔了4成。
絕對數字,讀來沒有感受,讓我們用主計處最新公布的「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來審視:
2015年台灣地區的最低每月消費支出是20,421元,若人身處在台北市,則是得準備一個月27,216元的消費支出,新竹市為24,313元,新北市、台中市與高雄市稍好,但也分別是20,315元、20,821元與21,191元。換言之,要在工作機會較多的大都市裡打拚,2.5萬的月薪讓年輕工作者捉襟見肘成為月光族,遑論儲蓄為接下來的日子累積打拚發展人生的資本。
台灣人均GDP,自2007年的58.5萬成長到2016年的72.7萬,排除受到金融海嘯影響的2008年與2009年,幾乎年年成長,這中間漲幅是24%;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也高達12.8%。但是,薪資卻是另外一個故事。根據主計處統計,自2007年到2016年間,受雇員工薪資平均年減1.3%,扣除掉物價漲幅,這10年當中,實質薪資平均每年僅成長0.1%,也就是說,過去這10年當中,薪資幾乎是接近凍漲。
整體薪資環境的停滯不前,是整個台灣社會所面對的困境,但在準備接棒台灣未來的年輕世代眼中,那絲希望在眼前漫漫的未來裡,落在何方?
2016年5月20日,新任總統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最重要的,我要特別強調,我們的年輕人處於低薪的處境,他們的人生,動彈不得,對於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這不但是官方首次承認「青年低薪」,同時也讓這個爭議多年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成為年金改革之外的熱門議題。
「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是改變國家的處境。一個國家的年輕人沒有未來,這個國家必定沒有未來。」對於青年的困境,蔡英文下了這樣的結語。 雖然蔡英文並沒有說明青年低薪的現象從何而來,也尚未提出具體的施政方向,但來自國家元首的「認證」,對厭世代而言意義自然是非常重大。
低薪導致年輕人在經濟壓力之下失去生活,過著被錢追著跑的生活成為厭世代,看不見自己的未來,甚至落入貧流層再也無法向上流動。厭世代將何去何從,我們將透過青年工作者與企業主、高階主管的訪談,加上政府統計數據與學者專家的研究,試圖揭露厭世代與低薪時代的圖像,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第二篇透過貧窮的定義與統計數據,初步描繪近20年來的經濟輪廓,以及爭議多時的教改形成哪些現象影響了厭世代。第三篇將以影像與文字真實且深入呈現厭世代的生活與工作樣貌,唯有深入了解厭世代的生活,才能理解他們為何痛苦,為何掙扎。第四篇是企業主與高階主管對於青年低薪的解讀,並提出他們的看法與解讀,可以了解企業主與厭世代雙方的異與同,找到可能的對話點,一同面對問題。在了解經濟背景,厭世代現身說法與企業主對於厭世代現象的解讀後,最後一篇將由學者與政策單位的總整理,並提出可能的藍圖。
文章來源:關鍵評論網
作者:吳承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