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又被問到社會學學的是什麼,讓我又想起大學生活。
我常在解釋社會學的時候說研究個人的學問叫心理學,研究群體叫做社會學,有時候會拿佛洛依德和金賽博士對人類性學的貢獻做比喻,雖然我心裡知道這樣的比喻其實缺乏完整性並且不夠確實。最近因為“公民運動”四個字很紅,也是念社會學的作家九把刀常在媒體前發表一些言論,讓很多對社會學陌生的人覺得“社會學學的就是這個”!其實“群體運動”只是社會學眾多研究的其中一個而已。
不同學校的社會學會開的課程也不一樣。但無論東西方,社會學非常重視理論和數字邏輯,其重視的程度不輸物理。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每一個劃時代的物理學理論都同時存在著一個劃時代的社會學理論。只是愛因斯坦無庸置疑比傅柯有名許多,台灣工業社會教育的發展似乎太過於強調自然科學,使得社會科學在嬰兒潮求學的階段變得式微,而在嬰兒潮教育下的我的這一代,社會學在台灣更漸漸被邊緣化。
我在大學受的社會學教育社會學理論:統計學,和研究方法三個科目就佔了一半,另一半的選修課我選了社會心理學,宗教心理學,法原學,自由與人權,法律與社會,政策分析,語言學,群體運動,人類學概論… 其中無論是量化或是質化的研究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數學,計算太慢可以用計算機,交叉計算可以用電腦,但是分析這些計算出來的數據需要用的數學邏輯,並且要用符合思考邏輯的文字將這些分析記錄下來。
這當中當然還包括大量的閱讀,閱讀和寫作能力應該說是最基本的能力。當你自己會讀並且讀得懂,讀得通之後才有辦法試著用這些閱讀的經驗套在生活的事實上。而這個套經驗的過程就是思考能力的累積和培養。學校所教的研究方法大多在教你如何解答一個問題,離開學校之後才漸漸明白要怎麼問問題其實才是重點。跌破眼鏡的是,雖然國中數學很差,我成績最好的科目是統計學,其次是政策分析還有法原學,其他的科目成績並沒有特別好。
我並不是對世界不滿或不厭世,只是我大學和研究所都被教導要批判。這樣的個性加上辯論的訓練讓我常常講到激昂的地方顯得咄咄逼人。
雖然如此,能有機會培養思考能力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唸書是一個自我探索自我觀照的過程,雖然四年半我有三年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選舉裡,但是我很高興我找到社會學,因為如果不是念社會學,我想我也許沒有辦法念畢業,更不可能再繼續唸研究所。這一條路因為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我並不孤獨。教育把我帶到世界的另一端,再帶到古老的歐洲大陸。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沒能好好生存的我,最後有幸找到適合我學習的方法。
知識能帶給人勇氣,在生命的重要時刻化成一股自我安定的力量。在我面對挫折和被否定的時候,自己拉自己一把!
作者:林瓊媛
文章來源:凱西的社會學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