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轉]【書摘】《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下

  • 歷史
  • 民意

〈舊鎮消息〉

 

圖片來源:想想論壇
圖片來源:想想論壇

後山是島中孤島,關於島的想像同物資藉著蜿蜒難行的蘇花公路,遲緩且逢雨便斷的進入此地人的腦海。關於島的種種不過昨日之夢,此地人翻個身,說忘就忘。更不必言位花蓮南部、自市區出發仍需一小時車程的玉裡,一個無事而停滯的時空。我的家鄉。我的童年。

唯一的例外是某年花蓮縣長選舉,民進黨的游盈隆—花蓮父老口中的砲灰棄子—到玉裡國小造勢。瞞著父母前往。週五作夜市之用的玉裡國小周邊插滿綠旗。不知政治何物,看台上台下那般聲嘶力竭的呼喊,竟也莫名感動。回到家,收起無以名之的心情,看爸媽奚落游盈隆,陪笑且作無知狀,雖然本來就無知得很。豐饒綠海,在選後枯萎。此後週五再去夜市,踏在國小半死的草地上,心中有股淒涼,但不知為誰,大概是因著自己唯一的島的想像與外界之聯結就此湮滅而悲。

小鎮無事。

然後是陳水扁當選。

那年選舉,島上如戰場,不過打的是自己人。後來才知道說不定從來不是自己人。國中週記上,每週抄著選舉新聞,感覺島又離自己近了一些。在電視前看陳水扁當選,內心不止的震動,覺得被解放。從哪解放,被誰解放,其實並不知道。陳水扁發表當選感言的同時,屋外傳來鞭炮聲,那一刻感覺自己真正活在這座島上,與外面的世界一同跨過了舊時代。在一週感想寫為台灣完成政黨輪替感到光榮、開心雲雲。週記發下來,獲得扁迷老師大大讚賞,眉批寫了好幾句,一時覺得自己真是大人,後來才明白不過是拙劣的模仿。

那是我對時代翻山而來攪亂小鎮的最初回憶。

此後數年跑馬燈過去,看著新聞上,隨著八掌溪事件、唐飛辭職石頭終於搬走、核四停建,陳水扁聲望持續走低。三一九事件那天,在花蓮高中上課時忽然傳來別班的驚呼聲,同學竊竊私語:總統中彈了。課堂間立刻打開電視,全校同學從來沒有這麼認真過。回家途中,像走在懸崖邊上,一路膽戰心驚。霎時島內一片肅殺。島與孤島再次連結。

後來北上讀書,在島的中心生活,逢寒暑假才回去。車程從四個小時縮短到兩個小時多,普悠瑪之功;車程縮短,家鄉反而更遠。其餘,在讀書與戀愛之餘,不過是偶爾的輕輕的地震,震央花蓮。在台北日子過得很輕,彷彿只是暫時懸掛在這。大學以半荒廢的方式度過,有時在租賃的房子裡晃蕩發呆,不禁會想這就是了嗎?這就是當年那個花蓮小子想與之聯結的世界嗎?想像島的歲月變成回憶,或者說坐實了對島的想像。讀了一點書,認識了一些人,談過幾次無謂的戀愛。在台北讀到楊牧的《奇萊前書》,寫到太平洋戰爭末期的花蓮,像是禁斷的過往。讀到七腳川溪日本時代曾有阿美族人武力抗警一事,在腦海中搜尋地點,竟是花蓮舊家對面的大水溝。大學末期看陳水扁舉起雙手的手銬,看另一個總統上位,看佛佛滅。大小事雖在其中,總有種遙遠的奇異感,覺得這一切與自己無關,看什麼事都淡然如有隔。後來想明白是因為有個地方叫故鄉可以容身,說逃就逃,雖然抵達的車票很難買。

研究所以後,更少回鄉。研究所念到這般地步無力回鄉面對親戚,遂以局外人的方式在台北重複日子。重複了幾年,經歷幾次人生的崩盤邊緣。慘到曾在半夜躺在羅斯福路上的公車亭哭,其實宿舍不過在幾尺之外。現在回想那些日子都難以描述—太過無聊,連作為談資的本錢都沒有。後來的後來,島上許多事都看似自然的參與其中。原來所處的時代是這個樣子,對於坐實之後的島,有好多不滿,為何是這樣,為何不是那樣。有另一類人與我對島的想像截然相反,妄想許多記憶從來都不算數。其實也沒什麼,一座島嶼,各自意淫,彼此都覺得自己意淫得最純情。

新建案、煙囪、標語布條、違法集會舉牌,持續立於島。

從前自小鎮望出,在想像裡,島的樣子是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天空,從小小的視野想像大大的島—後來才知道島也就這麼小。北上數年,漸漸開始改從島望向山裡的小鎮。島還是一樣小,小鎮已縮至模型般大小,不斷在記憶裡搬運鎮景,想把它們擺在正確位置—瀑布,圓環,舊家,國中,以前最愛的玉裡麵店,打過一天工的羊羹店—小鎮太小,在記憶裡統統擠成一塊。幾年前春節返鄉,看花蓮市街掛滿大紅燈籠,從火車站一路張燈結綵到吉安鄉山邊。友人說這是縣長花蓮王的政績,增添年味,挺好的。街上玉石店林立,招牌一律惡俗的紅底白字,都是專事陸客的店家。友人說花蓮房價買不起囉,他在吉安鄉文化十三街的房子漲了多少,還好是幾年前買的雲雲,半是哀怨半是慶幸。慶豐村一排排新建透天厝,美輪美奐,但夜時總無光,遙遙與海岸山脈相望,像誰的墓碑。花蓮與島真是連成一氣了,連島民瘋狂的黃色小鴨在鯉魚潭也有複製版紅番鴨。輸人不輸陣,大概就是這個道理。一台車一票人,搶灘七星潭;在故鄉生活之必要是逃離觀光客,友人說他都避開那些熱門景點,哪裡哪裡也不能去囉。晃到市區自由街吃蛤仔煎,俗稱溝仔尾的此處,老花蓮的風月之地,住戶掛滿反拆遷的布條,友人又解惑似的說明溝仔尾要蓋起來了,住了數十年的違建戶不想走,據說還搞到以死相逼。既視感油然而生。友人接著說這時候該閃啦,不然晚點市區超塞,跨上機車絕塵而去。號稱四大族群比例各佔四分之一、保留最大日本移民村的花蓮,變成中國的複製城市,大約在此時。

走到中山路上,遠望中央山脈,至少山還是山。

新建案、煙囪、標語布條、違法集會舉牌,持續立於島與花蓮。

回到台北,生活務必認真,叫作故鄉的地方已不能收容撤退者。去年三月也曾認真了一回,在人潮推擠中想起當年在玉裡偷偷跑去參加的集會,那種想與世界產生聯結的欲望。但我已經在這裡了啊。然後又是選舉,戶籍遷到新北因此也能選擇:要水牛伯還是2.0。投票的時候,總覺自己在假裝,假裝是在地人,假裝自己有選擇未來的可能。開票完台灣又不一樣了,或者還是一樣,沒差,五十年後都不是自己的。手機響起,花蓮友人打來,問說有無回去投票,支支吾吾難說出口投了但不在花蓮,彷彿自己是叛徒。背景傳來鞭炮聲,猜是花蓮王正慶祝繼續當王,聽不清對方說了些什麼,也沒向他問起近況。

家鄉現在是什麼樣子,掃墓的時候就知道了。

 

作者:翟翱

文章來源:想想論壇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16-12-25 新公民議會

Post navigation

[轉]你記得本土的聖誕節嗎 → ← [轉]【書摘】《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上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台大張姓學生辱罵案:當責任被父母師長承擔,年輕人學得到教訓嗎?

在台大藥學系張姓學生辱罵網友事件中,最令人震驚的並非他在私訊中使用「收了綠共錢的畜生網軍」、「人醜心更醜」等惡毒語言,而是後續的處理方式。張同學雖然很快傳訊道歉,稱「我不應該用這種攻擊字眼的文字,非常的對不起」,但令人錯愕的是,他的導師竟然親自寫信替他緩頰,稱「他還年輕,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一個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卻仍需師長出面收拾爛攤子,這樣的景象實在匪夷所思。 當一個年輕人能夠在網路上隨意用文字羞辱他人,卻又毫無意識到後果,甚至仰賴長輩與師長來當擋箭牌,這背後顯示的,正是一種長期被縱容的文化。所謂「自己講話自己負責」,正是成人社會的第一課。但若在校園裡養成了「出事總有人幫我解圍」的習慣,遇事卸責、推託、扮演受害者,就會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這不僅是一樁校園個案,而是網路世代的一個縮影。許多人在匿名或假帳號的掩護下,敢於釋放最惡毒的言辭。他們口中沒有界線,動輒貼標籤、造謠、羞辱,彷彿只要是線上的互動,就不需付出代價。然而,當現實中真的被追究,他們卻又立刻「變臉」,不是哭訴年輕不懂事,就是搬出父母師長來替自己緩頰。這種雙重標準,不只是懦弱,更是對社會規範的挑釁。 更諷刺的是,這些人在現實中往往唯唯諾諾,不敢面對責任,只會在鍵盤後逞兇。現實裡的膽怯與網路上的兇狠,形成鮮明對比。他們習慣將自己塑造成弱者,一旦事情鬧大,就以「年輕」、「壓力大」、「沒有惡意」作為擋箭牌。但事實是,當你選擇用假帳號惡意辱罵他人,惡意就已經存在,無論動機是否單純。 這種風氣若不遏止,將導致整個公共討論環境的惡化。當造謠與辱罵成本低廉,卻能輕易逃脫代價,這些「鍵盤俠」只會愈發肆無忌憚。社會不能再姑息,不論是法律責任還是校園紀律,都應該清楚告訴年輕世代:網路並非法外之地,言語同樣需要負責。 我們或許不能期待每個人都能在一夕之間脫胎換骨,但至少應該建立起明確的界線。否則,今天的台大張同學,只會成為明天更多「匿名酸民」的縮影。他們在鍵盤後口無遮攔,現實中卻低頭道歉,這樣的反差最終只會讓人對社會的誠信失去信心。 作者:林政武

為什麼TaiwanPlus搞砸了?

TaiwanPlus平台前英國籍主管艾永青(Ed Moon)近日揭露在工作期間,因新聞內容對美國總統川普有不當形容遭撤下,更批評因為大罷免導致公共空間遭極端言論限縮,在台灣輿論圈引發軒然大波。對此,財經媒體人胡采蘋直言,TaiwanPlus找來的記者沒人做過流量高的影片,不但得罪川普政府、被請走還要痛批台灣不好,「這筆錢丟到水裡了」。 經歷這場風波,後續TaiwanPlus恐將面臨在野黨團檢討,經費不再被支撐。而在艾永清發文以後,支持執政黨的同溫層對於此平台的信任度也所剩無幾,影響力將被邊緣化。實際去訪問TaiwanPlus,作為廣宣平台的IG的最新文章還停留在數個月前,雖然仍有製作數位內容,但是觀看人數慘淡,這場花費台灣納稅人58億元的美意恐就此搞砸。 TaiwanPlus是台灣首座英語頻道,希望可以傳遞在地觀點,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過去在疫情期間,台灣防疫做得很好,但在世界依舊受到中國打壓,主體性受到邊緣化,因此產生開設英語頻道的構想。 但是這計畫由政府發起至初便受到大量的阻礙,文化部在2020年委託公視建置英語網路影音平台,卻被批評「大外宣」,導致部分公視高管辭職抗議,後來計畫由中央社承接,2022年移交公視經營。中央社是政府經營媒體,而公視是國家經營媒體,雖然轉給國家後未來有足夠預算支應,但是卻也被立場超然的媒體人主導,導致偏離當初設立頻道的初衷。 天下雜誌報導,TaiwanPlus欠缺台灣觀點的新聞編採方針,由對台灣認識有限的外籍員工與外籍顧問主導內容,相對於本地自採新聞,他們更重視非洲環保議題,在重要的國際和兩岸議題,也缺乏台灣視角的分析,完全依循國際電視台的標準,且內部員工也為「傳遞台灣聲音」的主要目標產生分歧,讓當初的美意打折不少。 胡采蘋指出,面試來的記者無法製作流量好的內容,對宣傳台灣沒有幫助,不如完全發包委託製作,由承接方提計畫並撒預算給Youtuber或TikToker。 事實上,天下雜誌與胡采蘋分別指出TaiwanPlus在新聞部與節目部的侷限,但這些組織崩壞表象並非局部改革可以化解,想要解決問題,台灣執政者必須重新思考TaiwanPlus存在的意義。 如果台灣執政者需要TaiwanPlus推廣台灣文化、傳遞台灣的魅力,讓世界看見台灣,選擇完全發包委託製作方案,讓受歡迎的網紅明星一同推銷台灣,這是最合適的作法。 若執政者需要國際媒體傳遞「台灣的聲音」,那麼尋找重視台灣的新聞媒體人是當務之急,更要尋求組織內部的共識,甚至要思考擺脫公視的體制,以避免讓「獨立超然」的媒體人挾持組織運作。 一個英國籍主管並不會搞砸TaiwanPlus平台,但模糊的目標、不受控的組織運作導致的結構性矛盾,才是導致美意搞砸的主因。 作者/Oscar

國民黨青年軍的下埸 ?

「大罷免」國民黨大獲全勝,你我只看到勝利者的黨籍立委,興高采烈,忙著更上層樓,往高處爬;例如說,想選國民黨主席者,如爆米花,一下爆出十來員,評議委員又因特聘多了好幾名可以選黨主席的爺們。人人有機會,不藉著此次大好機會,鯉魚躍龍門,搖身一變,算是甚麼英雄好漢 ? 看來國民黨還不準備清理戰場。那些熱昏了頭的「觀落音」,把亡𩆜請出來,幫忙簽署,吃上「偽造文書」公訴罪的青年軍、同路人,大概只會任其自生自滅,像似永定河邊骨!—— 此時大好宴席,人人酒酣耳熱,吆三喝四,提起這些「怪力亂神」,一定壞了大家興緻:戰爭要勝利,總要有人要犧牲,求仁而得仁嗎!有甚麼好怨言的。 所以官司纒身,要找身價高昂的律師想辦法脫身的「受難者」,只能靠自己了!現實而論,所謂「戰鬭」,就是「戰而不鬪」,你若鬪性太強,無所不用其極,連暗黑世界的幽魂,都敢動員,只會惹禍上身,你的長官、同志,誰會理你們 ? 國民黨青年軍的遭遇,可為民眾黨「小草軍」借鏡。你們的頭頭、主子可以咆嘯「放馬過來」!你們若跟著吆喝,挑釁,大有英雄氣概,—— 馬真的會來,首先踐踏的當然是那堆「輕鬆易為」的小草。 國民黨青年軍的遭遇,算是殷鑑不遠,就在眼前可作為「小草軍」們的借鏡。小草們還可以繼續「義無反顧」,再幹它好幾回合!只要自己能仔細想過未來的舞台,自己是不是仍能是隨著人吆喝、人云亦云,插科打諢,滿場翻滾的跑龍套,只為博君一笑的嚴重後果就好! 小草們你們真的如「過河卒子」只能聽命,像剛破殼的小鷄仔,隨著教主、師傅之言,勇往向前?不要一旦陷入「深水區」,才知道自己沒準備好,原來所謂「義行」只是找尋「自我」的幻影,被政治野心家所用:自己的大好青春,可以如此支付嗎 ? 這世界變動迅速,場面龐大,歷史罕見,人人都要隨時警惕,日日學習,可以聽令所謂教主和師傅,在你腦袋裏「灌槳」,從此搖頭晃腦,為人所制,不知今日是何世 ! 多思想幾下 ,再決定是否接受頭頭的「指令」,𡚒不顧身,放馬過去 !記得青春時光的流逝是不可逆的,不知善用,一回頭已經是別人家的世紀。有多少一時呼風喚雨的人物,到頭來鴉鴉烏烏,被掃入歷史垃圾堆中,應該不是聰明小草君們所該景仰和學習的典範! 作者: 胡嚴

又要「小草動員令」了!

民眾黨又發佈「小草動員令」,要「小草軍們」9/8 下午一點準時集合,歡迎他們的「阿亞托拉、柯曼尼」自由歸來。 但是,令民眾黨上下不能滿意的是法院釋放的兩大條件:1,是七千萬元保釋金(對民眾黨而言絕對不是問題);2,是要套上腳蹽手銬,隨時監控,怕恐又是另一個「橘子」,誰敢負責 ? 現在的問題不是「阿亞托拉. 柯曼尼」出不出的來的問題,而是柯曼尼願意不願意接受釋放的條件:他要的是「無保請回」。 這就難為了從日本「第二次蜜月」怱忽而回「接駕」的黃國昌主席。黃主席真的怕他的精神上「最高領袖」真的耍脾氣,執拗到底,硬是不肯接受法院的裁定。所以黃主席才會苦口婆心的說:柯曼尼教主有許多話要對黨內、黨外、小草軍們說。黃主席希望他的領袖,能稍安勿燥,先出來再說 ! 黃主席可能沒有想到另個問題,你們不是說人家司法不公,擄人取供,是真正的獨裁國家!會不會馬英九前總統說對了:獨裁者說了一百次謊,總會有一次是真的!接受人家的自由釋放,是不是也承認「獨裁」也會百密一疏,做對了事! 所以你我的獨裁國家,可不是那麼完美,而是破洞百出。破漏的獨裁,你我小民可以游來游去,出入可也 !甚至可以勒人脖子,在人家警察的頭頂上「衝浪」,警察頭頭的市長可以視而不見,甚至表達同情「扣喉手」、衝浪運動員的行徑 ! 所以 9/8 上午法庭上的攻防,非常有趣!柯曼尼若堅持不接受法院前次的裁定,要求法庭接受他的新條件,才願意走出法院大門,就表示他心中把自己比作神:上帝歸上帝,凱撒歸凱,哪有神被凡人擺佈、判決的 ! 假如柯曼尼教主,接受黃主席的建議和忠告,為了自由身,不但上繳七千萬,戴上腳蹽手銬,就表示他自己不再認為自己是神,是教主,他是屬於凱撒的世界! 小草大君們你們星期一(9/8 )可要屏息靜氣,仔細觀察你們的「阿亞托拉、柯曼尼」如何決定?他到底決定是上帝還是凱撒?上帝歸上帝,凱撒歸凱撒:「小草動員令」當然屬於凱撒的世界,必須受世俗凱撒世界律令的約束:有大人們可以裝神弄鬼,你們跟著裝神弄鬼,小草終究是小草,保証一定會吃上凱撒律令的官司 ! 作者: 戴震

Recent Posts

台大張姓學生辱罵案:當責任被父母師長承擔,年輕人學得到教訓嗎?

台大張姓學生辱罵案:當責任被父母師長承擔,年輕人學得到教訓嗎?

在台大藥學系張姓學生辱罵網友事件中,最令人震驚的並非他在私訊中使用「收了綠共錢的畜生網軍」、「人醜心更醜」等惡毒語言,而是後續的處理方式。張同學雖然很快傳訊道歉,稱「我不應該用這種攻擊字眼的文字,非常的對不起」,但令人錯愕的是,他的導師竟然親自寫信替他緩頰,稱「他還年輕,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一個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卻仍需師長出面收拾爛攤子,這樣的景象實在匪夷所思。 [...]

More Info
為什麼TaiwanPlus搞砸了?

為什麼TaiwanPlus搞砸了?

TaiwanPlus平台前英國籍主管艾永青(Ed Moon)近日揭露在工作期間,因新聞內容對美國總統川普有不當形容遭撤下,更批評因為大罷免導致公共空間遭極端言論限縮,在台灣輿論圈引發軒然大波。對此,財經媒體人胡采蘋直言,TaiwanPlus找來的記者沒人做過流量高的影片,不但得罪川普政府、被請走還要痛批台灣不好,「這筆錢丟到水裡了」。 [...]

More Info
國民黨青年軍的下埸 ?

國民黨青年軍的下埸 ?

「大罷免」國民黨大獲全勝,你我只看到勝利者的黨籍立委,興高采烈,忙著更上層樓,往高處爬;例如說,想選國民黨主席者,如爆米花,一下爆出十來員,評議委員又因特聘多了好幾名可以選黨主席的爺們。人人有機會,不藉著此次大好機會,鯉魚躍龍門,搖身一變,算是甚麼英雄好漢 ? [...]

More Info
現代電子戰的重要性

現代電子戰的重要性

中共九三閱兵正式結束,新亮相的裝備除了傳統的三軍載具外,解放軍將重心放在無人機的開發與應用,無人機伴隨著人工智慧(AI)、網路/資訊戰、各式載台的結合以形成強大的「體系化作戰」樣態,戰場上容易形成「戰爭迷霧」(Fog of War),其中電子戰最為明顯。 鑒於「印太地區」(Indo-Pacific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