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教育評鑑的存在是否還有必要性,以及其評鑑結果公告後是否有足夠的可信度等等,這些在先前兩篇《教育評鑑教會學生的第一件事-表面工夫》、《教育評鑑教會學生的第二件事-造假》中大概多多少少都有提出了我個人本身的一些看法。在第三篇文章中,我想聊聊的是,教育評鑑如何教會了學生「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而這樣的淺移默化,又是如何傷害台灣的教育的。
提到評鑑,不分領域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造假與表面工夫可以說是較常聽見的詬病。但是,為何「人際關係」也算是評鑑制度中惡習之一呢?筆者對於評鑑制度的觀察,得出一個結論:每個評鑑,被評鑑的單位為了能夠順利地在評鑑制度下取得好的成績以昭告天下,於是想盡辦法想要在評鑑前針對評鑑先建立好一套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因應之後進行的評鑑不會被打上太難看的結果。而這樣的人際關係指得並不一定是指使用不正當、違法的手段來套招、收賄,而是接受評鑑方經常會以明示或暗示的行為來展現該單位的「人脈」。
明確來講,接受評鑑的單位往往在評鑑前就會先建立好一套良好的地方關係、政治關係等,在評鑑方尚未進行評鑑前便讓評鑑單位從資料上、耳聞等形式知道其單位的來歷不小,在評鑑的時候必須多加留意。甚至,即便評鑑方與被評鑑方的相關人員都懂得利益迴避,迴避後亦沒有人能夠保證不會在迴避時就注定了評鑑結果的好壞-在台灣的評鑑制度下,較有勢力的被評鑑方,即便基於法律、道德面來做迴避,評鑑的相關人員通常也會懂得雙方的關係如何、「該怎麼處理」。
上述人際關係對評鑑的重要性,或許並非100%適用於台灣教育界的每一次評鑑中,但無論是否用各種身分親身經歷過評鑑的經過,我們至少會得出一個共識是,目前在台灣涉及評鑑、考核的制度,人際關係的影響性往往是不必觸犯到相關法律、道德規範就能達成的一件事情。因此,個人認為本文所提到的人際關係,並不適用於目前我們已知的利益迴避,而是台灣社會長年以來人際關係能左右結果的情形,早已嚴重到無法用常理所稱的利益迴避,這麼簡單的邏輯來解釋教育評鑑是否在人際關係這點做了最壞示範。
最後,評鑑三件事-表面工夫、造假與人際關係的誕生,筆者並不是想要表達評鑑制度的缺陷如何改善,而是試著透過這三個淺而易見的問題點,來拋出議題使讀過這三件事的人們思考:教育評鑑制度長年決定了學校的好壞,在喜愛追求等地、排名的社會風氣下,校方不得不看重評鑑制度。但正如這三篇文章所提及、不斷強調「評鑑已經失去正當性與可參考性」的事實,在這個事實之下,我們真的還能放任評鑑制度繼續存在,以評鑑凌駕學校的教學與行政嗎?在文末作者想舉一個高教的例子提供大家做更深沉的思考:南部某兩所技術學院,在被納入退場危險名單的同時,亦獲得評鑑通過允許籌備改名科技大學一年。身兼地雷與風光改名的可能性,足以讓我們思考評鑑制度該不該從教育體系中剃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