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學位至上」的迷思,即令在已有十%以上的人口擁有碩、博士學位時,還是難以打破。事實上,今年每一所國立大學的博士班,幾乎都面臨招生不足的窘境;鑑於若招生不足額會被減班的處罰條例,許多博士班都是只要有報名就收。教育部、學生家長和學生本身該關心的是:拿了個博士學位後,飯碗在哪裡呢?其實,今年博士班招生的大缺額,反映了學生們已知道,高學歷就是代表未來高失業率。學界最困惑的是:教育部的高官們早就知道這問題的嚴重性,但卻聽任它愈加惡化。
我這一年來在德國進行研究,發現到他們自高中起,就對學生們進行唸技職或讀大學分流的輔導,是使德國得以製造雙B、奧迪、福斯名車及高科技產品的主因。他們人口約八千萬,是台灣的三.四八倍。但他們二○一一年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是三.四兆美元(世界排名第四),是台灣○.四兆(世界排名第二十七)的七.二三倍。德國國土約台灣十倍大,但只有七十所大學,我們卻有一百六十多所大學。這種數據上的差異,很明顯地告訴我們走錯方向了。
我回台灣服務已將近九年,看到許多博士連一句正確的英文都寫不出來,遑論要說出口。納稅人的錢養出一堆沒有實作能力、空有高學歷,卻無學力的一代;也難怪我們的實質薪水,只等同於十四年前的購買力而已。高等教育再不改弦易轍,年輕一代的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的。
作者/ 嚴宏洋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
原文出處: 自由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