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轉] 水很深 賴政府出手要謹慎

  • 2025
  • 世代
  • 國際
  • 時事
  • 民意
  • 生活
  • 評論
  • 轉載

川普政府對全球貿易夥伴祭出對等關稅。單從國際經貿的角度分析,無差別的對等關稅並不合理。顯然川普醉翁之意不在酒,對等關稅的背後應該有更大的佈局。

台灣輸美的產品即將被課徵32%的關稅,政界與業界的焦慮可想而知。在這篇貼文,我要提醒賴政府:這一局水很深,出手要謹慎。

#不要公開放話

川普宣佈對等關稅後,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臉書貼了一篇聲明,標題是「美國關稅措施強烈不合理 將與美國嚴正交涉」。(附圖一)

我看了之後感覺不妥,擔心這篇聲明會在美國引發負面的媒體效應。昨天,我在臉書貼了一篇短文,建議卓院長不要對川普公開放話。

今早起床後,我瀏覽了歐美主要媒體的報導。我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卓院長指責對等關稅不合理的說詞,出現在許多歐美媒體,包括美國的紐約時報、CNN、彭博、時代週刊、國家公共廣播頻道,英國的BBC、衛報、獨立報,以及加拿大的環球郵報⋯⋯等。(附圖二)

卓院長的「強烈不合理」說詞,這些英文媒體有不同的翻譯,包括「unreasonable、deeply unreasonable、highly unreasonable、strongly unreasonable」等 。

除了國際媒體之外,許多地方媒體也報導了卓院長的說詞(例如附圖二的波士頓25新聞台)。根據我的保守估計,看到這則新聞的讀者與觀眾可能上億。

更重要的是,這則與卓院長發言相關的新聞會被匯總到川普的辦公桌。因為翻譯的關係,卓院長的說詞變成對川普的惡意批評。

卓院長使用的「不合理」一詞,如果要精確的翻譯成英文,最合適的用字是「Not Reasonable」。這是個中性的描述,沒有貶損或指責的意味。

問題是,卓院長還加了「強烈」兩字,媒體只能翻譯成「Unreasonable」,再加上「strongly、highly、deeply」等副詞修飾。

按照字面解釋,「Unreasonable」就是「不可理喻」的意思,帶有貶損與指責的語意。若前面再加上「強烈、高度、深刻」等副詞,卓院長的說詞等同打臉川普。

更嚴重的是,卓院長的放話管道是臉書貼文,不是媒體堵麥,事後很難用「失言」粉飾。

卓院長對川普的公開放話,經過翻譯後惡意倍增。這是既成事實,無法重新來過。賴政府應立刻挽救,避免傷害進一步擴大。

#不要貿然出手

在臉書公開放話後,卓院長又率領多位部會首長召開記者會。今早起床,我也看了這場記者會的直播。我只看到經濟部次長的簡報,就沒有再繼續看。

在記者會現場,出席的官員坐成兩排,輪番上陣。我的疑問是:需要擺出這麼大的陣仗嗎?

我相信出席的官員,包括卓院長,都不知道川普的政策目標是什麼?我不怪行政院,因為其他國家的官員也抓不到頭緒,甚至美國政界也還在猜測川普的真正意圖。

既然川普的政策目標仍然不明,行政院有必要召開這場記者招待會嗎?因為無法對症下藥,出席的官員只能喊口號、報告數據、再提出類似「止痛藥」的解方。

我知道行政部門的壓力很大,業界對政府也有期待,加上藍白陣營趁火打劫。行政院不能默不作聲,但也沒必要召開這麼大陣仗的記者會。

我建議賴政府不要貿然出手,應該先讓子彈飛一下。川普的關稅不只針對台灣,其他國家也在苦思對策。台灣不是川普的主要目標,也稱不上世界強權,沒必要在時機未成熟之前強出頭。

#不要提油救火

川普對所有貿易夥伴祭出對等關稅,表面上的理由就是其他國家的不公平貿易手段,包括對美國產品課徵超額的關稅,導致雙邊貿易的長期失衡。

關稅是主要的不公平貿易手段,但不公平貿易手段的種類繁多,如配額、安全規格、匯率操縱、補貼獎勵、租稅優惠、低利貸款等。

在昨天的記者會,行政院宣布一系列的措施,目的在幫助國內廠商度過難關。問題是,行政院宣布的措施大部分可被歸類為不公平貿易手段。

川普對台灣祭出懲罰性關稅,目的在降低台製產品在美國的競爭力,緩和台美貿易的失衡。卓院長卻推出一系列的補貼政策,增加台灣廠商的應變力,減輕懲罰性關稅對台製產品的衝擊。

這不就是對幹嗎?

若卓院長想趁早行動,解除台美貿易的衝突引信,這也很好,但必須順著川普的毛摸。卓院長可以宣布撤銷不公平貿易手段,例如降低美國汽車的關稅,簡化美國藥品的上市流程,開放美國廠商參加政府標案等。

卓院長推出的一系列不公平貿易手段,剛好合理化川普對台製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更諷刺的是,卓院長在記者會宣布政府的補貼措施。這不就是提油救火嗎?

#國安層次處理

川普上任後,推出遍地烽火的關稅政策。若川普的關稅戰實施到底,極可能改變國際均勢,重整地緣政治,打破國際體制,甚至翻轉美國的政治板塊。

在川普的大破壞之後,究竟會有怎樣的國際新秩序,目前沒有人說得準。川普施加在台灣的懲罰性關稅,不再是單純的經貿議題,而是會影響台灣未來的國安議題。

如果台美的貿易關係屬國安議題,政策主導權就不在行政院。國安議題的探討沒有政令宣導的空間,不需要排排坐開記者會,更不能透過臉書貼文放話。

卓院長的臉書貼文會登上歐美主流媒體,剛好彰顯這個議題的重要性。根據我的研判,卓院長的說詞被媒體刻意放大,目的在制衡川普的關稅戰。台灣的經濟成就讓卓院長的說詞具有國際公信力。

賴總統是醫生出身,知道診斷跟治療一樣重要。診斷錯誤,治療就無效。治國也是一樣,議題認知與政策研擬一樣重要。議題認知錯誤,政策研擬就無效。

在川普的佈局下,台美貿易不再是單純的經貿議題,必須被提升到國安層次處理。這一局水很深,賴政府出手一定要謹慎!

作者: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25-04-12 新公民議會

Post navigation

川普貿易戰意外使中國再度偉大! → ← 張善政市長若真反共,應立即解聘紅統背景的市政顧問

Related Posts

核三公投在即:面對立場反覆與政策爭議,公民該如何投票?

8月23日,台灣即將迎來核三延役的公投。對多數公民來說,這不只是一場單純的能源政策投票,而是一次對未來國家方向的集體表態。 能源議題向來充滿爭議。支持延役的人認為,台灣電力結構長期過度依賴燃煤與天然氣,不但排碳高,也在地緣政治的風險下,讓能源安全蒙上陰影。他們主張,既然核三機組仍有條件延役,何不善加利用,至少在能源轉型未完成前,作為減碳與穩定供電的選項。這一派論者強調,「缺電」並非假議題,而是民生與產業最直接的威脅。 然而,反對者的理由同樣堅實。他們說,核能固然在發電過程中碳排放低,但台灣身處地震帶,若發生核安事故,後果將不堪設想。此外,核廢料問題始終懸而未解,延役只是將風險往後推,卻沒有真正解答。從永續與世代責任的角度來看,將風險轉嫁給未來的子孫,未必是理性的選擇。 在這樣的爭論中,政治人物的立場轉折格外受到矚目。最典型的例子,非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莫屬。六年前,他曾站在反方,直言核能並非台灣能源轉型的長久之計,還痛批「以核養綠」的論述是誤導社會。如今,他卻以正方代表的身份出席公投辯論會,聲稱在淨零碳排的壓力下,核電應重新納入考量。這樣的急轉彎,無疑讓許多關心能源政策的人感到錯愕。 黃國昌的立場反覆,當初強調核能風險的論點,如今卻被他用「現實壓力」取代。這樣的態度轉變,究竟是政策思考的深化,還是單純的政治盤算?社會自有公評。對公民而言,這也提醒我們:在投票前,應該超越單一政治人物的說法,回到議題本身,冷靜思考。 因此,這張公投票的價值,不在於跟隨哪位政治人物的呼喊,而是要誠實面對台灣的能源現況。倘若你相信台灣需要更長的緩衝期,讓再生能源與電網建設成熟,核三延役或許是一個過渡選項;但如果你認為核安風險與核廢料問題不可忽視,且政府應加速投資替代能源,那麼投下反對票也同樣合理。 公投的本質,是讓人民直接決定國家路線。手中的一票,不只是對眼前能源政策的選擇,更是對世代責任的承擔。這週六,每位公民都必須以清楚的思考、獨立的判斷,回答一個關乎台灣未來的問題:我們要走向哪一條能源之路? 作者:林政武

Why the Kuomintang Shifted from Fight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Aligning with It

The Kuomintang (KMT), or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once defined itself through armed struggle agains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Dur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27–1949), the two parties were bitter […]

反核?價值與現實的碰撞

自從726大罷免失利以後,緊接而來的是7區罷免與8月23日公投日,其中「核三是否延役」將成為爭論焦點。雖然總統賴清德在中常會表態,將動員群眾投不同意票,但是經濟部長郭智輝對核能立場較模糊,而親賴企業家童子賢則支持核能,有部分群眾懷疑賴清德的立場。但我認為,民進黨最重要的價值是「抗中保台」、「反侵略」,至於支持核能與否,執政黨應有更多應對空間。 自從726大罷免失利以後,對於民進黨最大的危機,莫過於已經測試出4成支持度,與藍白的6成支持度相比,仍是較為弱勢的一方,如何「把餅做大」,將是延續2028年執政最重要的關鍵。有4成民眾支持民進黨,他們最在乎的是,不讓「親中舔共」的藍白執政,但對其他民眾而言,他們更在乎民生經濟問題,如何爭取更多選票,必須從民生開始。 「核三重啟公投」表面只是決定一個核電廠是否重新運作,其實是辯論「台灣經濟發展是否需要核能」,若只是探討核三廠的老舊與危險,核廢料該放置在哪等細節問題,不去表態或辯論價值觀,那恐怕政策論述會處於更被動的位置。 「台灣社會是否需要核能」是關鍵大哉問,近年人工智慧進程愈來愈快,台灣有幸搭上這波列車,但隨著經濟規模持續擴張,台灣既有的水電恐難以應付企業的需求。因此企業的路只有2條,首先是尋找更多充裕能源的地方,比如台積電赴美設廠,其次是要求政府提供更多能源。另外政治傾向親藍的民眾大都挺核,親綠的民眾大都反核。 從價值觀解讀,親藍民眾挺核主因是「經濟至上」的價值觀,他們相信過去十大建設帶來發展,也認為核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親綠民眾反核是出自「重視風險」的價值觀,他們擔心萬一核電廠出事,將對台灣造成難以抹滅的成果。過去蔡政府曾讓核三延役,目的是為了能源轉型爭取時間,而到了現在,賴政府面對的是「應不應為了經濟發展發展核能」的大哉問。 我的看法是,無論公投結果為何,執政黨應尊重結果,但若人民挺核能,政府應順應民意調整政策,不只有核三廠,核一核二廠的延役也須考慮,另外也要評估核五廠與新型核電廠的可能性,拿出負責任的作為,才能爭取更多「挺核的經濟選民」。若人民挺核力道不強,政府可以維持既有方針,但仍要減輕人民的能源焦慮。 面對726以後的大變局,我的建議是,政府應更以務實的角度,傾聽人民的焦慮,適時調整政策。民進黨最重要的價值是「抗中保台」,而非「反核」,只要能讓綠營延續執政,為政府爭取更多國防預算,嚇阻中共的入侵,那麼「挺核與否」是可以放下的議題。 作者/Oscar

如何看「雙普會」

美國總統川普和俄國總統普丁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進行首腦會談,目的是為了斡旋長達兩年多的烏俄戰爭,在川普回任美國總統後,美國積極推動俄國與烏克蘭進行會談,川普和普丁在機場的熱絡寒暄看似有良好的開始,但是雙方仍未能正式達成和平協議,這次川普親自出馬和普丁談判,外界對此憂喜參半。 根據媒體報導,這場會議在經過秘密外交折衝之後才宣布,然而外界多不看好,原因在於: 首先,眾所周知,普丁執意要把烏克蘭變成俄國的禁臠,甚至想把俄國勢力範圍重新擴張到中東歐,這種偏執的心態讓普丁成為和談的最大障礙,也是川普,以及之前的馬克宏等西方國家領袖想提供下台階都無法成功的主因。 其二,川普在回任後,在國內外政策上更相信自己的直覺和主觀判斷,而輕視經驗豐富的資深國安官僚的建言,再加上之前對國安及情報界的大量精簡造成的人才流失,在面對老練狡猾的普丁和克里姆林宮團隊,川普的單打獨鬥根本無法招架。 在前述的因素存在之下,「雙普會」沒有出現立即而明顯的成效毫不令人意外,但是這場會議仍然帶來幾個不利的影響: 一、普丁成功打破了外交孤立,以大國領袖姿態重返國際舞台,並且讓川普繼續保持對他的玫瑰色想像,這在接下來的外交交涉將發揮更大的影響。 二、「雙普會」對烏克蘭和歐盟造成更大的壓力,只要川普和普丁的距離不斷拉近,美國和烏克蘭、歐盟的距離就會漸行漸遠,也讓普丁能夠對烏克蘭、歐盟施加更多更大的壓力,讓烏克蘭、甚至歐盟最終照普丁的條件進行停戰談判。 三、習近平跟中國共產黨從「雙普會」看到機會,只要成功的滿足川普的面子,甚至用「大國之間的大交易」的理由說服川普,很有可能讓川普在未來的「川習會」重蹈當年雷根簽下「八一七」公報和柯林頓重申「三不」損害台灣利益的覆轍。 對於台灣而言,「雙普會」不只是事不關己的國際新聞,這是否預示未來川普在面對習近平談判東亞局勢,特別是台海問題的模式,值得台灣主政者和公眾持續關注並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 作者:洄瀾客

Recent Posts

核三公投在即:面對立場反覆與政策爭議,公民該如何投票?

核三公投在即:面對立場反覆與政策爭議,公民該如何投票?

8月23日,台灣即將迎來核三延役的公投。對多數公民來說,這不只是一場單純的能源政策投票,而是一次對未來國家方向的集體表態。 [...]

More Info
Why the Kuomintang Shifted from Fight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Aligning with It

Why the Kuomintang Shifted from Fight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Aligning with It

The Kuomintang (KMT), or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once defined itself through armed struggle agains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Dur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27–1949), the two parties [...]

More Info
如何看「雙普會」

如何看「雙普會」

美國總統川普和俄國總統普丁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進行首腦會談,目的是為了斡旋長達兩年多的烏俄戰爭,在川普回任美國總統後,美國積極推動俄國與烏克蘭進行會談,川普和普丁在機場的熱絡寒暄看似有良好的開始,但是雙方仍未能正式達成和平協議,這次川普親自出馬和普丁談判,外界對此憂喜參半。 根據媒體報導,這場會議在經過秘密外交折衝之後才宣布,然而外界多不看好,原因在於: [...]

More Info
反核?價值與現實的碰撞

反核?價值與現實的碰撞

自從726大罷免失利以後,緊接而來的是7區罷免與8月23日公投日,其中「核三是否延役」將成為爭論焦點。雖然總統賴清德在中常會表態,將動員群眾投不同意票,但是經濟部長郭智輝對核能立場較模糊,而親賴企業家童子賢則支持核能,有部分群眾懷疑賴清德的立場。但我認為,民進黨最重要的價值是「抗中保台」、「反侵略」,至於支持核能與否,執政黨應有更多應對空間。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