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就職演說以「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貫串全文。她更計劃在總統府設立原住民轉型正義委員會,並於今年八月一日原民日向他們正式道歉。道歉誠然是好事,但比道歉更重要的,恐怕是讓原住民年輕人得天獨厚的稟賦得到奬掖發揮。例如馬彼得夫婦帶領的原聲童聲合唱團,不只是台灣之光,更已成為當之無愧的「台灣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他們需要的不是道歉,而是宣揚並推廣這個「台灣傳奇」。
蔡英文就職演說語重心長的說:「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是改變國家的處境。一個國家的年輕人沒有未來,這個國家必定沒有未來。幫助年輕人突破困境,實現世代正義,把一個更好的國家交到下一代手上,是新政府的重大責任。」這些話同樣也是馬彼得要對南投信義鄕原住民年輕人說的話。不同的是,「政府」的角色換成了他自己,而且他實踐了自己的宏願。
馬彼得訓練出來的合唱團,不只音質幽美純淨,像天籟之音,而且他真正目的不是「訓練」他們,而是「教育」他們,讓他們紀律、品德、歌唱俱佳,利用樂團為媒介,幫助他們培養信心、充實學業,讓原本處於極度競爭劣勢的原住民少年,也能有好的教育,考上着名高中、大學,成為好的人材,然後再回饋部落,讓原住民脫貧、脫困、脫離學習瓶頸,最後脫離失業、無助、苦悶、酗酒、早死的族群惡性循環。(想想少棒第一代國手余宏開,只能開計程車、投閒置散、失業酗酒、英年早逝!)
馬彼得的願景既務實又寓意深遠:「部落小孩最缺乏信心。透過合唱團可以培養信心。掌聲的鼓勵就是肯定,是信心的來源。只有在肯定中成長的孩子,才能建立信心。只有有信心的時候,天賦才能變為能力。」他對合唱團懷抱兩大夢想:「把他們培養成部落的菁英,長大後為部落奉獻,改造部落。同時藉合唱團,讓世界知道台灣、認識台灣。」
馬彼得第一個夢想還在努力,雖已初見成果,但離成功還有一段距離,有待政府助一臂之力。至於第二個夢想,已經逐步完成。從網路查到,原聲童聲合唱團曾參與高雄世大運演出,參與上海世博會台灣館主題曲及開幕曲的合唱指揮,擔綱齊柏林《看見台灣》記錄片尾合唱畫面,四度登上國家音樂廳演唱等。更驚人的是,他們去年應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之邀,進行雙方音樂交流(還苦練義語、德語、英語演出),成為亞洲第一個登上維也納合唱學校奧嘉登皇宮(原王室冬宮)演唱的團體。
一個成立僅七年的原民少年合唱團,能苦練各國語言,且獲得五百多年歷史的舉世聞名合唱團肯定,絕非倖致。何況他們更順道前往德國、奧地利、波蘭各「音樂之都」巡演,備受稱譽。馬彼得的紀律、品德、歌唱教育,加上愛心,就是他們成功的奧祕。
同時,僅僅來自信義鄉布農部落的孩子,居然能靠歌聲創造出「台灣傳奇」,除了馬彼得夫婦「愛與紀律」的教育、布農族八部合音的珍貴傳統,最主要還是孩子們保留及發揮了原民孩童身上最難能可貴的「天真未鑿」。就像馬彼得說的,他們是「用自己的靈魂唱出來」。
這種音質在少女時代、周杰倫等流行曲上都聽不到。它們已經超越歌唱,有若空谷足音。它們清芬如空谷幽蘭,清越如黃鶯出谷,足以讓聽者洗滌一切麈勞俗慮,讓所有勾心鬥角、營謀計較一時煙消雲散。它們也能讓人的靈魂恢復自由,回到率真至性。
總而言之,在現場聆聽他們,你會感覺他們個個是天使,臉龐是天使,歌聲也是天使,玉山迴蕩著天使之聲。在遊覽車上看他們的DVD,你會熱淚盈眶,為世上還有如此純真美好感激零涕,為童真的失而復得歡喜讚歎。聽他們唱歌,本身就是在接受靈魂治療。難怪他們能感動歐洲各「音樂之都」!
找回信心的孩子創造了「台灣傳奇」,這也使人想到音樂教育家艾柏魯創造的「委內瑞拉傳奇」。艾柏魯於一九七〇年代召集貧童一起玩音樂,誕生了他的「系統教育」論,經過三十多年後,已有數十萬貧童加入他的音樂教育計劃,培養了無數傑出音樂家及社會上有用的人。艾柏魯的故事直到二〇〇八、〇九年才成為世界人權及音樂界盛事,二〇一三年相關着作《改變生命》譯本在台問世,中文本副題「音樂與愛創造了奇蹟,拯救百萬貧童的生命」,與馬彼得的故事異常相像。但馬彼得與艾柏魯兩個故事卻是各自進行、殊途同歸,都是針對貧童,達到相同「改變生命」的效果。
把一生奉獻給「貧窮中的最貧窮,苦難中的最苦難」的德蕾莎修女有一段警世之言:「關於貧窮,最最悲慘的,不是缺乏食物或住所,而是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又感覺他人遙不可及,缺乏自我認同,又缺乏眾人敬重。」要對抗及改變這種「貧窮命運」鐵律,正是艾柏魯從事「系統教育」的出發點,也是馬彼得(即使他並未聽過德蕾莎這段話)創辦原聲童聲合唱團的出發點。
艾柏魯如此描述他的「系統教育」影響力:「參加管弦樂團及合唱團的孩子,能發展他們知性與感性的各面。音樂成為一項資源,讓人有多方面發展,因而提升其精神層次,並促進其健全人格發展,包括領導能力的學習,行為準則的訓練,敢於承諾、勇於負責,利他的寬容大度及犧牲奉獻,以及透過個人努力奉獻,達到團體偉大的共同目標。這一切都將進而增強自尊與信心的發展。」
艾柏魯的夢想也是馬彼得的夢想。原住民幾乎是貧窮的同義字。如何讓貧窮的原住民有信心,有相同教育機會,有發揮原住民得天獨厚稟賦的機會,進而有用於世,這不正是蔡英文「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的重要一環嗎?
作者 / 孫慶餘 (經作者同意轉載,原文出處)
Hi there everyone, it’s my first visit at this web page, and post is
in fact fruitful designed for me, keep up posting thes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