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選後比選前更為熱鬧,左派的發言人辭職後,近日砲火猛轟黨中央要求改革,很難想像英國右派的保守黨,會聘請一個近乎工黨立場的人士,來擔任保守黨發言人,然後該發言人發難辭職,要求以工黨模式改造保守黨。然而,上週六開票出來國民黨立法委員選情近乎崩盤,筆者就聯想起恐怕有大批的國民黨國會助理即將失業。近日,臉書開幕一個「關黨工人」的粉絲專業,左批「草協」青年團的權貴式改革,右打「黨中央」對即將失業的國會助理不聞不問,關黨工人的訴求非常有意思:
不是我們不要黨,是黨不要我們。「改革」不是少部分菁英的專利,歡迎失業助理一起發聲,讓國民黨真正改革!
筆者並不想討論國民黨的政爭,而是想討論國會助理的勞動權益。早在2008年立委選舉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後,民進黨的敗選面臨也崩盤效應,那時候中興大樓有多慘烈,民進黨足足少了60位立法委員,旗下國會助理跑得跑、閃得閃、塞得塞,立法院國會助理工會喊出正視國會助理的「勞動權益」,卻得不到國民黨團的正面回應,沒想到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國民黨立院黨團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國會助理並非常任文官的編制,輿論普遍將國會助理視為立法委員的政務官,應該也隨著立委(老闆)共同進退,在立法院的實務運作上,立法院內的法制局及預算中心,通常都不將委員的意見視為意見,更何況是下面的國會助理。
立法委員有不分區與區域立委的分別,不分區立委法案著重的層面比較多,問政的空間比較單純;分區立委除了法案的質詢外,還得照顧選區,因此分區立法委員尋找國會助理時,會分為協助處理法案的「法案助理」,與處理地方事務的「行政助理」。國會助理的工作內容,通常分為法案及選民服務兩類,筆者也有遇過立委把助理當超人用,徵才時要求研擬法案、審查預算、準備問政題材、撰寫質詢稿、新聞聯繫、選民服務、選區經營、協助會議及行政庶務等,要求樣樣皆通。至於待遇方面普遍「薪情欠佳」,國會助理新人大約在2.5~2.6萬元,連同加班費,大學學歷平均可拿到3萬元左右,加班費及年終獎金與否得視各立法委員的良心而定。
國民黨與民進黨都屬於剛性政黨與外造政黨,但國民黨宮廷文化累積已久,強勢的黨中央傾向培育政務官人才,國會議員也已爭相進入內閣為榮,國民黨團的助理組成偏向皇親國戚,將年輕的國會助理當成草;相對來說,民進黨文化偏向選舉型人才的培育,將選舉視為黨不斷的擴張與轉型,較為重視國會助理並精雕細琢。國民黨雖然號稱百年老店,但黨內的民主文化和初選制度仍屬初階,該黨國會助理若想出來競選,若血統和人脈不對,通常在初選階段就被封殺,1990年新黨小有氣候和2000年親民黨趁勢崛起,其實挖掉的都是國民黨中、輕生代的骨幹。
筆者認為迄今台灣屬於「強羅馬」(行政)、「弱希臘」(民主)的政治文化,政治人物都以擔任政務官為首選,將立法委員一職視為踏入政務官的跳板,導致以立法或國會為驅動的政治重心系統一直無法建立。倘若民眾將國會視為台灣亂源之一,爛的老闆(立委)不會有好的員工(助理),立法品質的提升是台灣目前民主深化階段的重要指標,與國會改革絕對息息相關。曾有資深國會助理想推動「證照制」,已強化國會助理的專業及素質,並有效減少國會助理的來來去去,但最大的阻力卻來自助理的老闆們,畢竟國會助理的薪水也來自老闆們。
作者 / 林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