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台灣人和台商,就應該含淚呑下不該屬於自己的苦果?

  • 評論

台灣人和台商,就應該含淚呑下不該屬於自己的苦果?             –作者     楊庸一

看到台商遭到越南示威群眾的瘋狂襲擊和肆意破壞,不禁讓我想起了六0年代印尼的排華慘劇。二者之間,似有些相似,卻又隱含更多令人不解之處。

印尼當年的排華,宣稱為清共而軍事政變,所引發。華人因被歸為與共產黨有關,估計約有三十萬華人(大多為中國歷代移民)喪生。連續的排華政策,使中國和印尼之間存在矛盾多年。台灣因當時的投資不多,相對的,受害較小。事後,幾次較小規模的排華,也較少直接波及台商。有些地方,甚至有當地勞工組成團隊捍衛工廠被侵入或破壞的情形。也許,因為當時台灣明確的反共立場,適度的與中國區隔,再加上適當的溶入當地社區,使台商幸免於難。

越南則與印尼相反。台灣長期追隨美國,支持南越,且與南越具有長久的友誼。台商的選擇南越做為投資據點,且能順利進行,相信和此種淵源與深厚的人脈有關。如果,此次的暴動是發生在河內或其周圍,尚可理解。發生在胡志明市(原南越首要都,西貢市)和其周邊,則令人極為意外和不解,除非,在越南眼中,台商正在被歸類為中資。

近年來,中國以其人民血汗而快速累積的外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台商 台灣
2014-05-19 楊庸一

Post navigation

孩童的健康不能等!台灣的兒童需要王委員! → ← 日本的選擇(二)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恐懼販子」再現?馬英九赴海峽論壇與南方朔批評的交會點

日前,馬英九前總統在中國海峽論壇表示,「台灣民眾渴望兩岸朝向「和」與「合」的方向」、「習總書記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努力….讓我印象深刻」並且在公開致詞中,九二共識再度成為只有反台獨一中而無各自表述。馬英九身為前總統,如此自失格局的行為,讓人想起政論家南方朔生前曾對馬英九的批評,時隔14年,內容完全正確,馬英九靠欺騙上台,果然讓國民黨一再失去政權,終將消失在歷史紅塵! 南方朔日前離世,他生前是台灣知名的政論家,啟發台灣許多青年學子,特別是在2011年,當藍營對選情一片焦慮之際,自詡藍營改革派的他,對馬英九提出嚴厲而精確的批判。以經濟為例,當年各界無不將中國市場捧為聖杯,但南方朔認為:「由於市場在那邊,造成台灣資金加速往大陸去流動,換回來是陸客,一種低品質的觀光,台灣高品質的就業事實上是在減少,當然工資就不可能提升。」他更批判,台灣的經濟如果過度依賴中國市場,「最後一定會像ECFA,產業被掏空,在國際分工系統中變成沒有位置。」如今,令人欣慰的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扭轉台灣親中的經濟政策,如今在美中貿易戰中才沒有被視為紅色供應鏈的成員而遭到制裁。有趣的是,有人發現,2014年出來呼籲台灣必須加強中國市場的,全部都是傳產、石化產業,甚至還有某當年的股王手機,如今安在,例如不勝唏噓! 南方朔還批評,馬英九在2008-2011年執政期間成了「恐懼販子」。他說:「近年來台灣有許多重大政策,我都不能同意。就以九二共識而言,任何人都知道北京說的九二共識和馬團隊說的九二共識完全不一樣,因此馬用九二共識來嚇唬台灣人民,乃是一種非常不道德也不應該的態度。」、「馬團隊談來談去就是扁案及影射,要不然就是用北京來嚇唬台灣人民,堂堂領導人而成了『恐懼販子』(Fear Monger)」,對照馬英九多次離譜失格的發言,讓人驚嘆即便自稱是「外省人」、「藍營改革派」甚至到過國民黨中央演講的南方朔,都立即看出馬英九的問題。簡言之,馬英九與北京聯手「欺騙」、「恐嚇」台灣人民,並運用兩手操作的手法,把台灣選民唬弄,甚至連美國有一陣子都誤以為九二共識背後帶有和平,但到頭來才發現其本質就是「一中」就是「併吞」,根本沒有任何台灣生存的空間! 讓人不解的是,南方朔與馬英九其實都出身自大中國情懷的家庭,但南方朔因為中華民國被美國斷交,憤而拒絕赴美留學,且堅持在民間發言;但馬英九選擇到美國唸書還申請綠卡,回台灣又得以特權身份直升簡任公務員。即使台灣社會未曾給予南方朔特權,他卻始終心繫本土,直言批判中國,而馬英九享受黨國資源,卻心向北京,連當過中華民國總統,還可以支持兩岸要「合」,等於支持台灣遭到併吞,實在愧對台灣人民曾經給予的支持,更愧對當年黨國給予馬英九的栽培! 南方朔過世令人記得的是,他縱使曾經是藍營改革派,但他對馬英九的親中完全不假辭色,堅持本土的核心理念,基本上就是藍營「為何失去政權」的根本縮影。而馬英九一再的「相信習近平兩岸和平」、「台灣人民持支合」的說法,注定會讓國民黨繼續失去政權,讓國民黨不只在大罷免中遭三振,更讓國民黨成為中國附庸,不再獲得美國為主的民主盟友信任! 作者:慎之

大罷免運動真的讓藍白立委畏懼了嗎?

自今年春節連假起逐漸升溫的大罷免運動,其2階連署近日終於陸續進入結果揭曉的階段。 相較於民團罷免區域藍委,35個選區有31個成功送件,近日更有「多個選區傳出確定通過查核」、「有20多個選區可望在7月底舉行罷免投票」等等的捷報傳出,使苦於藍白這1年多與立法政變無異的惡政的台灣人,總算能夠士氣大振的情況;藍營以綠營13名區域立委及2席原住民立委為對象,所展開的反制性罷免,則因為中央黨部的政略及戰略指導搖擺不定,舉黨上下從造語能力到組織文化,不僅毫無大義名分及新意之可言,更充滿積非成是的惡習,卒致因連署書抄襲黨員名冊、其中更不乏連署前即已死亡的「死亡連署」等案例,在「有多個縣市與直轄市的黨部及其黨工之流,成為檢方大規模搜索、傳喚,甚至收押禁見的對象」的同時,至今已有13席宣告連署失敗,最後2席的失敗,也只是時間問題,兩相對照之下,藍營的局勢更顯窘迫。 理論上,如果藍營還有身為台灣主要政黨之一,所應有的反省與自我改正能力,無論是中央黨部以降的各級黨組織,抑或是其立院黨團,經過這一系列的當頭棒喝後,應該會徹底結束這1年多的各種暴衝,向台灣社會誠心懺悔,並重新整理路線後再出發;但,藍營不僅其中央以降各級黨部,幾無主事者為抄襲連署書等違法舉措,向台灣社會表示歉意,其遭遇罷免壓力的區域立委,也只是故示謙恭或低調一段時間,近期更與其他不受罷免影響的黨團同僚,有逐漸故態復萌的傾向,以致於他們在與白營聯手的情況下,近日竟然還有以下的各種故態復萌式暴舉: —為求降低台灣社會及其所在選區,對其暴舉所累積的仇恨值、使其得以逃脫遭罷免的命運,這些藍委不惜動用立法權,以將公共的財政資源,作為市恩與固樁的工具,並將公共的財政紀律放諸東流;其市恩與固樁的舉措,有針對台灣社會廣泛進行的,也有針對特定公職類型的,例如: .他們無視於台灣必須保持公共財政體質穩健、所以必須加快償還公共債務進度的需求,以所謂「還財於民」的名義,主張「將去年度超徵稅款的一部分,用於全民普發新台幣1萬元」,甚至有意推動將往後每年稅收超徵「還財於民」的措施,以制定法律的方式法制化,嚴重影響政府財政的彈性與體質整備。 .針對特定公職類型方面,他們不僅在先前,通過有利於退休警消所得替代率、不利於中壯年具經驗人力維持,可謂一石多鳥式毒計的「警察人員退休條例」修正案;這些藍委對於國防安保議題的態度,更是極盡兒戲之能事,以致於他們在1月刪凍總計超過8百億元的今年度國防預算,影響軍方的日常演訓、偵巡及國際交流等諸多領域後,為了買收志願役軍士官兵的人心,更強行通過法案,使不分階級的志願役軍士官兵,每人每月加薪3萬元,先不說「此舉將如何與《預算法》、以及大法官關於預算的相關憲法解釋文相悖,而有相當的可能遭宣告違憲」的大問題,如果政府不僅並未尋求適當的司法救濟,而是一起擺爛照樣施行,恐怕更將嚴重排擠作業維持費與部份的裝備採購費。 —這些藍委與其白營同夥,除了從公部門的財政中,找破口削弱台灣社會的韌性,他們更千方百計地試圖削弱台灣社會的制度韌性及公信力。 特別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民主化、歷經30幾年的時間後,好不容易終於徹底拂拭掉「中國國民黨一黨獨裁時期,選舉只是徒具形骸,各種作票及施壓等舉措,更是達到常見不怪的程度」的刻板印象,逐漸在台灣社會形成其公信力的現行選舉制度,這些藍白立委不思如何珍惜,竟以「難道現在的選舉,就沒有中國的干擾嗎?」之類的詭辯與謬論為矛頭,以原住民在總統大選中的投票為破口,試圖推動不在籍投票的合法化。 但,考量「中國近年來對各國選舉的干擾,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以及「他國(例如甫舉行總統補選的韓國)實施不在籍投票時所發生的亂象」等情狀,加上「中國欲以侵略台灣得手,作為其自認為與美國爭奪太平洋、乃至於世界霸權的第一步」的野心,從未有所緩解的情況,若讓藍白立委在不在籍投票議題修法得逞,將來台灣恐將成為中國更大規模介選的重災區。 —更嚴重的問題是,即使到了其政黨本身、以及台灣外部安保環境的處境,都已經相當險峻的現在,藍營立委也依然不放棄透過立法權的行使,削弱台灣主權實質不受任何國家直接統屬的現狀、甚至將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台海和平問題,從國際議題窄化回到國共內戰的架構。 於是,有識者可以看到,這次竟然是由曾任中華民國海軍司令的陳永康等10多名藍委,以「國共內戰尚未結束」、以及「在與『大陸』管轄權發生競合關係的離島水域,需要更多執法彈性與協商空間」等說詞為由,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9條,不僅要將公告禁限制水域的管轄機關,由國防部移轉到海洋委員會,更要在金門、馬祖及東引等週邊,明顯在管轄權上與中國有競合的水域,自我退縮實際控制區域的執法權,要主管機關就此去與中國當局協商。 而藍委新一波的國安法制修法舉措,除了上文所提到的自我限縮執法權以外,最危險的部份莫過於自我矮化主權,使中國當局能夠以「台灣也主張國共內戰尚未結束,甚至還已經入法」為由,加大力道及行動,試圖使台灣海峽被內水化、喪失國際水道的地位,不利於屆時台海有事時的他國介入。 —而白營黃大主席兼立院黨團總召,為幫藍營涉及司法案件的多位同僚,延長不受檢警訴追的時間,視立院議事規則為無物,在第1次已經挾藍白多數得逞,將立院會期向後推2個月,從5月底休會延到7月31日後,黃大主席更是食髓知味,復有第2度的提案,欲將立院本次會期向後再展延到8月31日、直至與本屆第4會期9月1日開議無縫接軌,這樣的舉措不僅顯示黃大立委並沒有議事規則的基本常識,更突顯黃大立委之作為藍營側翼的冰山一角;其情狀之惡可見一斑;而藍營立委更不乏與黃大主席沆瀣一氣之流。 從藍營立委近期暴舉來看,原本理當對民意代表而言是精神重藥的大罷免運動,似乎並不如某些人所期望的般,發揮「大罷免治百病」的效果,既然藍營立院黨團的委員們,對於大罷免依然展現出無所畏懼、甚至依然故我的態度,那台灣人只能堅持「除惡務盡」的精神,在一邊行使罷免權、將不適格區域藍委的權力逐一收回,並用足以代表台灣人公共利益的人選取而代之,挫敗「中國當局意圖藉由立法權,進一步由內弱化台灣」陽謀詭計的同時,也要謹記這一年多以來的教訓,堅持在往後不再授予藍白2黨以新的政治權力,最終達到這些政黨在台灣徹底消失、並以台灣本位政黨代換它們的目標。 作者:吳哲文

美國的「以色列」情結

以色列近日突襲伊朗,「斬首」20名軍方、安全部門首腦、六名有關核武器發展的物理學家,以及飛彈和通訊等軍事基地。 美國總統川普否認美國參與此次攻擊,但承認以色列曾事先告知;當伊朗以飛彈回擊時,美國也曾幫助以色列擊落伊朗飛彈。此種千絲萬縷的「特殊關係」再度引發討論。 多年來,有關「合乎以色列利益是不是合乎美國的利益?」偶而會在美國媒體出現,但不會太久,—— 尤其是在政界,沒有政客不管民主和共和,會公然討論。 多年前,媒體曾透露尼克森總統當政時,有位基督教福音派大老、名牧師曾對尼克森總統說,「某族裔對美國政策影響太大,超出他們應有的比例和本份」。尼克森回答「他會處理」。接下來的政壇大事,當然就是名聞遐邇的「水門事件」,爆料和發動者來自某族裔所擁有的「華盛頓郵報」。 多年來,能對以色列不假辭色的大概只有民主黨籍的歐巴馬總統。沒有其它總統會給以色列總理那塔雅胡顏色看,公然而且毫不掩飾。如果真的要翻箱倒櫃,還有一位就是1984年民主黨提名競選總統的傑西、𠎀克森牧師。他曾在和記者私下聚會中用極具侮辱性的「hymie 」稱呼某族裔,並且說紐約市是「hymie town 」。歐巴馬總統和傑克森牧師都是非裔。 說來奇怪美國民主黨的兩大族裔骨幹,一向合不來。美國媒體曾報導過紐約市街頭小混混想作姦犯科,搶點錢花用,一定相中某族裔,因為相信他們一定很有錢。就看看他們子女上的私立學校、住的地區,華爾街的呼風喚雨的大亨,他們擁有的媒體,——這正是天大的階級誤會,某族裔也有窮人。 其實,民主黨這兩大族裔匹配的非常理想:一個很會「賺錢」,製造財富,另一個需要花錢,設計許多 social programs,提升未來的機會,相得益彰:我用選票,來支持你的政權和立法。不就是魚需要水,水提供給魚泛遊四方的機會,所謂「魚水交融」,怎麼會行不通呢?因此,可見政治是很複雜的,尤其牽涉到族群和階級!國內政治如此,國際政治更形複雜和困難重重的歷史和文化因素。 以往美國需要在中東有一可靠的盟友以保障石油的供應和安全。今日美國油田開採和冶煉技術的進步,大量油氣的發現,幾乎可以說是能源自足,為甚麼仍然需要對以色列百依百順? 理由很簡單,雖然能源不再是美國主要的考慮,但是中東宗教基本教義派的興起,中東地區除了種族因素,更轉變成更難纒的宗教信仰狂熱的政治問題。假如以色列國不存在,沒有牽制的力量,中東除了反美外,會變成何等紛亂和危險局面?美國需要以色列,以色列更需要美國。以色列總理說:(近日)伊朗反擊的百枚飛彈一兩枚帶有核子彈頭,小小的以色列要怎麼辦?先下手消滅伊朗的卽將取得的核武,你能說是「侵略」? 美國必然要跟以色列同進同退,當然所說的語言和擺出來的姿態要非常緩和,但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能怪美國嗎 ?某族裔在金融、財務和政治上的超強影響力,加上媒體的操縱和應用,不會把以色列的利益內化成為也是美國利益?「美國第一」不是也要把保衛以色列當作第一優先項目 ? 有政治評論家認為共和黨右翼,當然會把某一少數族裔影響美國對外政策那麼大,放在心上,引以為戒 !但是看看這次伊朗事件,共和黨右派還算支持以色列,你我若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動向有興趣,注意副總統范斯的說法和意見,他是共和黨右派的代表人物。 作者: 東林黨

從「民眾」到「黨外」:政爭掀起台灣史的混迷

台灣人對歷史的感情總是曖昧不清,以區域分或喜好分,我們總對中國、日本或歐洲史如數家珍,談及台灣史必融入現實政治觀點,使台灣史如同十里霧裡的明鏡,永遠無法照清我是誰,永遠無法溯及國族起源;既不知過去焉知未來?所以我們選舉、藍綠惡鬥背後邏輯都是繞著統獨敘述,忽略歷史真實,僅將歷史作為滿足現實利益的工具或一紙背書,強化政權基礎或個人崇拜。從近年來,無論是新政治明星或黨同伐異往往「復活歷史」,從民眾之名的政黨到以黨外之名的反綠聯盟,似乎扭曲部分史實來滿足私心。        先說台灣民眾黨爭議,這是由蔣渭水成立,源自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而來,為了抵抗外來殖民壓迫,以爭取台灣人免淪為日本二等公民為理念,同時淘汰文化陋習並啟迪民智,企圖以體制內活動取代非暴力。雖然幾經波折最後在1927年組成短暫且意義深遠的台灣民眾黨,其政治目標係以「實現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自由」,更積極參與選舉或示威活動。反觀當代借殼上市的民眾黨,似乎沒有明確有力的政治理念,在乎個人領袖崇拜與鞏固,淪為「一將功成萬骨枯」之譏,否則如何解釋民眾黨領導層換黨續命頻繁、意圖左右於藍綠之間,雖以民眾之名卻不以民眾為計,更無繼承蔣渭水等先賢衣缽之志。         再來是近期組成的「黨外聯盟」其動機、組成人員似乎是反綠各路人馬。回顧黨外運動是當時戒嚴下,長期由國民黨一黨獨大帶來民主摧殘、個人專制與黨國體制,不滿現狀的有志者懷著不同理想組成黨外勢力,其後雖組成民進黨,惟黨內猶保留黨外時期多元聲音,甚至黨外人士不一定認同綠營。如今,經過李登輝總統時代朝野合作修憲,即使有部分瑕疵仍不礙台灣作為亞洲甚至華人世界民主燈塔美譽,更經過數次政黨輪替、軍隊國家化,意味著沒有一黨透過暴力或修法來長期執政,更何況國會由在野把持,就算大罷免蘊含藍綠對抗影子,然事實上是藍白聯合肆虐國會帶來民意反噬,竟將大罷免不利於己之因顛倒,反訴執政黨企圖另闢戰場,錯倒歷史將民主政權比擬成戒嚴時代的國民黨。         此次用黨外之名,無非嘲諷綠營,然事實上這般鬆散組織是因利益組成,即反綠反罷非凝聚共識。再來,成員與藍營高度相似,是否成為藍營拱衛或者同行,皆打亂慣於一條鞭體系的藍營組織,如同軍閥割據下的散兵游勇更不利對抗綠營。         最後,台灣人因現實政治社會的撕裂,每個族群對台灣共同歷史有不同敘述,此可以理解。但不能偷換歷史意義,為了攻訐政敵而錯用歷史,恐悖於政治人物引領輿論的功能,況台灣歧見化作可見的對抗,如果再玩弄人民記憶,整個社會將因意識形態陷入集體瘋狂,凸顯政客對歷史認識的混亂,無論是否故意,皆使大眾史觀陷入不可逆的心理混迷。因此,學者、理性公民團體或意見領袖應合作,來宣傳正確歷史,只有了解與包容真實的過去,才能攜手共創相同的未來。 作者 / 劍藏鋒

Recent Posts

直播與政治的距離

直播與政治的距離

最近台灣政壇無不瀰漫網紅赴上海的新聞,其所言所為宛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不知該憐憫或嘲諷。該網紅畢竟是介於商人與藝人之間,直播作為其謀生命脈,用貶低台灣一切來迎合對岸市場,伺機操作新聞話題誠屬合理。然,另一以直播崛起的民眾黨領導層,似乎將直播作為唯一舞台,凡任何政事、瑣事皆需直播,與其在螢幕面前搔首弄姿,何不簽約演藝公司來替台灣賺取外匯?方是名實合一。       [...]

More Info
如何改造「中國國民黨」?

如何改造「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眼前有兩條清楚,但絕不相容的路可以走。 第一條接受歷史上國民黨左派「革命委員會」的說法,放棄台灣主權,參加「政協」,成為中共的尾巴政黨 。 第二條路繼續國民黨右派「改造委員會」的孤臣孽子之志,退此一步,即無死所,反共保台。 以目前國民黨領導階層的意志和能力,或許心有所不甘、情有所不願,走的是第一條路。 [...]

More Info
「恐懼販子」再現?馬英九赴海峽論壇與南方朔批評的交會點

「恐懼販子」再現?馬英九赴海峽論壇與南方朔批評的交會點

日前,馬英九前總統在中國海峽論壇表示,「台灣民眾渴望兩岸朝向「和」與「合」的方向」、「習總書記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努力….讓我印象深刻」並且在公開致詞中,九二共識再度成為只有反台獨一中而無各自表述。馬英九身為前總統,如此自失格局的行為,讓人想起政論家南方朔生前曾對馬英九的批評,時隔14年,內容完全正確,馬英九靠欺騙上台,果然讓國民黨一再失去政權,終將消失在歷史紅塵! [...]

More Info
老邁的F-5E/F戰機即將功臣身退

老邁的F-5E/F戰機即將功臣身退

F-5系列戰機是美國諾斯洛普公司於1962年推出的戰機,總生產數量超過2200架,我國空軍全盛時期擁有423架F-5系列戰機,為全球最大的用戶,至1968年當時政府和原廠簽約,台灣獲得製造F-5E/F戰機的授權,從1973-1986年期間共生產308架F-5E/F戰機,F-5E/F系列戰機捍衛空防超過40年,全盛時期部署在五個空軍聯隊。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