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網路上幾篇護理人員令人心酸的心聲,終於又勾起了被壓抑多年的感觸。
台灣的醫療,如果還有為外人所稱道的品質,主要是由醫、護人員共同克盡職責和血、汗努力的結果。尤其,基層護理人員的默默付出,功不可滅。如今的困境,雖然因素極為複雜,不過,主要應是因內、外挾擊而導致。外,是因政治力、財團的不當介入,扭曲了應有的醫療本質;內,則是護理學會和護理決策高層,漠視、偏離,甚至脫離臨床醫療,使自身成為內憂的主要來源。護理人力的不斷流失,即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也許,我的觀察可能失之偏頗,不過,針對內憂問題,我希望對一些有疑慮的異常現象,提出個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護理學會、公會,已失去原應有的功能:只要打開網頁,護理各學會似乎忙於把重心放在擴展自身的領域與中國的交流上。學會的大頭們,和中國護理界水乳交融;公會,則由傾向醫院的護理主管所主導。除了年年例行性的加薪和調整床位比的口號建議外,有多少問題是獲得真正的改善?護理學會和公會的決策高層們和基層護理人員,就像活在二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高層年年口號翻新、華麗,基層卻終日疲於奔命。
(二)過度神化學位:沒有人懷疑,學位在某個程度上,可能與其專業能力有關。不過,若將學位和實際看到的醫療照顧品質相比,其整體成效,相信將讓許多人搖頭。目前現有的執業護理人力,以專科畢業為主。這些基層護理人員,正是多年來撐起台灣醫療品質不可或缺的基礎。以在醫院工作三、四十年的經驗和實際看過美、英、日的護理人員,我相信我們基層護理人員的臨床素質、能力,絲毫不遜色。只是,少數護理高層的決策人員,卻迷信學歷萬能。尤其,透過醫院評鑑和醫院內升遷等各種手段,強迫現職護理人員,在繁重的工作外,還必需離職或半工半讀,忙於爭求更高學位。臨床的升遷,有臨床的規則與管道。更高學歷,並不意味著更高臨床經驗。以我個人為例,雖然是資深醫師,學、經歷也還算可以,不過,若量TPR或做CPR,我實在比不上護校、護專畢業的基層護士。
我相信,只要能考過執照,不論學歷的高、低,都應已具有基本的護理能力。隨後,只能靠實際的臨床訓練來累積經驗和提升照護能力,並做為升遷的主要依據。更高的學位,只是參考之一,不應成為條件。捨棄臨床訓練不管,卻著重在人為的學歴升級上,不僅本末倒置,也脫離了現實的臨床環境。最令人看不下去的是,讓這些適任且兢兢業業、克盡職責的基層護理人員,在為生活艱苦奮鬥時,還得被迫離職或半工半讀陪高層玩插大、二技、四技、研究所等無止境的遊戲。難怪護理人力會不夠了!
(三)將護理非專業化:這是近年來造成醫療品質不斷惡化的主要原因。也許,我已是老式的醫師。我相信醫療的品質,和護理人員直接用在病人時間的長短有關。只要看看目前病房的實際狀況,即不難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雖然沒有實際的統計,不過,給人的印象是,目前基層護理人員的工作,花在非醫療部份似已凌駕醫療部份。每天等、打電腦資料,應付醫院評鑑和定期衛生局督導等塡不完的虛應表格及愈來愈多的行政雜事等,使每個人只能無加班費的不斷自動延長工作時間(美其名為責任制)。除了必需再利用星期假日,花時/花費到處去收集點數外,也要時時擔心及應付高層的學位升級和純為製造論文而研究的虛偽偉大計畫。此種將護理非專業化的現象,若無法快速改善,讓護理工作回歸以照顧病人為主的臨床正軌,相信,在喪失職業榮譽下,基層護理人員的流失,勢必每下愈況。當日本在面臨嚴重護士荒時,我們卻在逼迫優秀的護士非自願性的離開職場。除非護理高層和政府另有用意,想藉此引進中國護士,否則,實不應漠視不管且任其惡化。(如果真淪落至此,只有期待明年的政黨輪替了。)
從前,醫學系的醫學倫理課,一定會有一節討論醫療團隊的問題。醫師,是醫療團隊的核心;護士,則是醫療團隊不可或缺的基礎成員。只有適任的醫師加上良好的護理團隊,才可能有正常、合理的醫療。當醫師不再稱職的負起領導、照顧團隊的責任,或任令團隊成員遭受外力不當干擾而無法支持及維護時,醫療的沈淪和瓦解,只是時間問題罷了。因此,即使醫師的處境也正日益艱困,但,千萬切記,不要讓基層護理人員,獨自哭泣!
(作者為資深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