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小說除了四大名著外,內容大都不知所云,庸俗乏味,極少描述人性的內心世界。而四大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因為它在寫人性:三國演義主題講兄弟的友誼;西遊記敘述師徒的倫理;水滸傳強調盜賊之義;紅樓夢則在說男女之愛。
現在中國戲劇影視幾乎都取材清末以前之古典小說,全部在演古裝片,人物及內容已成歷史,爭議較少是原因之一,另外原因還是現代劇拍得不好,也不敢拍,主要顧忌政治的迫害。若拍民國1年(1911—1949)屬於中華民國的朝代劇本,當中國共產黨員在戲劇看到畫面出現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會想到他們用非法武裝叛亂奪取政權,豈能無罪惡感?這也是他們不讓台灣人拿國旗的原因。若拍1949以後民不聊生的情況更糟糕,戲劇是在反映現實社會,這樣一來,會動搖中共的統治基礎的穩定。
侯孝賢是國民黨栽培的政治電影導演,2006紅衫軍倒扁要員,他這次選擇唐代古典傳奇小說「聶隱娘」並不令人意外,其中當然是考慮行銷中國市場及上述之政治因素。
侯孝賢這次坎城得獎,結果恐怕又是與其說叫好不叫座,不如說他拍的是幾乎沒有觀眾的電影。日本名導演今村昌平說侯孝賢的電影,可能連侯孝賢自己都不知道在拍什麼?他所導演的電影淺膚冗長乏味,使人看不懂而昏昏欲睡。電影的功能是在娛樂觀眾,電影要使人看後眼眶泛紅,或悵然若失,要不然,或血脈賁張,或義憤填膺,若非這樣則寧缺勿濫。
侯孝賢這次坎城之所以得獎,他善用中西文化隔閡的神秘感,用科技視覺的效果迎合老外的口味,唬弄外國的評審。
「聶隱娘」是沒有靈魂的黑道小說,內容除了法術高強勝過聶隱娘的殺手—妙手空空兒,他有一個習慣:不管成敗,只作一次攻擊就離開,我欣賞也有殺手堅持這樣的原則,至於其餘所說的武林俠士,天馬行空,殺人如麻,擄人和殺人都不需要理由。沒有交代行為動機,只是在說明那是個弱肉強食,黑道橫行的時代。
不會欣賞就閉嘴,有人覺得好看就好,你又沒比坎城的評審們厲害,是在那吵什麼啦!
連你都可以炒、亂說廢話,比你力害的人當然可以。
台灣根本沒幾個人看墮聶隱娘,因為她們根本就打算先給法國人看、再給台灣人看。既然如此,為什麼捧侯可以、批侯不行?
精彩的作品(四大名著?)自然有不只一個重點、不指一種解讀,作者只寫出了其中一種(又不是本文重點),就這訂非重點的梗,抓著其他可能,猛批本文作者是甚麼意思?
電影藝術當然跟政治有關,不然為什麼有許多電影被禁、艾森斯坦埔多夫金可以獲得拍片姬會和後世名聲、大獨裁者受到(比其他卓別林電影)更多的重視、欄尼雷根斯坦會被封殺?至於悲情城市,那只是早二十年的課綱微調而;而且侯孝賢也的確常跟張亞中(違法課綱微調的主導者混再一起)。
要談電影藝術,我就拿我在臉書上的短貼文回應,雖然稱不上有甚麼了不起的見解,但應該略勝在這裡罵本文作者"不懂電影藝術"的訪客。
(曾)被稱為寫實主義者的侯孝賢不是寫實主義者,或許他更重視某些形式美學,只是這形式接近(曾被稱為)寫實主義的手法而已。(曾)被稱為形式主義的楊德昌不見得真的是形式主義者,他其實真誠的關心現實、關心人,只是他擅長使用(過去俄國形式主義者開發強調的)電影技術而已。更強烈更直接的批評是:侯孝賢不夠真誠,不是真的關心人,他其實更重視形式(抽象的美學理念)甚於人;他也不是真的關心台灣的土地,他關心(鄉愁的想像的)中國更甚於關心台灣土地。
至於普世性vs.東方性,我的初步想法是:或許文化底層有共通的東西(求生、愛情、親情、甚至伊底帕斯情結~),可是表現出來就有千萬種不同的樣貌。或許侯孝賢貞的想討論這些普世共通的東西,而西方影評人也看到了這些;但是,侯孝賢的電影裡有著西方影評人不熟悉的東方故事場景語言臉孔,這可能是他能獲得高評價的原因之一;如果侯孝賢生在西歐,用西歐的場景故事臉孔故事拍電影,以他的技術能力和人文深度,他不會被這樣矚目。此外,我認為:西歐北美的優勢者才有條件強調普世性,被殖民壓迫者不應該談文化普世性,否則就掉入了陷阱~侯孝賢和某些統派不就是用這個來麻痺台灣人的反抗意志嗎?
比較長的、同時也帶有比較多可爭議論點(電影圈有不同意見)的評論:
從右岸到左岸的侯孝賢
台灣新電影初期,許多影評人把這些導演與六零年代巴黎的右岸派(新浪潮)相提並論,認為他們都體現了新寫實主義、也都關心現實社會。
台灣新電影發展幾年以後,鋒頭最健、最常在國際影展得講的就是楊德昌和侯孝賢兩位。當時有些影評人認為:楊德昌更傾向形式主義、強調剪輯、場面調度等技術的應用,而他的電影也常以都市為背景;侯孝賢則更接近寫實主義,善用長(時間)鏡頭、遠鏡頭、空鏡頭,較少密集的鏡頭剪輯、而是讓演員表演。
我現在回頭看,有些不同的想法。我認為:楊德昌雖然密集使用電影技術、似乎不那麼重視現實再現,但他的觀點(敘事觀點、鏡頭、觀看與思考世界的方式)其實更接近人、更接近人們感知的現實。
相反的,侯孝賢似乎讓人(演員)有更多發揮空間,可是他給藍天白雲綠樹表演的空間也不少;就某個意義而言,侯導似乎是以相等的分量看待他/它們,正如老子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樣的觀點與手法,其實與右岸的寫實(市井小民的現實)相距更遠,反而更接近左岸的(有點脫離真實人類)形式主義。
我不太確定侯孝賢採取這種觀點/手法的原因為何,是不是與他的(不在地)國族認同有關;但可以確地的是:這樣的手法、搭配歐美知識分子陌生的「東方」(道家?另一種Orientalism?),對西方影評人有強大的吸引力。
對西方影評人有魅力,但對我則否。而且,我想說: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只有一個;第一部「去年在馬倫巴」是經典,第二部就是笑話。
*具體的說:我喜歡「最好的時光」(2010),我在那裡感受到人的溫度。但在「戀戀風塵」,我看到「畫鶴不成」的「半個安哲羅普洛斯」,在「好男好女」、「聶隱娘」(片段),我看到「畫虎不成」的「XX布雷希特」
沒說批侯不行,回文都是針對原文批判內容不倫不類
你還在勸他放棄治療
果然是外行看內行~
“”用科技視覺的效果迎合老外的口味””
你確定講的是 侯孝賢 導演?! 不是 張藝謀 這類的~~哈哈哈哈哈
“侯孝賢是國民黨栽培的政治電影導演” …….昨天看到這句話差點噴飯。哪個政黨會栽培一個導演 然後在自家電影節打壓他。悲情城市當年就因為政治不正確被當時執政黨偏藍的評審做掉最佳影片,這個人要誹謗也不做點功課! 然後說中國古典小說多庸俗乏味?是!我想這位楊先生以身作則讓我們看到人性最荒唐的一味─ 外行對專家品頭論足!只可惜人們在一百年後不會記得這號人物只會記得儒林外史、西廂記、金瓶梅、老殘遊記這些他所謂不知所云的名著,在歷史上他這個無名小卒連個屁聲都沒有。現在想紅的人還真不少?
三國演義主軸是兄弟情誼?天啊,那劉關張死後,怎麼還可以寫一大串啊,我快笑死
好久沒看到這種”討罵文”,寫到人神共憤,哈哈哈!腦包無誤!
西遊記,明明就政治諷刺小說,鬼扯啥師徒倫理,有夠表面的,你先搞懂四大名著的內涵,我們再來談⋯⋯
很佩服這位勇敢用本名的發文者欸!很有勇氣展現自己沒知識沒常識又沒看電視的無知,害網民們都『不得不指正』個兩句,真是厲害!
我看a片最是血脈賁張久久不能自已最後還會嘎一下冷筍…
拜讀宏文了歐
汝中文系?
『侯孝賢是國民黨栽培的政治電影導演』
你到底怎麼有臉講出這種話?
這跟說『馬丁路德是種族歧視份子』有什麼不一樣?
這已經沒藥醫了你知道嗎?
發這篇文章的“人”,只是在羞辱你自己°
只有我想說…..四大名著沒有紅樓夢欸ˊˇˋ
有吧 是四大奇書沒有紅樓夢
到底有沒有誰真正看過這部電影呢?
捏你娘~
這片名搞笑啊
作者應該很久沒有看過大陸劇了,中華民國的國旗早就在很多電視.電影出現過。 舉例”遠去的飛鷹”非但中華民國的國旗滿天飄揚,甚至還有國歌勒。
這些可都是大陸自己拍的電視劇。
可悲之人必有…嗯,可悲之處。XDDDDD
閣下真的懂文學嗎?
吱吱都是這種水平的話 那就好辦了www
這也可以扯政治,你病的不清阿。你不喜歡的文化國際崇揚的要命,有病要趕快治療www
令堂有勸您不要棄療嗎?
蠢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