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你若是Intel 新CEO,你會怎麼做 ?

  • 世代
  • 國際
  • 時事
  • 評論

Intel 前任CEO 季辛格,對媒體上傳聞TSMC 2nm 技術的高「良率」,很不以為然。在社群媒體上發表對「良率」定義的高見,引發爭論風波。

許多半導體產業的從業人員,一定很納悶Intel 前CEO的知識和眼界竟是如此,和業界的「分析師」無異。四年珍貴的關𨫡時刻、數百億公司的資產的掉落,董事會迫其「自動退休」,一定有其道理,是不是罪有應得?

媒體大多都認為季辛格被逼退的理由:他耗了三、四年關𨫡時間,花了Intel 不少錢,以billion 計,卻不能令 Intel 跟上AI 洶湧的新潮流,至使公司陷入泥沼,脫身無策。

媒體的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季辛格首要致命的的錯誤 ,是他仍然相信Intel 設計的上一代「CPU」,具有像 NVIDIA 的CUDA系統中(新近被電腦科學家發現的)超凡計算能力,因此可以和NVIDIA一較高下。不僅在計算中心當作伺服器(Server )的推動引擎,而且更可望用於AI 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可望開發出「再生AI」或「大型語言模型」的演算工具。

事實上,Intel 的敗落,AI 不是主因,而是後果。NVIDIA 系統中超凡的計算能力,才是使多年來奄奄一息,不被看好的AI,重獲新生命的主因。

十幾年年赫赫有名、幾乎是 Intel 專有的「摩爾定律」:積體電路密度每兩年可望增加一倍,因此計算速度也增加一倍,也因此成為過時雲煙、昨日黃花。—— 速度僅增加一倍?NVIDIA 的 CUDA 系統可以增加百倍以上 !許多 AI 演算法可以加以運用,更新和更先進的演算法,可以被探索和發現,計算機可能進入新的紀元,只因此類「運算速度」的突破。

這種新發現,在NVIDIA 系統上存在,Intel 產品卻沒有,可說是「正格典範的移動」( paradigm shift ) ,作者不敏,相信可能有兩大原因:

(1)NVIDIA 的 CUDA 系統使用GPU,因為原先繪圖的需要,使用「大量平行運算」,而且它的 architecture 有各種 lever 的垂直深度設計,依系統軟體而設計的積體電路元件,容易 mapping 到程序工程技術上 ( process technology )。當 TSMC 可以把「程序工程」的技術,push 到 3nm 、2nm 時,大量平行運算,可以因device 變小,彼此間距也跟著縮小,通訊更形容易,不僅在平面,或垂直,甚至「多向度」,不會再是限制的因子。device 間的邏輯空間擴大,不僅可以是線性的、非線性的,更可以是「拓樸關係」( topological relation ):平行運作下,數千個、數萬個 device 可以同時運作達成上下左右、各類流向的邏輯關係。

(2)相較之下,Intel 可沒有這麼大的「自由度」,多年來在「伺服器」晶片的成功和收益,在系統設計上,有它傳承(legacy )的負擔,系統上Intel 所用的,可歸之於 「clustering computing 」:它可以在系統上同時使用8個、9 個、10來個 CPU,決不能像NVIDIA 數千個、數萬個GPU同時運算。如果用高能理論物理作個比喻:Intel 系統要行得通,它的系統「味道」(flavor ) 要對,「色澤」( color ) 要對,是「正規化」( normalizable ),才能通過數學函數的要求,才可能發現「新粒子」可能存在的「相空間」。NVIDIA 的系統的要求近於無味、無色、管它是不是正規化,任何系統公司可以使用NVIDIA軟體或TSMC 幫助其生產的晶片,來設計他們的系統,簡單明瞭。

現今的系統公司大多用 ARM 的 「簡單指令架構 」(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 ,而不是 Intel 的「複雜指令架構」(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 。這兩類指令架構的選擇不同,會對「程序工程」的總體設計和建構,有所不同,因此「運算速度」和「可靠性」( reliability ) 也跟著不同。史丹福大學有位名教授,對於「不同語言」在不同的「指令架構」下,運算的速度,會如何有所不同,有一套系統性的書籍,詳細分析。你或許會發現Intel 「程序工程技術」傳承的負擔會有多大 ?

總而言之,Intel 有兩大傳𠄘( legacy ) 負擔,要傳承「指令架構」,它不能改變「程序工程」的設計和結構。要傳承「程序工程」的設計和結構,它不能改變伺服器系統晶片的設計。如果你我反方向思考,從系統到程序工程,再到指令架構,也會是相同的結論。不像TSMC ,「指令架構」可以依工業主流而定,專注「程序工程」的精進,自己沒有系統晶片,當然不會和來客的產品有有任何利益衝突。三十多年前,張忠謀提倡「代工」和「設計」分流,當時可說是「離經叛道」,不知所云。許多從業人員是在 Electronic News , 才認識到 fabless 這個字!

從Intel 眼前的敗落,可以令你我認識到前賢所說「知識的成長是難以預測的,成長的知識會對實業(尤其是科技)和社會有必然的而重大的衝擊。」—— 想想看AT&T 的 Bell !ab、Motorola、Digital 、Cray Research、IBM 的 Main Frame 的命運 ……。公司的生老病死和人類並無差異。太成功的公司,故步自封,「漸凍人症」就會上來了!照這樣做就不會有錯( Copy Exactly ) !回想當年某大公司內部自以是的口號,而且尊其為「方法論」( methodology )。

Intel 目前所面臨的難關和當年的 IBM 並無兩樣。PC 革命一來,當年 IBM 的Main Frame 不再風行於世,Pradigm Shift , 幾十年來的所仰賴的Milky Cow 不再奶汁充沛,嗷嗷待哺者眾,怎麼辦 ?要怎麼樣收編?

當時,微軟的 Bill Gates 有個評論:IBM 最困難的決定,是決定是否放棄「製作程序技術」( 而當個典型系統軟體公司)?在當時製作程序技術最先進而且是最 innovative 公司,舉個例,為求「光刻機」高頻光源,IBM 由英國引進「同步幅射」(synchrotron radiation ) 的加速器:這種魄力是少見。為保有先進的程序技術,IBM 掙扎了好幾年,才放棄。接著,把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們趕去重新受訓,學習「電路設計」,顯然當時的認識還不清楚,沒有劃對重點:IBM應該把他們的物理學家趕去學習「演算法」( Algorithms )才對。 

IBM 近年來令人注目的技術是他們的超級電腦 Deep Blue 打敗西洋棋的世界冠軍,電腦所用的元件一定不是IBM parts。900 磅的大猩猩會跳舞,是它割掉了傳承的絆繫。IBM 或許會很快的把 NVIDIA 系統引入他們的系統中,看看對他們的 Total Solution 策略有何必然的助益?

前面所說Intel 前任 CEO所犯的最大錯誤,是要把傳承的系統設計的方法不變,不改變 Intel 傳承的程序技術,只想軋下大資金,就以為兮提升Intel 「程序技術」到TSMC的水準,再建立新的 Fab 和其競爭 Foundry 的生意,顯然是沒有 intellectual 自覺,傳承的系統和程序技術,有其弱點和限度。當半導體從業人員看到他花精神和分析師爭辯「良率」的定義時,一定有許多人認為 Intel 董事會令他去職是正確的決定。

你若是 Intel 新的 CEO ,首先要做的痛苦決定是把 Intel 分割為二,一是系統設計的 Intel ,另外一個是「生產傳承產品」的 Intel 。兩類公司所需要的人員的 talent 不同,事業迴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公司的治理也會有所不同。

第一類的公司,人員的「耐用」和「適用」的時間比較短,要非常 alert ,隨時準備業界的變動,任何技術的 shift ,人員的技術知識要經常性的要求更新:這是動力學的問題。第二類人員「耐用」、「適用」的時間比較長,生產作業要求的是「穩定」,包括人員的穩定:這是靜力學的問題。兩類公司豁在一起,互相抵觸,不同調,難得「平衡」,企業的效果會很不理想。 

公司分割為二之後,哪一個公司應該是 Intel 真正的傳承,有可能要一段日子才能知曉。新的 CEO 有時要是「理想主義」,另外時候要是「現實主義」,兩者可以同時得兼,技術知識和經營手腕,可以同時擁有,—— 有這樣的人才嗎?還是先設計個「雙首長制」,一段日子才「分」,如何「分」?甚至分合之間,0 與 1 間有多種組合方式?Intel 會像IBM 當時那頭900磅重的大猩猩,用樣也可跳起舞來嗎 ?

作者: 張柏年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24-12-21 張柏年

Post navigation

不再讓藍白毀滅台灣 民進黨應搶回國會多數 → ← 指差確認的理想與現實

Related Posts

民進黨可以處理更好

前陣子風災來襲,在各地造成災情,地方首長勘災不落人後,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勘災時,盧秀燕的衣著乾淨,妝容整齊,毫無狼狽相。災情仍未消退,盧秀燕隨即無預警出訪澳洲。 網友紛紛嘲笑盧秀燕雨後勘災作秀,用的是賣價兩千四百元的粉底液,臉上的妝都沒花掉。王義川也在政論節目質疑,一瓶這麼小罐的粉底液賣兩千四百元,也不知道在賣什麼的? 王義川語帶嘲諷,但嘲諷的是盧秀燕盛裝勘災,而非她的外型或妝容。如果王義川的發言有任何不妥之處,那就是質疑粉底液的售價,因為這是男性不熟悉的產品。 該集節目播出後,民進黨性平部貼出一篇譴責王義川的聲明,題目是「我們不要厭女的台派」。聲明下方有多則社群平台的留言截圖,包括砲轟王義川厭女,原因竟是拿化妝品的價錢做文章。 黨中央的譴責聲明出來後,多位與王義川熟識的綠營人士反過來指責性平部聖母病復發,不解內情就貼王義川厭女的標籤,完全不顧程序正義。 此時,藍營人士與親藍媒體傾巢而出,順著民進黨性平部的調砲轟王義川。例如TVBS堵麥徐巧芯,讓她對民進黨與王義川說教將近十分鐘。 王義川的戰友不忍了。李正皓起出一段李晏榕的過往影片,談話內容有明顯的性別偏見。這段影片在網路瘋傳,李晏榕反被貼上厭男的標籤。 最後連婦女新知都加入戰局,呼籲民進黨不應放任支持者攻擊性平部。婦女新知立刻踢到鐵板,被反譏不尊重言論自由,對民進黨下指導棋。 以上是這起事件的最新進度,我不知道接著還會發生什麼事?還有誰會加入戰局?但我知道一件事:盧秀燕正躲在澳洲狂笑! 原本盧秀燕的盛裝勘災秀只為了應付市民,未料引發民進黨的內訌,做掉了火力最旺的王義川,毀了民進黨的進步價值,還增加了婦女對民進黨的仇恨感。 明明沒事,民進黨也可以搞到嚴重失血。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民進黨有許多地方可以做更好,卻把事情砸爛到幾乎不可收拾: #王義川 王義川批評盧秀燕盛裝勘災,我不認為是厭女,而是缺乏對女性的同理心。在很多家庭,丈夫期待妻子儀容體面,卻又要質疑化妝品的價格。當王義川嘲諷一小罐的粉底液賣價兩千四時,他已經踩到許多婦女的痛點。 #性平部 我看了整段節目的影片,確信王義川只是白目。質疑化妝品價格過高是許多女性的痛點,但王義川沒有警覺。遺憾的是,性平部竟把王義川的白目當厭女,用的是「不要厭女台派」的重話。 容貌羞辱不能見容於文明社會,而且不分男女,但不表示容貌不能成為公共評論的題材。例如政治人物修圖過度,造成競選看板的照片無法指認。如果把這類的照片拿來質疑候選人的誠信,我認為並無不可。 #黨中央 王義川的白目發言本是小事,在性平部大張旗鼓批判後事態變成不可收拾。王義川曾試著降溫,但支持者不忍了,因為他的語境並無性平部指稱的厭女成份。 令人不解的是,黨中央竟然神隱至今,放任雙方公開叫陣。我要提醒民進黨中央,化解黨內爭議,不讓對手見縫插針,也是執政能力的一部分。 明明民進黨可以處理更好,卻把事情搞砸了。除了讓對手看笑話,也讓支持者大失所望。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After the Failed Recall: An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Lai and Fellow Supporters

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the mass recall campaign, President Lai’s approval rating has reached its lowest point. On one side, tariff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Executive Yu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

2014柯P模式重現?將使民眾黨再度偉大!

最近,台灣政壇最引人矚目焦點即是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宣布投入明年新北市長選舉,此一消息無疑震撼政壇,一方面象徵黃國昌時代完全到來,柯文哲徒留一抹遲暮;另一方面,也昭示藍白合進入挑戰期。       觀察黃國昌宣布參選不久,在民眾黨官方立即出現宣傳照,並喊話在野團結、呼籲藍白共推一個最強人選以防止分裂,有重現2014年柯文哲以素人之姿粉墨登場,使綠營禮讓台北市長選舉遂開啟柯時代、「KP」一詞成為時代寵兒,開始累積大量粉絲。目前,民眾黨勢必重現柯文哲效應方能使藍營願意禮讓,然而分析現實,無論是人選、合作政黨似乎與2014年有天壤之別,新北市由黃國昌出馬機率微乎其微。筆者認為其參選之舉現階段在於討價還價,除非利益談不攏,否則基於打擊共同敵人為原則,不會輕易重演2024藍白分手戲碼。        2014年,柯文哲孤身入主北市府係基於蔡英文力主支持,方有民進黨禮讓一事並落實在野大聯盟,其實黨內尚有反對聲音。因此,藍營如要禮讓白營必須有強而有力領袖支持,並有合理正當目的,與互相信賴的基礎,然,目前藍白合作皆無當年要件。確實,當時支持柯文哲,不但使台北市實現政黨輪替,也讓首都選戰熱度外溢其他縣市;同時,卻埋下一棵背叛的種子,終在其羽翼豐滿後選擇回頭殺。以上養護為患的歷史,想必是藍營主流不願見到,更何況黃國昌有多次跳槽經驗。再來,是白營組織問題,昔日柯文哲沒有子弟兵,皆向綠營借將,如今白營已建立自己複雜的黨組織,若對外向藍營談合作恐怕不容易,涉及利益問題是政客心中不可逾越的紅線。因此,對民眾黨而言,其內外部皆有包袱,不似柯文哲一人參選這般靈活,加上726反罷免所以成功不在於民眾黨協助或小草集結,仍歸功於藍營基層組織動員成功,故局勢有利藍營誠不必再做一次賠本買賣,使無籌碼之人藉由吹噓換得最大收益。      以上客觀環境想必藍白皆心知肚明,其宣布參選實則意在談判,如再現三角督局面,白營恐將成非難對象。無論藍營禮讓多少對黃國昌而言都是賺;因為壓力始終在國民黨身上,一旦2028又是慘敗則意味著藍營永遠在意識型態上無法勝利,將使基本盤快速流失,流向白營一方。      總之,明年藍白合的談判更加不利於藍營,畢竟白營已茁壯、內部權力高度集中,使藍營更加掣肘,怪不得無大角願意接棒黨主席大位。養虎必須有殺虎能力,看著白營如何利用綠營,藍營必然有所警惕,否則將為他人作嫁衣。 作者 / 劍藏鋒

黃士修在核三延役辯論的小丑表現必遭輿論反噬

當筆者聚精會神地關注在核三延役公投的相關電視辯論中,第三場尤為讓本人失望,辯論本應是一場以能源政策、成本效益與國安風險為核心的專業對話,卻在火藥味十足的交鋒中,逐漸偏離技術討論的主軸。正方代表黃士修,以強烈批判與情緒化言辭直指反核團體與反方辯手過往行動,試圖以高張力的語言塑造核能必要性的正當性。然而,這種高攻擊性的作秀、帶有明顯政治色彩的風格,不僅在場上引起反方的回擊,也在輿論場外引發對其專業性與立場中立性的質疑,反而可能削弱核能延役的社會說服力。 細看黃士修將重啟核三的論據,集中在四大層面:降低發電成本、改善台電財務結構、維持產業競爭力,以及提升國防韌性。他以數據指出,核三每年可供應約600億度電,節省成本約600億元,足以全民普發現金或投入再生能源發展,筆者心裡納悶:核三延役與普發現金有何邏輯關係?黃又同時將核能與國家安全相連結,強調台灣天然氣儲量僅能支撐十天,在面臨能源封鎖風險時,核電是戰略性的「壓艙石」。在國際層面,黃援引歐盟將核能列為綠色能源,以及Google、微軟等跨國企業要求供應鏈達成「全天候無碳電力」的案例,形塑核能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關鍵地位。 反方代表甘崇緯讓筆者舒服很多,其則多強調目前台灣並不存在立即性的缺電危機,自核三、二號機停機以來,97%的時間備轉容量率維持10%以上,即便尖峰時段也有6.2%的安全水位。他主張透過節能與再生能源發展,可完全取代核三的發電量,並指出核三廠位於恆春斷層帶、設備已屆老化期,延役成本高達2,500至3,900億元,卻仍存在地震與系統性事故風險。甘進一步批評核三屬於第二代反應爐,不符合歐盟核能永續條件,台灣應將資源投入低風險的再生能源與新型核能技術。 當然,辯論後的輿論場才是重點,對雙方評價呈現兩極化。支持者認為黃士修善於以數據與國際趨勢支撐論點,將核電議題提升至國安與國際競爭層面。然而,不少觀察者批評他在辯論中頻頻攻擊反方過往經歷、質疑個人立場,甚至將討論引向反核團體的「政治動機」,使辯論氛圍從理性討論滑向情緒對立。相較之下,甘崇緯的表現雖缺乏媒體吸睛度,但語調平和、聚焦技術風險與政策可行性,更容易獲得中立觀眾的認同。黃士修長期以來被視為挺核派中最具聲量的代表人物,但也因鮮明的政治立場、社群攻防習慣與「戰鬥型」發言風格,被部分輿論視為過於極端。 在本場辯論中,黃對反方的個人批評與情緒化言辭,雖凝聚了既有支持群體,卻在中立與搖擺觀眾間引發反感。一些評論指出,黃士修在專業背景上缺乏核能工程、能源經濟的正規學術訓練,更多依靠民間科普社群的經驗累積,雖有助普及知識,卻不足以應對政策層面的全面質詢。當專業論述與政治動員混雜,核能延役的社會說服力便容易受到折損。事實上,核三延役公投的討論,理應圍繞在能源結構、成本效益與風險管理等專業面向。然而,當辯論者的政治傾向過於鮮明、語言過於尖銳,討論便可能淪為立場動員與意識形態對抗。 無奈黃士修的策略雖在支持者間引發共鳴,但在公共溝通上,卻可能讓核能議題被貼上特定政治標籤,降低跨立場對話的可能性。對於關心台灣能源未來的公民而言,這場辯論的啟示是——專業與中立性不只是加分條件,而是政策溝通能否跨越立場分歧的關鍵基礎。國內擁核也可以可謂人才濟濟,但為何每次都需要黃士修來扮演小丑? 作者:林士清

Recent Posts

民進黨可以處理更好

民進黨可以處理更好

前陣子風災來襲,在各地造成災情,地方首長勘災不落人後,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勘災時,盧秀燕的衣著乾淨,妝容整齊,毫無狼狽相。災情仍未消退,盧秀燕隨即無預警出訪澳洲。 網友紛紛嘲笑盧秀燕雨後勘災作秀,用的是賣價兩千四百元的粉底液,臉上的妝都沒花掉。王義川也在政論節目質疑,一瓶這麼小罐的粉底液賣兩千四百元,也不知道在賣什麼的? [...]

More Info
After the Failed Recall: An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Lai and Fellow Supporters

After the Failed Recall: An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Lai and Fellow Supporters

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the mass recall campaign, President Lai’s approval rating has reached its lowest point. On one side, tariff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Executive Yu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

More Info
2014柯P模式重現?將使民眾黨再度偉大!

2014柯P模式重現?將使民眾黨再度偉大!

最近,台灣政壇最引人矚目焦點即是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宣布投入明年新北市長選舉,此一消息無疑震撼政壇,一方面象徵黃國昌時代完全到來,柯文哲徒留一抹遲暮;另一方面,也昭示藍白合進入挑戰期。      [...]

More Info
黃士修在核三延役辯論的小丑表現必遭輿論反噬

黃士修在核三延役辯論的小丑表現必遭輿論反噬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