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數與基本盤不斷改變,某次選舉時的基本盤,是長期演變的結果,但基本盤的變動,常常選完才知道,甚至選完仍不能確定。
作者 / 費文侯
前文《中間選民對選舉的影響》把選民分為五種:深藍、淺藍、中間、淺綠、深綠,本文定義的藍(綠)色基本盤是「深藍(綠)加上淺藍(綠)」。大家「基本盤」的定義都不一樣,比較不同人的基本盤時要特別小心,以免張飛打岳飛。
選戰開打後,不用擔心己方的深色支持者(或謂「鐵票」)跑掉,也不可能影響對方的鐵票,因為多數人的傾向是長期養成,而且定型後少有改變。藍綠深淺的板塊在平時早已確定,選舉是短期事件,想在短期扭轉幾乎不可能,一般人常常誤解「深色」與「淺色」支持者,更混淆「淺色支持者」與「中間選民」。
選戰時候選人能做的,就是努力討好,催出己方淺色支持者的票,並想辦法讓對手的淺色支持者不去投(不要刺激他們)。這是「負面選戰」成效難料的主因之一:綠色候選人攻擊對手,淺綠可能覺得沒品失望反而不投,或認為對手可惡一定要投;淺藍可能信以為真不去投,或覺得綠的亂講被刺激去投,更可能根本沒看到綠的講什麼,毫無影響;這幾個正負加總大致就是一次負面戰術的影響。
選舉時讓選民認清雙方差別很重要,至少不能犯下主動靠向對方的大忌。對方淺色支持者不會因為你靠向他而轉向,反而會覺得連你都轉向,豈不更要投給本來的支持對象;己方淺色支持者則難免疑惑,投給你有什麼不一樣,而降低投票意願。
有些天真的候選人不懂這套道理,選戰時拼命討好自己的深色支持者,忽視淺色支持者,卻賣力得罪對手的淺色支持者,最近的例子是選台北市長的連勝文,他不理解基本盤在選舉的意義,不會操作,也誤判自己的基本盤大小。不過以上是簡化後的分類法,現實選票的分佈複雜太多,姚立明的挺馬藍、反馬藍、鐵藍等等細項區分,更貼近現實。
現實中可以把選民分類,當成一個個群體分析。我不贊同劍影墨客《重新定義「基本盤」》主張的「得票數不準,要看得票率」,「得票率」是「得票數」與「投票數」的比率,但直接看兩個原始數字比起經過計算的一個比,評估上更能避免誤解。
例如台北市李應元當年得票,可視為深綠至少能得幾票,連勝文則是國民黨最低剩幾票;兩者之外的游離票數並非想當然爾的中間選票,而是如前所述,不投的淺藍與出門的淺綠,還有這次柯連非藍綠典型對決中,柯吸引到原本的藍票,和真正的中間票。另外注意得票數,差不多投票率但總人口略增下,當年碰上李應元的馬英九得了87萬,柯文哲得了85萬。
實際狀況不能直接這樣加減乘除,因為人口數與基本盤不斷改變,某次選舉時的基本盤,是長期演變的結果,但基本盤的變動,常常選完才知道,甚至選完仍不能確定。例如這次台北市長選完,究竟上次投郝龍斌的近80萬有多少這次不投只得61萬的連勝文,甚至改投柯文哲,以及柯得到多少本來政治冷感,不太投票的真正中間選民支持,就是很難釐清的問題。
基本盤真的變了嗎?在更多學界研究提出證據之前,別人云亦云驟下定論。不過對個人而言,假如對目前的基本盤不滿意,那麼長期主動影響周圍的人,特別是傾向尚未定型的年輕人,倒是大家都能進行的,世上沒有打不穿的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