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海外外科醫致柯P的一封信

  • 生活
  • 評論

作者/王輝生

柯p如唔
恭禧當選,9月28日在日本京都驛分別後,您又經過一番千錘百鍊的民意洗禮及上冲下冼式的身家考驗,終獲選民的肯定而高票當選,可喜可賀。

Pdoctor
圖片來源:鉅亨網

洪仲丘事件及太陽花學運透過網路的串連傳播,在台灣掀起了一波波追求公理正義的滔天巨浪,柯p審時度勢,乘上浪頭、帶領風騷,席捲了整個天龍國,也影響了整個台灣。一個手無寸鐵的政治素人,蚍蜉撼大樹曾被取笑「不量力」,面對整個國家機器,排山倒海般的圍堵追殺,率領一群由「路邊撿來」,臨時組合的烏合之衆,倉促上陣,居然鍥而不捨的愈戰愈勇,終能殺出血路,突破了洶湧險惡的驚濤駭浪,讓百年老店的KMT幾乎分崩離析而一蹶不振,也讓齷齪混沌,充滿政治沙泥的台灣選舉濁流文化注入了一道道令人一新耳目的清流,為後人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典範,真是令人肅然起敬。

然而,一向習於單純醫病關係的一介白衣醫者,魚躍龍門,忽然成為封疆大吏,國之重臣,「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濁 」從此官居一方,抬頭是天,低頭是地,盡顯風光,今後,攀龍附凰,好諛善佞,順風承意之徒勢必趨之若鶩的絡繹於途,一般凡人不免飃飃然的陶醉其中而自我感覺良好,甚至,顧盼群雄,捨我其誰的躊躇滿志,若習以為常,加上政壇多風麈,則不知不覺中,白衣沾汚惹麈而不自知,「一為不善 衆美皆亡 」,陳前總統,馬總統就是「 月盈則虧 水滿則溢」「業大者易驕 善始者難終 」的殷鍳,前例昭昭,如今,身繋台灣萬千人民期許的明日之星,柯p能不慎乎!然而,據我觀察柯p 「衣不求華 食不厭蔬 有了絲麻 無棄菅蒯」,物慾不高,權慾不重,絕非慾壑難填之輩,所以對您深具信心並寄以厚望,因為「事能知足則心常 人到無求品自高」.

台北長久以來由同一政黨完全執政,府會一體同源,有如一灘死水,卻持有全國最大的資源,坐擁金山,所以,利之所在如蟻附羶,積累了不少陳疴惡瘤,寄生其中的細菌病毒更是肥滋滋,明目張膽的猖狂肆虐,而市民郤是眼睜睜的束手無策而無可奈何。如今,單槍匹馬的柯p新手上任,就像「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 」千頭萬緖,所面臨的絶非水波不興的風平浪静,而是暗潮起伏的洶湧波濤,陳年弊案中牛鬼蛇神所組成的旣得利益集團,絶對是個臭不聞,充滿癌細胞的化膿大蜂窩,若冒然的急於潰癰清窩,不但不能斬草除根的清除,反而,可能弄巧成拙的捅出濃蜂,到處流竄,惹得群魔乱舞,反而蜇傷自已,得不償失而功虧一簣。一個有經驗的外科醫,當面對大悪膿瘍時,可能會先望聞問切一番,將所有資訊公開透明的攤在陽光下,找出病源之所在,了解其可能轉移流竄的途徑及評估損害的程度,如膿瘍太大,粘連太廣,不能畢其功於一役時,則分析其利弊得失取得病家民意的支持,先化療一番,縮小病巢然後再伺機一勞永逸的廓清剷除,術前務必不厭其煩,開誠佈公的解釋手術的方法,風險及術後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及後遺症,在取得病家民意的諒解及背書之下,才放手一搏,以竟全功。

天佑台灣,恩賜台北一位誠實自然,頭腦清晰没有政治包袱的優秀外科主治醫,柯p您一向嫉惡如仇又擇善固執,面對困境時能知人善任的借力使力,並且鍥而不捨的奮戰不懈。如今上天委您來診治「高官雲集,巨賈集聚,官商關係盤根錯節,而病情撲朔迷離、錯綜複雜」的台北市,定能收到立竿見影,事半功倍的功效,在芸芸衆生,滾滾紅麈的台灣政壇,有此能耐者,捨您其誰。

柯p選擇棄醫從政,開弓沒有回頭箭,自此「日月屬官家 從前光陰為已有」,此去不是一馬平川就是萬丈深淵,希望臨深履薄的小心行事,善自珍重。誠實自然,擇善固執,直言不諱,是您深受民衆青睞的本錢,也是您成功的基本元素,然而,「其所以見稱於世者 亦所以取嫉於人 」甚至,因之而遭殃惹禍,「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人出於衆人必非之」,至死不僵的百足之虫,更是虎視眈眈的尋間伺隙,隨時準備見縫插針,如今,您位高權重,今非昔比,一言一行,動見觀瞻,自當謹言慎行,避免禍從口出或輕諾而遭致寡信的非議。
開創基業取之易,持盈保泰守之難,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因為,人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所以上下一體同心協力,旣得志則縱情以慠物,所以 衆叛親離 形同路人。唯有 謙沖自牧 虚心納下的處事,任賢勿貳,去邪勿疑的用人、賞罸分明、恩威並施的立威並隨時保持末梢神經的通暢,才能使您的團隊同心齊力的充滿戰鬥力。
不聰不明不能王,兼聽則明 偏聽則暗,只有時時保持耳聰目明使下情能上達,才能刻刻的掌握民意的脈動,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魚失水則亡 水無魚猶為水也,所以「莫因身在最高處 遂教浮雲遮望眼 」。
如今,國政不彰 市政不前 民心思變 望治心切,聚民意光環及萬民期許於一身的柯p,因此應運而出,面對台北的諸多陳年積垢弊案,儘早找出能替您分勞解憂的幹練能法之士是當務之急,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勁直,曲上無直下,如果上下不勁直則不但不能矯奸伏魔,反而會被寄生其中的魑魅魎魍所反噬吞食,以致自食其果,反受其害,實不可不慎。

蒼蠅不鑚没有縫的鷄蛋,先自清才能清人,然而, 隨你官清似水 難逃吏滑如油。所以,杜絶腐爛臭穢的發生,讓蠅營狗苟之徒無機可乘 無縫可鑽,也使陽奉陰違的狡吏,無過可諉 無責可塞,形成氣候,然後,待時機成熟時,在求新求變,嗷嗷望治的廣大民意支持下,順水推舟的大刀闊斧,則不難水到渠成的大竟全功,屆時,就是來自四面八方 牛鬼蛇神的垂死大反撲也就無可奈您何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撃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就職前,在這天寒地凍的異國隆冬,遙祝風和曰麗 鳥語花香的台北之春早日光臨,並祝柯p心想事成 萬事順遂

不顧淺陋 野人献曝 非禮妄議,唐突之處尚請海涵

天祐台北 天祐台湾

2014年12月10日
日本医療法人 輝生医院 理事長 京都大学医学博士
王輝生(大田一博)於日本琵琶湖畔敬筆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台北市 柯P 醫師
2014-12-13 王輝生

Post navigation

倡議「電子投票」的可能性 → ← 為什麼陳水扁先生的保外醫治,需要馬英九先生同意?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川普的第三任期「可惜論」,照見民主與獨裁的距離!

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對著媒體拋出了一句看似惋惜、實則充滿政治算計的感嘆:「根據我所看到的,我想我不被允許再次競選……真可惜(It’s too bad)。」這番話,搭配他辦公桌上那頂刺眼的「Trump 2028」紅色帽子,即便川普認為「可惜」,依舊無法挑戰美國行之多年的民主制度。  美國憲法第二十二修正案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被選為總統超過兩次。」這條款的關鍵字是「被選為」(elected),而非「連續擔任」。川普的兩屆任期雖有中斷,即便川普的支持者如何搬弄法律文字或幻想出何種「替代方案」,這道立國精神所鑄的防火牆,就是為了防堵任何形式的個人權力永久化,確保權力的和平轉移與定期更新,避免國家淪為一人之私產。 將鏡頭轉向太平洋的另一端,我們看到了這份「可惜」的反面,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他在2018年沒有透過媒體放話試探,沒有擺頂帽子故作姿態,而是直接動用國家機器,修改了憲法,廢除了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從此,「兩個任期」的枷鎖不復存在,為其「萬年執政」的皇帝夢鋪平了紅地毯。在那裡,沒有憲法防火牆,只有通往權力巔峰的康莊大道;沒有媒體的質疑,只有山呼萬歲的歌功頌德。 川普的「可惜」,是在規則下的牢騷;習近平的「如願」,則是對規則的徹底顛覆。一個是民選領袖在制度框架內,對權力邊界的試探;另一個則是獨裁者將個人意志凌駕於國家根本大法之上。兩相對照,民主與獨裁的本質差異,不言可喻。川普那頂「2028」的小紅帽,在美國憲法的照妖鏡下,終究只能是個白日夢;而在中國,那把龍椅,卻已然成為一個人的終身寶座。 這種對無限期連任的嚮往,在華人世界的歷史中並不陌生,甚至還催生了許多黑色幽默。在台灣威權統治時期,蔣中正透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繞過了憲法對總統連任的限制,一次又一次地「當選」總統。蔣中正擔任總統共五次,其中三次為連任。 民間對此敢怒不敢言,只能流傳著一則關於于右任與吳三連的政治笑話。據說,在一次選舉會上,司儀介紹候選人,先介紹了監察院長于右任先生。于右任的名字,聽起來就像「又來了」。接著,介紹另一位候選人吳三連先生,他的名字諧音恰是「沒有三連(任)」。台下群眾心領神會,掌聲雷動。這則笑話,用最隱晦的雙關語,道盡了人民對於強人政治下「萬年總統」的厭倦與反諷。于右任的「又」與吳三連的「三連」,是當年台灣人民在獨裁陰影下,僅存的幽默與卑微抵抗。蔣中正的無限連任,與今日習近平的終身主席,本質上並無二致,都是將個人權力置於國家制度之上的獨裁展現。 川普與其追隨者對第三任期的幻想與鼓吹,正是在挑戰美國民主的韌性。幸運的是,美國的憲法第二十二修正案,用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明確地向所有戀棧權位的野心家宣告,「沒有三連(任)!」 作者:秦靖

鄭麗文「我是中國人」,會導致2026年國民黨多人落選

國民黨某資深言論重鎭說:鄭麗文新主席「我是中國人」之說,若不更改,會導致2026年大選,國民黨多人落選! 很難得,國民黨少有或僅有的的「大頭腦」肯。親自出手為黨「把脈」,茲事體大,可不能把人家的診斷,當成「𨶹西摸骨神仙」之流的隨興之作。許多人都應該會停下來,靜思其言。 台北的政治達人倒有接續的看法:要鄭主席不說「我是中國人」,—— 難道要她說「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我以中國人為榮,因此才可能以台灣人為榮」,「台灣人的底氣須來自中國」,「台灣人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會有未來」,「台灣旣然那麼需要中國,投懷幹麼把自己武裝成像「刺蝟」一樣 ?投懷送抱不是很好嗎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有中國才會有台灣。」 即將上任的鄭主席會改弦易轍,完全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嗎?即使她因為選票的需要,口是心非,極大多數的台灣人民也不會相信。他們大概會相信鄭主席中國人之說是「說對了!」「她說出她心裏所想的和她的信仰!」 她說的正是她前任黨主席洪秀柱所說的「求仁而得仁」。帶領風向的「重鎮們」,幹嘛為選票的需要,指鹿為馬,摧折鄭主席當「中國人」的志氣,消滅人家的信仰:要鄭主席隱匿所思,言偽而辯,以紫亂朱,混亂台灣,是不是想要在政治界又製造另一位響噹噹、名聞遐邇的「偽君子」嗎 ? 就連卽將下野的國民黨朱立倫,率領黨中央一級主管、二百餘名黨工,以及全國地方黨部主委、同仁,全部辭職,清空,讓新的鄭主席有完全的揮灑「當中國人」的空間,推行她的「新政」:朱主席是台灣政界難得的一位gentleman ,不尋常 honest 的舉動,是因為他和其同僚們知道要為台灣人民負責 ,不能為任何會出賣台灣的心思和舉動背書。 鄭麗文主席「我是中國人」之說,會不會導致2026年國民黨多人落選,見人見智。許多台北的政治達人倒是期待鄭主席能堅持自己的信仰,吾道一以貫之,接受民意的粹煉,看看自己和自家「親密的同志們」,是不是台灣民意的主流 ? 2026年鄭記國民黨能夠大勝,實踐是理論唯一証明:百尺竿頭,更上層樓,2028年捨我其誰 ?和平統一之時近了!—— 要是不幸「我是中國人」「站在中國巨人肩膀上,無事不可為」的號召,不受台灣民意的歡迎。中南海有著多少絕頂聰明人物,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定可以領悟「所託匪人」,扛著紅旗,未必就能擎旗奪塞?必須尋求新的策略。 很多台灣人民覺悟到要使台灣的政治文化清明,首要的條件是政客口中說的就是心裏想的,最會污染台灣的就是「掛羊頭賣狗肉」。誰說鄭主席「我是中國人」之說,吾道一以貫之,一定導致國民黨人多人落選? 為了國民黨人2026年多上幾席,所以鄭主席要重新粉妝玉琢,娥娜多姿,步步生蓮,說話要有如黃鸚出谷,悅耳好聽,可以言不由衷,口是心非,這就是鄭主席的「世代交替」的「新政」,所需要的人設?才能獲得更多選票的人設? 鄭主席,你的前任朱記國民黨中央已經「清空」,你可要把握機會,好自為之 ,開百年大黨未有之神奇!你同時可要記得台灣人民目光如炬,還是「吾道一以貫之」行的通,誠實才是最佳政策 !鄭主席說「我以我是中國人為傲」,只要心口一致,又怎麼了?難道要鄭主席說「我以我是台灣人為傲」 ? 作者: 胡嚴

那一腳,踹得的不只是桌子,而是地方政治的裂縫!?

     在一場應該充滿救災溝通與民眾參與的重建座談會中,當代議員居然以踹桌動作強勢入場,這場景令人震驚。對於這類遊移於暴力界限的行為,筆者首先必須明確譴責;無論動機多麼激烈、訴求多麼正當,公職代表在公共會議中採用肢體威嚇的方式,皆是對民主程序與公共理性的背棄。這不僅破壞對話的可能,更因失控情緒而喧賓奪主,將災後重建、應是關切受災民眾的珍貴討論平台,轉化為個人情緒鬥爭的舞台。       然而,我們除了譴責不當行為外,必須深入探究這名議長憤怒的根源為何。在當日為何以如此戲劇化、具威脅意味的肢體動作回應?據報導,事件起因於在一場為光復鄉堰塞湖受災重建座談會中,議長未收到邀請、受災鄉親被阻擋於場外,他抵達現場發現「自己鄉親、自己選區的災民」被排除參與,遂衝入場中、踹桌表達憤怒。他認為這是「光復子弟」的痛感。他說:「我踹的不是人,是桌子。那一腳,是替所有被排除在外、被忽視的光復人出的一口氣。」 不難看出其憤怒部分源自於「被邊緣化」的在地鄉親與代表角色的雙重身份感受到的挫敗。         進一步分析,這場鬧劇背後隱藏的是地方制度運作及派系文化的深層裂縫。在制度設計上,重建座談會理應為災民、當地議員、縣府及立委共同參與的平台,而非由上而下、單向傳達的宣導秀。當縣府或立法代表舉辦重建座談,但卻未邀請受災最深的在地代表、未預留受災鄉親進場參與,只邀集特定人員,就形成「形式重、實質輕」的公聽會。該事件也反映當權者對資源的控制,議長在場中直指,座談會主辦者雖名為立委、但現場幾乎都是縣府官員,根本像縣府內部會議,災民、在地議員、真正受創社群反被邊緣。       他直白地指出,「長期壟斷花蓮資源」的敘述,反映的不只是個人不滿,而是多年來台灣各地長期選舉生態、資源分配與官僚系統之間「特殊性共生共榮鍊」。當地方某些勢力長期掌控選區、掌控資源、掌控對外動員管道,自然會產生被排除者、失落者,也會讓地方代表在制度缺乏有效監督、流程缺乏真正參與機制的狀態下,選擇以激烈手段表態,以極端方式將長期壓抑的情緒與權益訴求爆發出來。      綜之,我們可看出三個長期原因;其一,在地代表與中央、縣府間資訊不對稱、參與渠道受限;其二,災後重建本該重啟社區對話、資源共享,但因既有政治、派系配置,往往淪為「宣傳秀」;其三,當方權力分配不均,使得真正受災群眾常常處於被動,當代表看到這樣的不公便爆發。這場踹桌事件正是制度性張力的外顯。儘管形式粗暴,卻是一計警鐘,若不從制度結構與派系運作去檢視,類似事件遲早還會再現。故若制度不改、結構不破,只靠偶發行為與情緒爆發來呼喊正義,最終可能會淪為常態化的混亂,而非真正的建構。面對災後重建、地方發展,行政及立法應提出更為建設性的改革視角,即資訊公開、參與機制設計、資源透明分配、也包括對地方權力結構的檢視與制衡。唯有如此,才能讓「為被忽視的人出一口氣」變成「讓被忽視的人真正有聲音」。而不是靠「偶發一腳」踹出制度的裂縫、資源的不均衡。  作者 / 劍藏鋒

2028年國民黨內「總統初選」已經開打

2028年國民黨內「總統初選」已經開打 !形勢大好,打鐵趁熱,黨內真的有人沈不住氣! 雖然說是沈不住氣,但還不公然剖心表態。還是要找個「稻草人」借箭,「藏鏡人」欲語還休,怩怩作態。先把韓國瑜公公推出來再說? 韓公公為台灣人民命運,重作馮婦,令人欽佩,沒有人敢公然反對,但是能夠再經的起多年來政治現實的變易和新世代的焠煉?有個人可能會反對他的參予,就是韓國瑜夫人。記得當年初選時,國民黨內爾虞我詐,韓夫人傷透了心,說了段名言:「被人在『背後開槍』的感覺,不是太好!」 把韓公公推出來「藏鏡人」的意圖 ,當然不是在背後開槍,而是要火燒稻草人,開個端,讓國民黨人明白新世代的重要議題:射了箭,「稻草人」著火後的第二步,才是真章 ! 不是有人接著宣揚,要當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必須要有「中央級」的執政經驗。韓公公德配其位,經歴豐富,但是時過境遷,不合時宜。顯然「藏鏡人」和其集團,是用「消去法」表達他們支持的對象。消去了韓公公後,他們希望出線的人物,很快會有中央級政治經驗者,呼之欲出,國民黨人和全國選民,現在大概都猜的出應該是誰? 世說,打鐵要趁熱,何況政治上要「定於一尊」,因此「豬瘟」之用大矣!政治人物何人不會動心,用其為打擊對手的利器?可憐的「媽媽桑」身旁沒有翻雲覆雨的「讀書人」,只有「肉食者鄙」的下屬可用,一用便錯,灰頭灰臉,不知道他們是幹甚麼吃的 ?唯一可以咆哮、衝撞的準盟友,卻自己挖坑自己跳,自身難保,幾乎成了「國民公敵」! 幸運的,良禽擇善枝而棲,自命不凡的「讀書人」,待價而沽的,世面上多的很!2028年仍有充裕時間,組織個「國政顧問團」,媽媽桑可以找趙少康董事長,懇談一番,一定可以組織個另類「讀書人」團,替媽媽桑看前顧後,懂得如何對敵人發動「空襲」,製造聲浪,不會是當前只有挨打的份。 「媽媽桑」一定很快會有她的另類「蛋頭學者」、「亁嘉學派」、「專門『衝撞學』的經濟學家」、帶著紅色頂代的掮客、不知老之將至的老耄政論大亨………. . —— 你們有甚麼,我「媽媽桑」就會有甚麼: 2028年見真章,是「媽媽桑」行,還是需要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布偶」行 ? 作者: 李隱

Recent Posts

川普的第三任期「可惜論」,照見民主與獨裁的距離!

川普的第三任期「可惜論」,照見民主與獨裁的距離!

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對著媒體拋出了一句看似惋惜、實則充滿政治算計的感嘆:「根據我所看到的,我想我不被允許再次競選……真可惜(It’s too bad)。」這番話,搭配他辦公桌上那頂刺眼的「Trump 2028」紅色帽子,即便川普認為「可惜」,依舊無法挑戰美國行之多年的民主制度。  [...]

More Info
鄭麗文「我是中國人」,會導致2026年國民黨多人落選

鄭麗文「我是中國人」,會導致2026年國民黨多人落選

國民黨某資深言論重鎭說:鄭麗文新主席「我是中國人」之說,若不更改,會導致2026年大選,國民黨多人落選! 很難得,國民黨少有或僅有的的「大頭腦」肯。親自出手為黨「把脈」,茲事體大,可不能把人家的診斷,當成「𨶹西摸骨神仙」之流的隨興之作。許多人都應該會停下來,靜思其言。 台北的政治達人倒有接續的看法:要鄭主席不說「我是中國人」,—— [...]

More Info
不要浪費時間跟「熊貓派」爭論

不要浪費時間跟「熊貓派」爭論

近日《時代雜誌》刊載美國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的亞洲計畫主任金萊爾(Lyle Goldstein)的文章,該文批評並質疑賴清德政府的作為,甚至稱賴清德總統為「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

More Info
那一腳,踹得的不只是桌子,而是地方政治的裂縫!?

那一腳,踹得的不只是桌子,而是地方政治的裂縫!?

     在一場應該充滿救災溝通與民眾參與的重建座談會中,當代議員居然以踹桌動作強勢入場,這場景令人震驚。對於這類遊移於暴力界限的行為,筆者首先必須明確譴責;無論動機多麼激烈、訴求多麼正當,公職代表在公共會議中採用肢體威嚇的方式,皆是對民主程序與公共理性的背棄。這不僅破壞對話的可能,更因失控情緒而喧賓奪主,將災後重建、應是關切受災民眾的珍貴討論平台,轉化為個人情緒鬥爭的舞台。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