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刻板印象就是減少無知的程度,且對自己未知的事物保持謙卑。而要改善台灣社會的集體無知,需要國家「正常化」,翻轉教育系統崇尚中華文化,讓人民更正常的與其他國家人民交往。
2月底台北市長柯文哲訪以色列,回來後表示「猶太大屠殺是國際上最好的宣傳」,而高雄市長韓國瑜近日受訪,更表示社會上無法接受菲律賓人來教英文,瑪利亞怎能變成老師。
這兩個首長的發言的通病,就是在國際上沒有用他者的角度來思考,進而顯現出來的無知。當柯文哲認為猶太大屠殺是以色列最好的國際宣傳,但卻忽略了以色列在當代之所以特別且具有國際影響力,並不是單靠如此悲情的過去,而是在各項領域傑出的表現,以及其教育、軍事及創新系統的卓越。
韓國瑜的發言更是涉及歧視,一面強化了台灣社會的刻板印象,但卻與多數只將菲律賓勞工當作「傭人」的無知民眾一樣,完全不知道菲律賓是全世界第四大英文國家,不只英文,連他們自身的母語程度(塔加洛語)都比多數台灣人的母語程度還要好。
台灣過去教育系統服膺黨國單一價值,崇尚中華文化與種族主義,只要非我族類的都是蠻夷,但是看起來是華人或是講華語,都被歸類在中華民國廣義臣民,像是馬來西亞、澳門來台灣求學的外國人,只要他們會講華語,我們都通通視為僑生(事實上,所謂僑民是過去擁有中華民國國籍,僑居海外才算得上是)。
這樣的優越性卻又與中華民國悲慘的國際處境相結合,於是延伸出對西方國家民族的自卑,卻又對東南亞國家自大的矛盾民族性。而對於所謂「看不上眼」的國家,習慣以刻板印象來標籤化,如對印度習慣以「阿三」來戲稱對方人民,卻絲毫不知在未來的三十年內,印度將台灣可能最重要的關鍵夥伴。
最重要的是,這些事情卻一再於台灣的各個角落上演,甚至是高到一個地方首長的發言,公然歧視他國人民進而到引發其他國駐台代表的抗議,如此荒謬的事情層出不窮。
破除刻板印象就是減少無知的程度,且對自己未知的事物保持謙卑。而要改善台灣社會的集體無知,需要國家「正常化」,翻轉教育系統崇尚中華文化,讓人民更正常的與其他國家人民交往。而整體社會若朝向正常化演進,就不會容許柯或韓的發言,這樣一來,我們才能從小國小民,變成好國好民。
作者 / 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