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甄選面試成為補習班賺錢的利器,從學生個人備審資料的製作、服儀穿著乃至於應對回答技巧都有一套標準的SOP流程時,表象的面試又看見了學生幾分的真實?
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已於近日如火如荼地展開,全台灣共有1834個大學校系舉辦甄選面試,高三生及家長們奔走在各大學校園中好不熱鬧,心情煎熬益發沉重。
由於輔大醫學系的甄試日期未跟其他醫學系撞期,「獨樹一格」訂在4月15日,相較其他10個大學的醫學系都安排在4月20日至22日,許多人猜測輔大醫學系恐將發生悲劇,面臨申請甄試招不到學生的窘境。
有專家學者說,甄試撞期才能讓學生擇己所愛,避免贏者全拿,但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今年通過輔大醫學系第一階段篩選有92人,全都是學測75級分,其中高達90人同時通過其他頂尖醫學系的篩選。相較輔大醫學系過去每年收的學生以學測72或73級分為主,今年「獨樹一格」的甄試日期不但造成72至74級分的考生喪失甄選該系的機會,更因為這些75級分的考生極可能最後選擇台大、成大、陽明、長庚、北醫等大學的醫學系就讀,輔大醫學系最後能否招到2人以上,成為今年招生的熱門議題。
筆者想問,大學個人甄選面試行之多年,真有達到「擇己所愛」的願景嗎?學生策略性選填是人性,你我皆然,大學甄選面試反而成為考生與家長備受煎熬的「囚徒困境」,學生在這場博弈賭局中面臨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
其次,以大學個人申請選填六個志願為例,成績較好的考生理論上應選填更優質的大學科系。「理性」選擇下必將面臨相同水準考生的挑戰,而產生高分落榜的風險。考生只好做出「非理性」的選擇,高分低填相差好幾個等級的大學校系,以完備自己的勝算,這難道就是專家學者口中所謂的「擇己所愛」嗎?
因為理性與非理性進行天人交戰,也就屢屢出現某一年熱門科系的錄取分數極高,隔年錄取分數就在考生的「避戰」心態下,分數暴跌;同樣地,某一年冷門科系的錄取分數極低,隔年錄取分數就在考生的「求有」心態下,分數暴衝。
最後,當甄選面試成為補習班賺錢的利器,從學生個人備審資料的製作、服儀穿著乃至於應對回答技巧都有一套標準的SOP流程時,表象的面試又看見了學生幾分的真實?家長們的社經背景阻卻了階級流動,造成益發明顯的「階級固著」現象,貧窮孩子便失去了藉由教育脫貧的大好機會!
作者 / 林柏寬(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