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防自主”成為蔡政府國防政策重要一環的今天,中科院不妨花些時間來進行一下戰車主動防護系統的研究。
二戰之後,除在極少數的局部戰爭(如:阿以戰爭)中,人們再也看不見敵對雙方進行規模宏大的坦克大決戰了。然而在戰後至今的七十餘年裡,若干場中、小型戰爭和無數次武裝衝突中,卻還是有數不清的坦克裝甲車被打爆,究其原因,自然是要拜發展迅速的攻擊直升機和各式便攜式反裝甲武器之賜了。
面對這一情況,各國軍方也無不絞盡腦汁的想要提高本國裝甲戰鬥車輛在戰場上(特別是在山地和城市巷戰中)的存活率,除了安裝復合裝甲或反應裝甲外,主動防護系統也是破解此難題的方法之一。
主動防護系統指的是能夠探測、干擾甚至直接擊毀敵方反裝甲彈藥,從而保護己方裝甲戰鬥車輛的一套系統,通常由觀測預警系統、射控裝置和攔截武器發射器三部分組成。如果要做個類比的話,那麼它大概可以被視作是裝甲戰車的「宙斯盾」。
主動防護系統在攔截來襲彈藥時主要有軟殺傷、硬殺傷和軟硬兼施殺傷三種方式。下面就分別來談談這三種防護模式。
“軟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
這一型主動防護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煙幕彈、紅外干擾彈、雷射誘餌和水霧防護等方式,令來襲的反裝甲飛彈因找不到目標而誤入歧途,偏離預定攻擊目標。俄羅斯的“窗簾-1”是軟殺傷型防護系統的典型代表,據說可以使美軍現役的標槍和拖式等反裝甲飛彈的命中率降低70%~80%。
軟殺傷型防護系統的優勢在於對車輛旁邊的伴隨步兵不造成傷害,缺點是對於無導引的反裝甲火箭等武器毫無效果,防護效能非常有限。
中國99式主戰坦克上配備的雷射壓制系統也屬於軟殺傷主動防護系統的一種。其防護模式是在探測到對方坦克的方位後,即向該處發射一道強力雷射波,據稱這道雷射的強度足以達到摧毀對方坦克光電觀瞄系統,甚至是操作員視覺的水平,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軟殺傷主動防護系統,但具體作戰效能如何,尚有待檢驗。
“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
這一類型的主動防護系統,是當下最熱門的戰車主動防護系統,因此服役最普遍、型號也最多。
“硬殺傷”主動防護系統,顧名思義就是硬碰硬,直接把來襲的反坦克彈藥打掉的一種防護系統。因為是直接攔截,所以不管是有導引的飛彈,還是無導引的火箭彈、炮彈,“硬殺傷”主動防護系統都能夠應付,這也是為什麼該型系統會成為當今世界主動防護系統主流的原因。
然而有一好沒兩好,雖然“硬殺傷”主動防護系統可以應對的挑戰多,但因為它是由己方裝甲戰車直接發射攔截彈,因此會在車輛周邊造成一個數十米範圍的殺傷區。而這片區域通常又會有己方伴隨步兵活動,防護系統發射的攔截彈和來襲彈藥爆炸後,產生的沖擊波和破片很有可能會讓伴隨步兵傷亡慘重。也正因如此,雖然“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很好用,但各國裝甲部隊對這類主動防護系統的使用都還是非常謹慎,很多時候只是依據具體作戰任務在部分裝甲戰車上選擇性的安裝。
世界上第一種“硬殺傷”主動防護系統是蘇聯軍方研製的“鶇”式系統,此外,俄羅斯的“競技場”、烏克蘭的“屏障”、美國的“鐵幕”和“快殺”、以色列的“戰利品”,也都是世界知名的“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
“軟硬兼施”型主動防護系統
這種系統兼具軟、硬殺傷模式於一身,面對威脅時可以由戰車操作員靈活選擇,來襲的反甲彈藥如果是可以被干擾的,就啟動軟殺裝置;如果無法干擾,則直接硬殺打掉。
另外,這型主動防護系統上還會配備敵我識別裝置,伴隨步兵則每人一部應答機。只有當確定所有的步兵都已處在安全區域時,攔截彈才會發射,從而最大限度上保障“硬殺”防護系統不會傷害己方步兵。
“軟硬兼施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出現的時間很短,是一種非常新的技術,2015年俄羅斯勝利日大閱兵時,通過紅場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上就安裝了這一型主動防護系統(Afganit)。
主動防護系統助力臺灣“反登陸”作戰
臺灣陸軍裝甲部隊的主要任務是和步兵、航空兵以及空軍共同完成聯合反登陸作戰,因為臺灣的敵人現階段並沒有能力將大量主戰坦克運上臺灣陸地,因此可以想見,為了應對臺灣地面部隊,在裝甲戰車加持下遂行的反登陸作戰,不管是兩棲登陸亦或空降的敵軍,必然會大量裝備便攜式反裝甲火箭/飛彈。
面對這一境況,如果參與反登陸作戰的裝甲戰車能加裝主動防護系統,就能大大降低敵軍反裝甲武器的威脅。特別是像CM-32雲豹這樣的輪式甲車,雖然擁有優秀的機動力和不弱的火力,但防護方面卻無疑是一塊短板,而主動防護系統則是彌補這塊短板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國防自主”成為蔡政府國防政策重要一環的今天,中科院不妨花些時間來進行一下戰車主動防護系統的研究。依據中科院已經取得的成果判斷,研發主動防護系統對中科院來說並不是太難的事情,而從這一系統對整個反登陸作戰的意義來看,也足以成為中科院未來的一個研究方向。畢竟所有對臺灣多重嚇阻戰略有幫助的武器系統,在國防預算能夠因應的條件下,都應該列入臺灣武器研發人員的考量範疇。
作者 / 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