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適逢「蔣公逝世」42週年,有網友翻出1975年蔣介石去世後的報紙,「民族救星、世界偉人辭世,天人同悲」、「民族巨星殞落、天地黎庶同悲」、「哭聲震天,哀慟欲絕」,如今看起荒謬無比的標題,卻見證臺灣走過那一段「刻骨銘心」的「威權崇拜」歲月。42年過去了,中華民國都歷經三次政黨輪替,總統也不再只有「蔣總統」了,雖然自稱民主國家,但威權崇拜的幽靈仍盤旋臺灣上空揮之不去。各地矗立的蔣介石銅像、佔據首都市中心精華地段的中正紀念堂、散佈全台的中正路、中正國小等等,這些「具像」的東西仍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但沒有歷史感的臺灣人民,似乎並不怎麼在乎這些東西,如「台灣建國工程隊」日前以竹竿綁菜刀取下各地的蔣介石銅像首級,看似「激烈」的作法但卻沒有引起輿論太大的關注,姑且不論對銅像「斬首」的意見表達方式是否妥適,民眾的「無感」才是最可怕的。
臺灣要真正走出威權體制的遺緒,就必須深切對過去威權統治的歷史進行反省,而不是「讓他自然而然」過去,或是擺出一副「隨便」的態度,因為,沒有進行深度的反思,威權的幽靈就會繼續盤據在每個人的心中,只是你不自覺罷了,只要外在的環境成熟了,威權幽靈隨時可能捲土重來,這也就是為什麼,當納粹大屠殺都已經過了70多年,德國人仍不斷在反思這一段歷史,對於加害者的刑事追訴也仍未停止,正是因為德國人知道,唯有一次又一次對於過去慘痛的歷史進行反思,才能真正不讓歷史的悲劇再度發生。
中山大學為了處理校內蔣介石銅像的去留,而決定進行校園民主審議,希望透過線上平台,讓師生共同討論,解決此一爭議已久的問題,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最起碼要讓大家知道銅像豎建的時代背景、銅像主的過往事蹟、民主時代的今天是不適合繼續擺放威權時期強人的銅像等等議題,進而決定銅像去留。
文化部正在進行的中正紀念堂轉型工作,同樣應該藉此機會帶動社會大眾的參與與討論,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公民思辯,重新釐清中正紀念堂的歷史定位與未來發展,也才能看穿「廢兩蔣園區是為了達到台獨建國理想」這種政客煽動式的言論。
從銅像去留、中正紀念堂存廢再到轉型正義的課題,在在都需要人民的參與和討論,唯有如此,才能讓深化民主的契機不再淪為政客獲取利益的提款機,也才能真正擺脫威權統治的幽靈,鞏固民主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