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端午節風俗的平議

  • 國際

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說:「法律支配日本人,道德支配斯巴達人,風俗支配中國人。」

風俗的作用在引導和介紹發生事件的意義,以因應當時環境的需要,久而久之漸漸形成當地人的一種習慣,習慣能使人從小習以為常的行為,以後即使發現是有缺陷,但是人會美化其事,外來人想破除這種民間的積習,非常困難。所以一般民間風俗不易改革,只要不涉及人命,執政者通常都會順從民情風俗,不會強力制止。史記記載:太公望封齊,上任簡化君臣之禮,尊重人民習俗,五個月就回京作施政報告;伯禽去魯,改變舊俗,指導三年喪禮,搞了三年才回。周公嘆日:「後魯必為齊之附庸。」

以前英國殖民地之所以成功,是尊重當地的習俗及利益和當地人共同分享,一艘客輪之事務採分工,僅有一個英國籍的船長,大副、二副、高級職員為葡萄牙或西班牙等國的人,再次等國的人為船員,印度人為僕歐,非洲黑人為苦力所組成;對比日本殖民有些地方,事後卻為殖民地人所痛恨,因為日本人強改當地的語言風俗,獨佔利益,像台北二十萬人口中,日本人就佔一半,職業搶光,上至總督下到藝妓、娼婦、僕傭,日本人都有包辦。

端午節屬於民間的風俗:一、在門口插艾草,榕樹的葉子。艾草可以避蚊虫,榕音「榮」,兩者都符合世俗追求平安和名利之心。二、端午當天喝雄黃酒,除濕避邪,取自許仙和白素貞人妖之間的相戀故事。白素貞因端午節喝雄黃酒,變出蛇的原形,嚇跑許仙。她們的戀情從此產生波折。世間人和人的相愛,很多沒有結局,何況是人和妖怪的戀情,可預期最後將以悲劇收場。西方安徒生也描寫人魚相戀的故事,魚化身為「美人魚」的童話,人魚公主給人之形象,純真、熱情、奔放,又善良,她在人類世界中生存,毫不矯飾,像白素貞一樣,沒有隱瞞,完全開放毫無保留給自己心愛的戀人,到頭來,卻被人類視為危險異端,而被她的魅力所吸引的王子,最後也因沒有真正理解她,而使她們之間的愛情枯萎,導致美人魚毀滅,和白素貞同是天涯淪落,被關壓在雷峰塔同樣以身殉情的下場。

然而,白素貞對許仙全然沒有妖怪的絕情,反而卻有人類的痴心,傻乎乎一廂情願「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也許這是她千年修練以來初嚐戀愛的滋味,意亂情迷,沖昏了頭,失去理智了吧?妖怪不知人性的深淵不可測,理論上談人比談鬼還可怕,同時愛是隨著環境多變之原故,當她第一次墜入情網就踢到鐵板,宋詞「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將擬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她飽嚐愛情的苦果,是她始料未及!平庸沒趣的許仙,也如其他的凡夫俗子一樣,經不起愛情的試煉而變心,其實,不必等不食人間煙火的法海和尚出來干涉,他也會始亂終棄白素貞,何況在端午節的中午發現她只是一條蛇。

許仙和白素貞的愛情故事,被寫成白蛇傳,發生地點在杭州,十幾年前,我因經商要陪國外客戶從上海到紹興的工廠,途經該地,可是從商,有工作任務,沒有閒情遊興,路過西湖、錢塘江十幾次,過而不入。以前永鎮白蛇的雷峰塔,因鄉下人迷信塔磚放置家中,可避邪,逢凶化吉,結果被杭州人挖走,在一九二四雷峰塔已應聲而倒,這種情況和瀋陽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寢之命運一樣,當地人認為風水好,老百姓把祖先的靈骨遷來合葬,共產黨不得不用水泥把土墓封閉,從此皇太極不見天日;而現在新的雷峰塔已經重建矗立湖濱,「卻從塵外望塵中,無限樓臺煙雨蒙。山水照人迷向背,只憑孤塔認西東。」每當梅雨季節,若到西湖雷峰塔,如果有女子向你借傘,你可要心生警惕,那可能是白蛇的化身,不要像以前許仙中了蛇精化身的白素貞的仙人跳,許仙和西方的夏娃都禁不住蛇的誘惑,不同的是,蛇在西方被看成邪惡的撒旦,在東方卻是成為美顏的補品,以致今日台北市華西街,喝蛇湯吞蛇膽的嚐鮮客,仍然絡繹不絕於途。我二十年前假日,有時陪西洋客戶去那裡看殺眼鏡蛇,滿足他們的好奇,那也許是來自人類內心的恐懼。傳說西方的夏娃受蛇的誘惑,偷食智慧之果,背叛對上帝的誓言,被逐出伊甸園。其實蛇是人類內心慾望的象徵;人受蛇的誘惑,是人類服從內心慾望的驅使。因為,背叛另一層意義是不受擺佈,反抗要當家做主,是人類內心深處存在的慾念。

三、划龍船、吃粽子:今人把粽子是在紀念屈原,但有人對屈原有不同的看法,屈原不隨波逐流,眾人皆醉我獨醒,今人解釋為他的人際關係和社交手腕不成熟的遁詞。被放逐未能深切反省自己挫敗的緣由,反而怪同事是奸臣陷害他,最後因恐懼,怕被放逐,無奈、無力、心中不甘願、充滿困惑,以致跳水了斷殘生,實因於:一、觀察力不足,無法預料對方的反應。二、欠缺同理心,自視太高,不把同僚當團隊的一份子,吝惜將自己的功勞與人分享,自然不易與人溝通共事。三、 與二位楚王的互動品質不佳,君臣雙方言語無味,話不投機。有人以為屈原是患反應性受挫憂鬱症者,他的懷才不遇,飲恨九泉,很多不是客觀的環境造成,而是個人主觀的疏誤。荀子說:人有三不祥,幼不肯事長,賤不肯事貴,不肖不肯事賢,屈原應是倚老賣老,沒人緣。

至於有關端午節傳說,華人喜歡將風景和習俗捕風捉影,穿鑿附會歷史人物典故,其實都是子虛烏有。古代農業社會,傳統以米食為主,每碰到新的節氣變一些花樣,是自然的事。例如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時,竹葉盛青採來包煮粽子;中秋月明,換成作糕餅;新年蒸年糕…每隔一季,適時舉辦節慶活動,使單調的農耕生活得到調劑,有助社會的穩定,利於帝王的統治。

粽子多吃會傷腸胃,我偏愛小時鄉下水煮粽子,內包河溝裡撈的小魚、炒蔭豆、花生、蔥頭,每家小孩把剛煮好的粽子綁好鹹草,連結兩個掛在胸脯,到處炫耀,宋陸遊詩:「端午數日間,更約同解粽。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然而,現在不說河畔已經沒有撈魚的人,我幼小認識的包粽子的人都全不在人間,連溝渠也因土地重劃而消失;即使存在,溝裡的魚也受不了工業污染而絕跡。同時粽子也商業化,隨時可買到,此物就不足貴。

唐朝文秀(端午)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汨羅江原本是一條河水,默默無聞,因屈原投水而聲名大噪,無端引來後代詩人恥笑,無法洗清屈原的冤屈,真是名成而毀至,功就而謗來。唐詩人李白則認為人有冤屈,要到汨羅江傾訴,「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這樣子比較不會得憂鬱症。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14-05-27 楊鴻江

Post navigation

陰霾下的亞洲 → ← [漫評] 公民好忙之鎖定議題持續奮鬥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不要浪費時間跟「熊貓派」爭論

近日《時代雜誌》刊載美國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的亞洲計畫主任金萊爾(Lyle Goldstein)的文章,該文批評並質疑賴清德政府的作為,甚至稱賴清德總統為「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leader),警告美國必須提防賴清德政府的「輕率挑釁」舉動將加劇兩岸衝突,金萊爾的文章在台灣引起強烈爭議,在野陣營以此批評執政黨,執政黨陣營則批評金萊爾立場親中,是典型的「熊貓派」、「洋五毛」,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更在社群平台X痛批金萊爾:「要多麽可悲,才會無視中國的挑釁?」而《中央社》因為處理該則新聞的不當,相關人員遭到懲處,成為這起爭議的插曲。   而台灣對金萊爾文章的爭論也傳到美國,金萊爾高調在他的社交媒體宣稱他「捅了馬蜂窩」,他還透露台灣執政黨方面派人和他溝通其文章論點,他認為這些訪客雖然和善有禮,但是「在地緣政治與軍事認知上嚴重脫離現實,令他聯想到2021年夏秋時期的烏克蘭政府。」金萊爾還趁機呼籲「台灣朋友、同事及領導人應該面對現實。」他強調「美國人已經厭倦為他人的家務事捲入無止盡的戰爭。」金萊爾的嘲諷挖苦之意,在他這些論調中展露無遺。   事實上,金萊爾一直是「熊貓派」,他長年呼籲台灣像香港一樣,主動向中國妥協以爭取較好的條件維持自治,正如美國政治學者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這篇投書並非金萊爾的新論點,他不了解為何金萊爾的看法現在引起台灣這麼大的關注,甚至比五年前或十年前還多。   筆者必須指出,金萊爾此舉正是以「下駟對上駟」,透過媒體大放厥詞,想挑起台灣方面的激烈反應,不僅是羞辱台灣,更是向北京邀功的「投名狀」,加強自己在「熊貓派」的地位,台灣的動作無疑都在金萊爾的算計中。可以想見,金萊爾未來還會有更多這樣的論調刻意刺激台灣,只要台灣反應越激烈,就越符合金萊爾把台灣拖入「麻煩製造者」政治泥巴戰的算計,也會給中國大肆鼓動輿論戰貶抑台灣的可趁之機。   美國著名賽車手凱奧.亞伯勒曾說:「別跟豬打架,因為你們倆都會搞得髒兮兮,但豬卻是樂在其中。」台灣執政黨方面不必把時間用在跟金萊爾的無謂爭論,反而更該把精力用在爭取更為廣大的美國民意和輿論,讓美國民意和輿論主流理解並同情台灣的處境,進而支持台灣,才是對金萊爾之流論調最有力的駁斥。   作者:局外人  

浮淺的國民黨新主席

新科國民黨主席驘,意氣風發,氣吞萬里如虎:她說她想見習近平主席,九二共識是通關祕語、台灣人的底氣在當中國人,袒裼裸裎,不著片縷,自廢武裝,中國人不會打中國人,就會有和平:她是中國人 ! 共產黨中央當然對她一番「自白」鼓勵有加,說「愛國人士」都要對祖國統一大業犧牲奉獻,祝賀鄭主席贏得國民黨主席!—— 人家可沒有說他們的習主席要召見她,看來國民黨新科鄭主席,鼓著腮幫子,一臉熱,人家遞出條冷毛巾,不是熱呼呼的邀請函,有總比沒有動靜好,也算差強人意了! 這件小插曲,若是嚴肅的看,可以看出新科國民黨新科主席的「浮淺」。你我台灣小公民們大概也會猜得出,習主席要見她的條件:1,當過所謂「中華民國」的總統 :2,對國際媒體公開宣言,中國只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的代表 :3,前往北京要帶著「和平條約」的草案,決定台灣的歸屬。 鄭主席,對方最終的要求如此,你準備好了嗎?你的「老人幫」準備好了嗎?你說「老幹新枝」,你抬轎子的「新枝」勇士們,準備好了嗎 ?你如果甚麼都沒準備好,不知道要準備什麼?如何準備起 ?就可証明你的知識和眼界如何?是不是「浮淺」? 鄭主席你知道嗎?假如依據你那幾個政治最高顧問「抓拿」趙少康是 CIA 的標準,來起底,追捕 CIA同路人 ,大概你要抓拿 40% 以上的台灣人民:不要落得警察追強盜,卻落得自己變成「窮寇」,被人追 ! 多年前,美國承認中共,台灣舉國震驚,包括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作者某位好友,曾向那時的國民黨言論巨擘陶百川監察委員求教。陶委員說:中美關係糾纏數十年不是一朝一夕,一個事件可能解決的。 好幾個幾十年過去了,証明陶委員的遠見。幾十年國共鬪爭,當事人都成歷史人物了,歷史已經翻過了好幾頁,台灣的現代人還拾其牙慧,要站在左派「偉大人物」的肩膀上( 鄭麗文主席之言 )。 鄭主席你可要記得不是只有中國才會有「民族主義」,想想美國的「民族主義」,進一步思考一下如火如荼美國右派的「文化運動」。現實列強的國際關係,不是你想像的那麼浮面。假如你這樣想,只想站在左派歷史巨人的肩膀上,不知今日是何世 ?許多人說你「浮淺」,是有道理的!也難怪中南海不敢和你太靠近 ,—— 國台辦和AIT 大概會很快找你懇談一番 ? 作者: 東林黨

趙少康「境外介入」之說,是郝龍彬敗選的主因 ?

藍營多數言論重鎮都認為,趙少康「境外介入」之說,是郝龍彬選戰崩盆的主因?顯然趙少康的境外之說所標顯的「境外勢力」,可以強大到主宰國民黨主席競選的勝負,—— 是不是2026、2028年大選,也只要有境外介入,就能保証藍營大獲全勝 ? 怪不得鄭麗文主席獲選之後,立即大聲呼揚「她是中國人」,願意晉見席近平,甚至赤裸裸的說「『九二共識』就是通關密語 !」而且意氣飛揚的說: 2028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不會只有一位「明星」!看來,2028年真的就會是「民主台灣」的大限之年 ! 1997年香港回歸,作者剛好在美工作,我的一位香港同事,跟我說:她正在香港,當英倫旗緩緩下降,五星旗冉冉上升,旁邊的「中國人」吆聲呼喝,興𡚒莫名時,她低下頭來,知道香港不見了,她已經沒有「家」了! 所以當反共的老骨頭和名門之後,朦朧之際,𩆜犀只剩一點時,還知道就文明而言,孰重孰輕,卻被污衊,掃入歷史灰燼。 這就是中國歷史的終結:「-黨專政」加上「沙文主義」,強調「我是中國人」到底有何意義?秦俑到底會想甚麼?會說甚麼?在地宮裡雄壯威武 ? 歷史的悲劇常是數代人努力和犧牲,卻被後代人不經心的拋棄:「反共」不是意識形態的立場,而是為「文明」保有新機和開創的機會。 知識的成長會影響社會,是不可預測的,不是如馬克斯主義者,所相信有個定律可依循:斷了人民的自由,就斷了文明發展的契機。中國人民有服從共產黨領導的權力和義務,—— 紅統的秦俑們,你們一定會透過再教育,「定性化」,你們會知道自己該想甚麼,該做甚麼嗎? 作者: 顧憲同

北京戰略:對台統戰與稀土制衡

習近平在給鄭麗文的賀電中強調推進兩岸統一,這不僅是政治表態,也反映出北京在當前國際環境下試圖藉由「民族復興」與「台灣議題」凝聚內部共識、轉移外部壓力的策略。另一方面,大陸近期嚴格限制稀土出口,導致美國與其盟友強烈反彈,這兩個動作在戰略上其實是相互呼應、相互影響的。 首先,從政治層面看,北京對鄭麗文發出賀電、強調統一,是對台政策「軟硬並進」的一部分。賀電象徵「拉攏與分化」——透過對台灣部分政治人物釋出善意訊號,試圖塑造「統一是和平與繁榮的道路」的印象,同時削弱台灣社會內部對中國的警戒心。而此舉在國際上也起到「宣示主權」的效果,讓外界認知北京對台問題的「主導地位」不可挑戰。 其次,從經濟與地緣戰略角度分析,大陸限制稀土出口,其目的之一是作為反制美國科技封鎖與貿易制裁的籌碼。稀土是半導體、電動車與軍工產業的關鍵材料,中國掌握了全球約六成以上的生產與提煉能力。當北京限制稀土出口,美國的高科技與軍工鏈將面臨原料緊縮壓力。這種「供應鏈戰略壓力」會強化中國的談判籌碼,也讓北京更有底氣在政治上推進統一議題。 第三,這兩者的聯動效應在於:當中國以經濟壓力對外對抗美國時,它同時強化了內部民族主義敘事,將「推進統一」包裝成「抵制外來干涉、完成民族復興」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外部的經濟對抗(如稀土出口限制)可用來激發民眾的民族情緒,進而鞏固對台政策的內部支持。 不過,這樣的策略也帶來風險。美國與日本、澳洲、歐盟等國正在加速建立「稀土供應鏈去中化」,若長期封鎖出口,中國的稀土產業可能遭遇市場萎縮與外資撤離。同時,若中國在政治上對台施壓過強,可能導致美國與盟友在安全領域更緊密介入台灣問題,反而使兩岸關係更加緊張。 總體而言,習近平對鄭麗文的賀電與稀土出口禁令看似分屬不同領域,但實際上構成了北京「政治統戰+經濟戰略」的雙重布局:在內部鞏固民族主義與政治正當性,在外部以經濟與供應鏈手段對抗西方壓力。兩者相互作用,可能在短期內提升中國的戰略主動權,但長期來看,也可能加劇地緣政治對立與經濟風險,對兩岸與國際局勢都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作者:蔡文邦  

Recent Posts

不要浪費時間跟「熊貓派」爭論

不要浪費時間跟「熊貓派」爭論

近日《時代雜誌》刊載美國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的亞洲計畫主任金萊爾(Lyle Goldstein)的文章,該文批評並質疑賴清德政府的作為,甚至稱賴清德總統為「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

More Info
那一腳,踹得的不只是桌子,而是地方政治的裂縫!?

那一腳,踹得的不只是桌子,而是地方政治的裂縫!?

     在一場應該充滿救災溝通與民眾參與的重建座談會中,當代議員居然以踹桌動作強勢入場,這場景令人震驚。對於這類遊移於暴力界限的行為,筆者首先必須明確譴責;無論動機多麼激烈、訴求多麼正當,公職代表在公共會議中採用肢體威嚇的方式,皆是對民主程序與公共理性的背棄。這不僅破壞對話的可能,更因失控情緒而喧賓奪主,將災後重建、應是關切受災民眾的珍貴討論平台,轉化為個人情緒鬥爭的舞台。     [...]

More Info
2028年國民黨內「總統初選」已經開打

2028年國民黨內「總統初選」已經開打

2028年國民黨內「總統初選」已經開打 !形勢大好,打鐵趁熱,黨內真的有人沈不住氣! 雖然說是沈不住氣,但還不公然剖心表態。還是要找個「稻草人」借箭,「藏鏡人」欲語還休,怩怩作態。先把韓國瑜公公推出來再說? [...]

More Info
台灣民主化的艱辛歷程(2):第二次政黨輪替  

台灣民主化的艱辛歷程(2):第二次政黨輪替  

      2008年5月。馬英九在中國國民黨舊有既得利益勢力的全力反撲下,以自負的高學歷、高顏值,加上所謂的溫、良、恭、儉、讓的精心包裝,翻轉政權,進入第二次政黨輪替。       在民主化過程中,所謂的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