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端午節風俗的平議

  • 國際

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說:「法律支配日本人,道德支配斯巴達人,風俗支配中國人。」

風俗的作用在引導和介紹發生事件的意義,以因應當時環境的需要,久而久之漸漸形成當地人的一種習慣,習慣能使人從小習以為常的行為,以後即使發現是有缺陷,但是人會美化其事,外來人想破除這種民間的積習,非常困難。所以一般民間風俗不易改革,只要不涉及人命,執政者通常都會順從民情風俗,不會強力制止。史記記載:太公望封齊,上任簡化君臣之禮,尊重人民習俗,五個月就回京作施政報告;伯禽去魯,改變舊俗,指導三年喪禮,搞了三年才回。周公嘆日:「後魯必為齊之附庸。」

以前英國殖民地之所以成功,是尊重當地的習俗及利益和當地人共同分享,一艘客輪之事務採分工,僅有一個英國籍的船長,大副、二副、高級職員為葡萄牙或西班牙等國的人,再次等國的人為船員,印度人為僕歐,非洲黑人為苦力所組成;對比日本殖民有些地方,事後卻為殖民地人所痛恨,因為日本人強改當地的語言風俗,獨佔利益,像台北二十萬人口中,日本人就佔一半,職業搶光,上至總督下到藝妓、娼婦、僕傭,日本人都有包辦。

端午節屬於民間的風俗:一、在門口插艾草,榕樹的葉子。艾草可以避蚊虫,榕音「榮」,兩者都符合世俗追求平安和名利之心。二、端午當天喝雄黃酒,除濕避邪,取自許仙和白素貞人妖之間的相戀故事。白素貞因端午節喝雄黃酒,變出蛇的原形,嚇跑許仙。她們的戀情從此產生波折。世間人和人的相愛,很多沒有結局,何況是人和妖怪的戀情,可預期最後將以悲劇收場。西方安徒生也描寫人魚相戀的故事,魚化身為「美人魚」的童話,人魚公主給人之形象,純真、熱情、奔放,又善良,她在人類世界中生存,毫不矯飾,像白素貞一樣,沒有隱瞞,完全開放毫無保留給自己心愛的戀人,到頭來,卻被人類視為危險異端,而被她的魅力所吸引的王子,最後也因沒有真正理解她,而使她們之間的愛情枯萎,導致美人魚毀滅,和白素貞同是天涯淪落,被關壓在雷峰塔同樣以身殉情的下場。

然而,白素貞對許仙全然沒有妖怪的絕情,反而卻有人類的痴心,傻乎乎一廂情願「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也許這是她千年修練以來初嚐戀愛的滋味,意亂情迷,沖昏了頭,失去理智了吧?妖怪不知人性的深淵不可測,理論上談人比談鬼還可怕,同時愛是隨著環境多變之原故,當她第一次墜入情網就踢到鐵板,宋詞「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將擬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她飽嚐愛情的苦果,是她始料未及!平庸沒趣的許仙,也如其他的凡夫俗子一樣,經不起愛情的試煉而變心,其實,不必等不食人間煙火的法海和尚出來干涉,他也會始亂終棄白素貞,何況在端午節的中午發現她只是一條蛇。

許仙和白素貞的愛情故事,被寫成白蛇傳,發生地點在杭州,十幾年前,我因經商要陪國外客戶從上海到紹興的工廠,途經該地,可是從商,有工作任務,沒有閒情遊興,路過西湖、錢塘江十幾次,過而不入。以前永鎮白蛇的雷峰塔,因鄉下人迷信塔磚放置家中,可避邪,逢凶化吉,結果被杭州人挖走,在一九二四雷峰塔已應聲而倒,這種情況和瀋陽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寢之命運一樣,當地人認為風水好,老百姓把祖先的靈骨遷來合葬,共產黨不得不用水泥把土墓封閉,從此皇太極不見天日;而現在新的雷峰塔已經重建矗立湖濱,「卻從塵外望塵中,無限樓臺煙雨蒙。山水照人迷向背,只憑孤塔認西東。」每當梅雨季節,若到西湖雷峰塔,如果有女子向你借傘,你可要心生警惕,那可能是白蛇的化身,不要像以前許仙中了蛇精化身的白素貞的仙人跳,許仙和西方的夏娃都禁不住蛇的誘惑,不同的是,蛇在西方被看成邪惡的撒旦,在東方卻是成為美顏的補品,以致今日台北市華西街,喝蛇湯吞蛇膽的嚐鮮客,仍然絡繹不絕於途。我二十年前假日,有時陪西洋客戶去那裡看殺眼鏡蛇,滿足他們的好奇,那也許是來自人類內心的恐懼。傳說西方的夏娃受蛇的誘惑,偷食智慧之果,背叛對上帝的誓言,被逐出伊甸園。其實蛇是人類內心慾望的象徵;人受蛇的誘惑,是人類服從內心慾望的驅使。因為,背叛另一層意義是不受擺佈,反抗要當家做主,是人類內心深處存在的慾念。

三、划龍船、吃粽子:今人把粽子是在紀念屈原,但有人對屈原有不同的看法,屈原不隨波逐流,眾人皆醉我獨醒,今人解釋為他的人際關係和社交手腕不成熟的遁詞。被放逐未能深切反省自己挫敗的緣由,反而怪同事是奸臣陷害他,最後因恐懼,怕被放逐,無奈、無力、心中不甘願、充滿困惑,以致跳水了斷殘生,實因於:一、觀察力不足,無法預料對方的反應。二、欠缺同理心,自視太高,不把同僚當團隊的一份子,吝惜將自己的功勞與人分享,自然不易與人溝通共事。三、 與二位楚王的互動品質不佳,君臣雙方言語無味,話不投機。有人以為屈原是患反應性受挫憂鬱症者,他的懷才不遇,飲恨九泉,很多不是客觀的環境造成,而是個人主觀的疏誤。荀子說:人有三不祥,幼不肯事長,賤不肯事貴,不肖不肯事賢,屈原應是倚老賣老,沒人緣。

至於有關端午節傳說,華人喜歡將風景和習俗捕風捉影,穿鑿附會歷史人物典故,其實都是子虛烏有。古代農業社會,傳統以米食為主,每碰到新的節氣變一些花樣,是自然的事。例如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時,竹葉盛青採來包煮粽子;中秋月明,換成作糕餅;新年蒸年糕…每隔一季,適時舉辦節慶活動,使單調的農耕生活得到調劑,有助社會的穩定,利於帝王的統治。

粽子多吃會傷腸胃,我偏愛小時鄉下水煮粽子,內包河溝裡撈的小魚、炒蔭豆、花生、蔥頭,每家小孩把剛煮好的粽子綁好鹹草,連結兩個掛在胸脯,到處炫耀,宋陸遊詩:「端午數日間,更約同解粽。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然而,現在不說河畔已經沒有撈魚的人,我幼小認識的包粽子的人都全不在人間,連溝渠也因土地重劃而消失;即使存在,溝裡的魚也受不了工業污染而絕跡。同時粽子也商業化,隨時可買到,此物就不足貴。

唐朝文秀(端午)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汨羅江原本是一條河水,默默無聞,因屈原投水而聲名大噪,無端引來後代詩人恥笑,無法洗清屈原的冤屈,真是名成而毀至,功就而謗來。唐詩人李白則認為人有冤屈,要到汨羅江傾訴,「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這樣子比較不會得憂鬱症。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14-05-27 楊鴻江

Post navigation

陰霾下的亞洲 → ← [漫評] 公民好忙之鎖定議題持續奮鬥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如何解決台灣勞動力不足之議題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身邊很多人開始討論台灣的人口問題?像是生育率變低啦、少子化,甚至有人說未來找不到人來工作,整個社會會「老化」得很嚴重。這些聽起來好像是很遙遠的問題,但其實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台灣現在最大的一個挑戰之一就是「勞動人口」越來越少。簡單來說,就是能出來工作、願意工作的壯年人口(大概20歲到64歲之間)越來越不夠用了。原因很簡單,我們的長輩──也就是嬰兒潮那一代的人──他們年紀漸漸大了,開始退休,而年輕人又越生越少,人口沒有補上來,那誰來工作?誰來扛起這個社會的運作?這真的是很現實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的辦法當然是鼓勵大家多生小孩,可是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見效的事情。從一個小孩出生,到他能夠出社會工作,至少要20年。而且要養一個小孩長大,家庭、社會和國家都要投入很多資源,像是教育、醫療、托育、學費補助等等,這都是一筆不小的花費。說實話,現在很多年輕人自己都快養不起自己了,哪還敢生小孩? 因此,除了長期的生育政策之外,一個更快、更有效率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眼前的勞動人口問題,那就是開放移民。 移民這個概念,其實在很多國家都不是新鮮事,像是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德國等等,他們都有針對特定的行業開放外國人移民,來補足他們國內缺乏的勞動力。不是沒有外國人來工作,但目前大部分都是以移工為主,而且很多政策都不夠開放,讓一些真正想來台灣長期工作、甚至定居的人,處處碰壁。 其實,台灣作為一個海島國家,我們本來就應該更有國際視野、更願意開放與世界接軌。我們不能一直守在自己的一小塊土地上、靠自己的少少人口撐整個國家。尤其在全球化這麼發達的今天,人才是會流動的。如果我們能針對特定的專業領域,比如說科技、醫療、工程、農業、甚至是照護服務,開放外國專業人士來台,不僅能馬上補足我們的人力需求,還有可能讓台灣的產業更有競爭力。 而且從一個更務實的角度來看,外來移民來台工作,他們會在這裡生活、消費、繳稅、租房甚至買房,也會使用本地的交通、餐飲、教育等資源,這對我們的整體經濟是很有幫助的。長遠來看,如果這些移民願意落地生根,成為我們的鄰居、朋友、甚至家人,那不就是幫台灣補上人口、文化和勞動力的空缺嗎? 當然,有人可能會擔心說,這樣會不會搶走本地人的工作?會不會造成文化衝突?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疑慮。但重點是政府要怎麼設計一個平衡的制度,像是針對缺工的行業優先開放、設立語言與文化整合課程、保障本地人的就業機會等等。這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決心與政策上的調整。 台灣的勞動人口正在快速萎縮,而我們不能只靠自然出生來等人口成長。開放移民,是一個可以快速補足勞動力缺口、讓台灣繼續往前走的可行方式。當然這需要謹慎規劃,但不做的話,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台灣如果要走得更遠、更有未來,就必須學會擁抱改變,學會和世界接軌,勇敢打開門迎接新的可能。

U.S. Dual-Track Strategy

On August 21st,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 Director Raymond Greene met with Taiwan’s 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se, Wellington Koo. The following day, he sat down with five Kuomintang (KMT) […]

核電該往何處去?從科學看臺灣核能政策

最近核三公投剛落幕,同意票數雖然與不同意者有4:1的差距,然而依然未過門檻,胎死腹中。其實,問題不僅是核廢料的處理,而是對於冷卻水的取得的爭議。按照核能科學,為了降溫核能散發的高熱量,就會用淡水降溫反應爐,然而核三緊鄰墾丁,取用的確是海水,只要一個失誤,海水混入了輻射能,將會汙染海洋,而魚群變成輻射魚(所以早期發現秘雕魚,就是畸形魚),我們連魚都吃不得,將會變得更加貧窮,甚至得面臨孩子營養不量甚至餓死的悲劇。 回想當年,越戰期間,美軍為了消滅越共,居然撒下橙色劑,也就是枯葉劑,而使越共難以藏身,但如此卻汙染土壤,越南又是以農立國的國家,因而使得許多越南小孩變成畸形,為了戰爭而慘無人道,而使食物鏈被破壞,反過來使美國人受到報應,那又與當年日軍南京大屠殺,見人就砍頭,成為軍國戰爭機器,還有國軍為了抵擋日軍南下,而炸毀花園口大壩,任由黃河潰堤氾濫,戰勝又有何用?難怪不到四年政權易手,更不用說是國民黨開第一槍的!        其實,高中物理有提到,核能並非只有核分裂,還有核融合,太陽就是氫原子核融合最好的例子,美國今年一月左右已經有了打造核融合新電廠的計畫,雖然規模較小,但至少可以多蓋幾個,而且安全不用怕能量過多而爆炸,也無須在處理核廢料。這就是賴清德政府一再強調的小型核能廠,而大概能被普遍接受的原因。換句話說,任何公投議題必須講求科學,問政必須有根據,而不是恣意的濫用公投,製造民間對於政府不信任,阻礙政府施政,為自己一黨之私營利,如此一來,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都能自有出路,如同西洋棋和局,雙贏策略,才能力抗中共好戰性格,專心內政,成功製造和平,讓後代記得這些歷史,學歷史鑑往知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才有意義!

川普式現實交易:烏歐領袖會川對照台灣現實處境?

當烏克蘭戰爭進入新階段,澤倫斯基親自帶領歐洲多國元首赴美,尋求持續軍援與安全承諾,美國總統川普卻以「軍事支出換取支持」的現實主義姿態要求歐洲提高軍事預算,甚至加碼採購美製武器,此一交易真換得川普大帝歡心。「現實交易」式的國際政治恐將主導新時代,不僅衝擊跨歐美關係,遠在千里外的台灣心有戚戚焉,美台關係是否仍維持「戰略模糊」,台灣政府該是重視美台關係定位,不在侷限共享價值觀而是利益。                   烏克蘭戰事尚未見曙光,俄羅斯依舊虎視眈眈。川普政府將「安全」轉換為「商品」的做法,使北約盟邦被迫在價值與成本之間抉擇。歐洲各國雖口頭強調民主同盟,但在面對川普要求提高國防支出、購買美國武器的壓力下,難掩分歧與焦慮。對美國而言,這不僅是分攤戰爭成本、暗藏軍火利益,更是延續軍工產業優勢的絕佳契機。                然而,這種鈔票換安全」的邏輯,正逐步消解二戰後形成的「價值同盟」概念。民主國家被迫接受安全承諾的有條件性,某種意義上削弱了民主共同體的凝聚力,為俄羅斯與中國這類威權國家提供宣傳素材。相較於美國,中俄因政體因素,可因領袖意志及國家威望犧牲經濟福祉,進行「大撒幣外交」,換取國際認可其霸權地位,在無美國威攝下各區域衝突將一觸即發。     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雖承受巨大損失,但透過能源出口與戰時經濟,仍維持經濟韌性。另一方面,中國則選擇以「中立調停者」姿態出現在國際舞台,實際上卻暗中加強與俄羅斯合作,並在亞太地區展開對台灣與周邊國家的軍事施壓。     當美國將注意力放在「如何從盟友口袋中掏錢之時」,中俄卻把握機會塑造分化資游陣營機會。俄羅斯提供戰略牽制,中國則透過經濟與政治影響力試圖分化西方陣營。在這種局勢下,台灣所面對的不僅是軍事威脅,更是全球格局中的政治孤立風險。                台灣長期以來依靠美國的「戰略模糊」維持安全,既避免觸怒中美,於維持現狀與否間取得恐怖平衡,必要時仍依賴軍事與政治支持。然而,川普式現實交易可能帶來兩種不安情境。第一,美國可能繼續口頭保證支持台灣,但實質安全承諾將以軍購與經濟利益作為交換條件。台灣若無法持續大規模軍購,可能面臨安全保護減弱的風險。第二,係最引人擔憂者,若川普選擇以「大國私了」方式處理台海問題,不排除出現某種形式的「交易」,例如在經貿或戰略交換下,弱化對台安全承諾,甚至默許中國擴張行動。因之,台灣因此需面對殘酷現實:民主價值或許不足以單獨保障安全,唯有強化自主防衛能力、建立多邊安全合作,方能減少因美國政策轉向所造成的風險。     […]

Recent Posts

會勒人脖子的黨主席

會勒人脖子的黨主席

你我小公民會吃驚會有勒人脖子的黨主席?當然不奇怪!有暴力、暴動傾向的團體和他們的頭頭,不時不會來這麽一下,來團結羣眾,糾合戰鬪力,才會令人奇怪呢 ! 這是都市游擊隊,街頭巷戰訓練的一部份。要不這樣,怎麼有朝一日,義無反顧,幹它一回,「陣前起義」呢! [...]

More Info
賴總統能夠從內外交困中突圍嗎?

賴總統能夠從內外交困中突圍嗎?

在經歷關稅、大罷免失敗等內外打擊之後,賴總統的形象和信任度受到嚴重衝擊,多個民調都顯示出賴總統的支持度大幅下降,並且警示未來可能繼續下降,不僅如此,賴總統日前要求執政黨立院總召柯建銘為大罷免失敗負起政治責任,為柯建銘所拒絕,不少觀察家認為賴總統剩餘任期非常有可能深陷「令不出總統府」的跛腳鴨困境。   [...]

More Info
老台北的公共浴室文化

老台北的公共浴室文化

      [...]

More Info
如何解決台灣勞動力不足之議題

如何解決台灣勞動力不足之議題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身邊很多人開始討論台灣的人口問題?像是生育率變低啦、少子化,甚至有人說未來找不到人來工作,整個社會會「老化」得很嚴重。這些聽起來好像是很遙遠的問題,但其實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