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希望這場災難能帶給更多媒體人勇氣

  • 轉載

你如果是新聞電視台的從業人員,或許會來罵我不懂新聞的製作流程或是這個工作的辛酸血淚。…而我要告訴你的是,或許你有苦勞,但是沒有功勞。你的產出,是廢物。

作者 / 李柏鋒

才過沒多久,又發生空難了。先前烏克蘭的空難一發生,我打開電視直接轉國際新聞台來看,CNN、BBC、Bloomberg、半島都看,重點在於瞭解發生什麼事,雖然不是個媒體人,不過對於一件新聞事件的觀察本能是有的。

而昨晚,澎湖的空難一發生,我按照相同的程序,看了大多數的國內新聞台,同樣也是想要瞭解發生什麼事,但是卻發現這些新聞根本沒辦法提供給我夠專業的資訊。

電視螢幕上,穿著黑白條紋的媽媽在機場哭喊著,我不知道新聞台到底播放了多久這樣的畫面,我只知道我看了五分鐘就受不了了,關上電視,回到電腦前面,看著澎湖在地的臉書社團,找尋一些當地民眾傳遞出來的消息。

我可以理解,這個時候收視率很高。我可以理解,這個時候其實新聞台幾乎什麼都沒有。很多人看,你卻什麼都沒有,那你就一直播放那母親嘶吼的片段嗎?這是相當嚴重的失職。

新聞台主管不專業,無法即時指揮人力去蒐集最重要的資訊,傳達給觀眾,於是在等待現場最新畫面傳回來的空檔裡面,觀眾的感受就是這些電視台的新聞編輯室也成了重災區,全都亂了。

主播不專業,沒有畫面你也要有足夠的能力去撐住整個播報,而不是你啞口無言或語無倫次,結果只能重複播放相同的畫面。

現場的記者不專業,找錯人、問錯事、拍錯畫面。你拍一個媽媽在哭泣的畫面到底有什麼意義呢?親人發生意外不哭才是新聞,你卻拍一個大家都知道他很傷心難過的畫面,然後大家都很想知道的事情你卻不拍、不找。

你如果是新聞電視台的從業人員,或許會來罵我不懂新聞的製作流程或是這個工作的辛酸血淚。我的確不懂,就像是你也不懂我的工作有什麼辛酸血淚一樣。我們都是辛苦拿人薪水做事情的人,而我們的努力都是希望能有一份傑出的工作成果,而我要告訴你的是,或許你有苦勞,但是沒有功勞。你的產出,是廢物。

你拍了不該拍的,暴露了你的不專業,你不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新聞。你沒去問應該揭露的訊息,任憑那些不需要在當下呈現的情緒性畫面不斷流動,阻礙了資訊的傳遞,揭露了你的不敬業,你讓雜訊充滿了新聞頻道,卻讓觀眾找不到迫切需要的資訊。

你可以說我唱高調,我就是要唱高調,看看能不能把台灣的新聞格調唱高一點。瞿欣怡在她的臉書上提到,荷蘭空難才剛剛發生,他們的媒體有以下的準則:

(1) 對死者生前肖像不傳播;
(2) 如有必要,在得到同意及授權的前提下,播出的死者肖像只能是證件照或是大頭照,不能顯示其生活照。一是保護隱私,二是避免大家看到死者生前歡樂及活生生的生活照,聯想到現在去世的慘狀而產生的心理落差。
(3) 現階段,對死者親屬一律不能進行採訪;對其的拍攝只能控制在2 米外的背影;
(4) 不能流傳死者親屬悲痛的形象,保護其隱私及悲傷的權利。

昨天晚上有看新聞台的人都知道,我們的媒體每一條都做到了,只是要把裡面的「不」字拿掉。

我們的新聞對死者生前的肖像大肆傳播。我們的新聞開始幫家屬整理那些為什麼死者不該去世,強化他們的悲憤情緒,例如有人就快要退休了,有人剛要開始新的工作,有的人即將結婚,有的人才剛歷經親人去世。我們的新聞讓家屬無法平靜下來接受親人的離去,反而突顯越來越多的遺憾增添家屬的不甘,非常殘忍。

記者對死者家屬緊迫性的採訪,不給空間。茫然的家屬正在求證最新的消息,記者其實比家屬在情緒上更安定、在能力上更專業,甚至在人脈關係上更有管道可以幫忙家屬,但是沒有這樣做,只看到拿著麥克風去干擾家屬,而不是拿起手機去打一通可能很關鍵的電話。而家屬,甚至連瑟縮在角落獨自悲傷的資格都被剝奪了。

在我們的災難新聞裡面,我們已經看了幾十年的不專業和阻礙資訊傳遞,老是罔顧受害者與其家屬的隱私權,卻毫無改善。

你如果不知道什麼是受害者的隱私權,請去瞭解,或是複習一下你可能修過但是已經還給老師的新聞倫理,不要等到不幸的事情發生在周遭,才驚覺怎麼過去自己做了這麼多錯的事情。

如果你只能用侵犯受害者的隱私權來保障自己的工作權,那證明你一點都不專業。請好好加強你的專業,讓你能夠用你的專業保障你的工作權,而不需要犧牲受害者的隱私權。

希望這場災難能帶給更多媒體人勇氣。希望下次你看到受害者家屬,能忍住不把麥克風推過去問些蠢問題,能忍住不把攝影機對準他們,讓他們的哀痛即時在全國放送。如果真能如此,我們的媒體環境也許不會更賺錢,但是顯然會更文明、更進步一點。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關係到的,是一條一條的人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95qHOmoUXs

那麼,如果你是觀眾呢?當你看到這些侵權的畫面,請將心比心,你會希望自己的隱私權就這樣被媒體利用,但卻毫無新聞價值嗎?報導的自由不該建立在侵犯你的隱私權,就像言論的自由不該建立在傷害你的尊嚴一樣。所以,你可以鼓起勇氣去檢舉,同時也要求NCC提出草案,以法律保護受害者的隱私權。

分享此文:

  • Facebook
  • Twitter
  • 電子郵件
  • 更多
  • Tumblr
  • Pocket
  • Google
  • Pinterest
  • LinkedIn

相關

受害者 新聞 澎湖 空難
2014-07-26 新公民議會

Post navigation

[漫評] 電視台採訪規定 → ← 華爾街之狼 — 金錢是罪惡,還是德性?

One thought on “希望這場災難能帶給更多媒體人勇氣”

  1. 劉佳蕙 說:
    2016-04-01 於 11:42:03

    楊醫師,好久不見,我是之前醫院的那個佳蕙。昨天又發生對未有自傷傷人個案的強制住院情形,焦點開始轉往精神疾病,但目前看到的仍是恐慌和便宜行事的處理態度,現在有一些第一線助人者想集結討論看是不是能再做出一些回應。因為沒有留楊醫師的聯絡電話和email,可否請楊醫師再與我聯絡?

    登入後再回覆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抱歉,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

Related Posts

中國國民黨如何傷害中華民國

從武昌起義到倒袁成功,歷史証明能改變國運,未必是用革命手段。 […]

[轉] 國民黨的「敵我矛盾」鬥爭!

「人民內部矛盾」與「敵我矛盾」是中共的發明。前者可用和平方式 […]

必須正視保母虐童案在社會的發酵

受害者家屬的激烈作為或不足為訓,但是為何社會主流認同如此的作 […]

[轉] 中共勿把中華民國當台獨!

對於習近平的「紀念辛亥革命」談話,台灣朝野政黨都做出回應。與 […]

Recent Posts

何處惹塵埃:柯文哲竟不知作為統戰樣版工程的「金廈大橋」

何處惹塵埃:柯文哲竟不知作為統戰樣版工程的「金廈大橋」

柯文哲擔任過兩任首都市長,同時身兼第二大在野黨主席,豈能不知 […]

More Info
軍情局前局長醜聞所突顯的問題

軍情局前局長醜聞所突顯的問題

近日,軍情局前局長羅德民在軍情局任內的爭議再次浮上檯面,監察 […]

More Info
民進黨的選情不甚樂觀

民進黨的選情不甚樂觀

針對年底選舉,在野黨幾乎在各縣市都已完成提名,而作為執政黨的 […]

More Info
侯友宜的危機

侯友宜的危機

折騰二個多月的「恩恩事件」,日漸月累,白紙黑字,終於水露石出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