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轉] 《李遠哲傳》:芝加哥大學治安這麼差要怎麼教小孩?

  • 時事
  • 民意
  • 轉載

金黃色葉片眩目無比的秋日九月,位於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大學已有陣陣涼意,比起柏克萊加大或哈佛大學,這裡的氣溫低得多。亞熱帶臺灣的氣候型態已經離李遠哲一家四口越來越遠。

李遠哲全家從住了十八個月的劍橋市遷移過來,搬進芝大南邊的助理教授宿舍區。一位助理教授鄰居七月就搬來,稱讚道:「我芝大的聘期從八月才開始,我說我七月會搬過來,雖然到七月底才搬來,但是芝大從七月初起就給我薪水了,福利真好。」

圖片來源:關鍵評論網
圖片來源:關鍵評論網

李遠哲聽了淡淡一笑。本來八月就要到芝大任職,但是答應赫許巴赫教授在哈佛大學多留一個月幫忙,就事先通知芝大會遲至九月才到任。陰錯陽差的是,後來哈佛只需要多幫忙到八月中旬,八月薪水沒有著落,但他仍需付清一整個月房租才能搬離劍橋市;而搬來芝大需支付八月全額房租,卻領不到芝大八月的薪水。搬家似乎總是讓李遠哲吃了些虧;儘管如此,他也沒想爭取什麼,泰然處之。 鄰居好心提醒他,學校安排他們住的宿舍位在貧民區,當中僅二%人口不是非洲裔,而這二%少數人口都是芝大教職員。

夜半,不遠處槍響驚醒了睡夢中的李遠哲,他起身到窗邊查看,紅亮亮的警車車燈一閃一閃射向漆黑的街道,是警察正在追逐嫌犯。「不能看!不能看!危險!」吳錦麗使勁欲將他拉離窗邊,深怕他被流彈射中。

白天,李遠哲開車載吳錦麗去買菜,開到市場的停車場時,一名手持長鐵棍的非洲裔男孩跑了過來,壓低聲音說:「先生,你有零錢嗎?」

李遠哲夫婦迅速交換眼神,到底該給錢還是不該給?給了錢,男孩就會離開,不給,等兩人離開車子去買菜時,男孩很可能砸車洩憤⋯⋯該怎麼做?

對於教育,吳錦麗自有一套原則:「縱使只是零錢也不能給。給了,他以後會養成搶劫的習慣,這不是好的教育。」她堅持由李遠哲留在車裡看守,自己下車去市場買菜。男孩沒有得逞,一會兒就不見蹤影。

從遷居芝大校區起,治安確實是李遠哲全家的隱憂。學校的一棟棟校舍被馬路隔開,與其他公私立建物共存於城市中,校區內不僅有師生,還有市裡各行各業的居民。

為了預防師生遭遇危險,芝大建議的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OP)是要求每位教職員隨身口袋放十美元現鈔,萬一遭遇搶劫,就把十美元給對方以求保命。

李遠哲上班時就這麼做,倒是沒有發生過意外。而且,他晚上離開實驗室前,都會在窗內張望許久,確定門外無可疑人士才會離開,謹慎應對。不過,有一天,他的一位學生神色慌張進到教室,一問之下,是在路上遭一名少年搶劫,學生還沒把錢拿出來,又有一名青少年追過來警告少年:「我告訴你好幾次了,他看起來只是個窮學生,別跟他要錢。」學生因此脫困,驚魂甫定。

另一位學生的哥哥讀芝大時總說:「大家都說芝大不安全,其實不會的,我在這裡念了那麼多年,也沒有人向我要過錢。」不料,畢業後穿著西裝回到芝大就被搶了。

連來訪的外校教授也經歷了莫名其妙的遭遇。

曾有一位非洲裔教授前來芝大演講,下公共汽車後,因為沒帶手錶,主動詢問一位路過的老先生:「你知道幾點了嗎?」老先生當場脫下手錶就逃了。這位教授拿著手錶來到教授俱樂部(faculty club),無奈地說:「我剛才碰到一位老頭子,我問他時間,他居然給我這個⋯⋯」

由於李遠哲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而吳錦麗每天上午、中午、下午都要步行接送五歲的李以群與兩歲半的李以欣往返幼稚園與托兒所,使得她總是提心吊膽。兩人商量後,決定留意新住處,等到一年租期過後就盡快搬離此區。


正因李遠哲全神貫注於科學研究,理家育兒責任都由吳錦麗一肩扛起。

每天晚上,李遠哲回家陪妻兒吃完晚飯就趕回實驗室,凌晨過後才返家就寢;他上午八、九點起床時,孩子們已經上學了。於是,孩子在家或學校成長的點點滴滴,大半是吳錦麗在就寢前或早餐時轉述,他可以說是個「不常在場」的父親。

「半夜到凌晨四點之間是一天唯一能讓我獨自安靜思考的時間,一些創新的想法、做不完的工作都在這段時間做,然後才去睡。等到睡醒時,孩子已經去上學了,所以,我常覺得我很自私。」李遠哲自承。

為此,吳錦麗想盡辦法增進父子間的相處機會與感情。

例如週末時,吳錦麗會為孩子們準備小小的便當,讓孩子們帶到李遠哲的實驗室。李以群喜歡在實驗室角落閱讀,而李以欣則模仿李遠哲畫設計圖、拿鐵鎚與板手敲敲打打,非常逗趣;吳錦麗也偶爾幫忙整理雜亂的室內。

當研究工作越來越忙碌時,李遠哲也不見得能帶孩子去實驗室了。有時候他答應週末帶孩子出門,不料實驗室儀器出了問題,他非得趕到學校親自解決,惹得孩子們滿臉盡是失望。「這樣不好,孩子們會覺得父親是一個不可信的人,」吳錦麗於是準備一個口袋妙計,每次李遠哲失約,她就帶孩子們去附近的科學與工業博物館(The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館內有許多小工具和自己動手做(Do it yourself, DIY)的小實驗,孩子們總是玩得很開心。


耶誕節時,吳錦麗按照孩子們向耶誕老公公許下的願望購買了需要DIY的禮物,等到李遠哲從實驗室忙碌整天回到家,她就趁孩子入睡時拿給李遠哲組裝。他總是拿出零件組裝成機械小汽車等禮物,熬夜完成後放在耶誕樹下,第二天清晨就會聽見如小鳥般蹦跳雀躍的孩子們喊著:「爸爸!媽媽!真的有耶誕老公公呢,祂昨天晚上把我們許願的禮物送來耶誕樹下了!」

其實,李遠哲與孩子們相處的時光,遠多於父親李澤藩當年花在每個孩子身上的時間,但是吳錦麗仍覺得不足,她很羨慕赫許巴赫教授親自教導孩子所花的心思,「赫許巴赫教授的小孩要學習太陽系,他就把家裡房間布置成太陽系,還掛上月亮與九大行星,一個個教孩子認識;孩子學小提琴,他也跟著學。」

然而,充滿濃厚社會主義情懷的李遠哲卻認為,「教育很重要,而且,別人孩子的教育與自己孩子的教育一樣重要;別人把他的孩子交給我,我也必須盡教育的責任來好好培養他。」

雖說如此,教育畢竟是百年大計,無論如何,李遠哲再忙都會和吳錦麗討論孩子們的文化、教養、人格培養和教育方針等,一起作主。

有時候,李以群在家裡會翻轉地球儀,找到太平洋西岸那座形似番薯的小島後興奮地說:「這裡就是臺灣!」這舉動總讓李遠哲又驚又喜。李以群在幼稚園裡也會這麼做,老師驚嘆地問吳錦麗:「五歲多的孩子竟然會認地球儀!」

李以群常跟同學說:「我的爸爸是修理匠(fixer man)!」同學們紛紛開心地帶故障的玩具或機器到校,要李以群帶回來讓李遠哲修理。而李遠哲除了找不到合適零件無法修理的玩具或機器之外,也果真修理好了大半數,讓李以群帶到學校還給同學。每想及此,他總是莞爾:「我確實是一個fixer man啊!」

至於不滿三歲的李以欣,才上托兒所不久。一天,吳錦麗對李遠哲說:「園長希望你能請假和我一起去學校談談。」 這對困惑的夫婦來到所內,所長興奮相迎,驚喜地對他們說:「你們的孩子真叫我驚訝!」

這對夫婦仍摸不著頭緒。

所長滔滔不絕說:「前幾天啊,教室的一把椅子壞掉了。以欣向來是我的小幫手,我叫他去工具箱幫我拿起子來修椅子。他竟然問我是要平頭還是十字頭的起子,讓我大吃一驚,這不是三、四歲孩子會做的事吧?」語畢又追問:「他年紀這麼小怎麼懂?你們是怎麼教他的?」

李遠哲想一想,說:「或許是因為他看我在學校做實驗,很好奇拿工具把玩,我教他怎麼使用的吧。」

臨走前,所長鄭重表示:「我也很好奇你們夫妻怎麼教育以欣的,我會注意以欣日後的成長和成就!」

一九六九年五月,李家第三個孩子出生,是個女孩,取名李以旋;適合育兒的住居問題越來越急迫。半年後,李遠哲在芝大東邊鄰近密西根湖的區域找到適合育兒的公寓二樓,舉家遷往,夫妻倆安心多了。

搬到新環境,李遠哲把以欣送去就讀美國哲學家暨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一八五九∼一九五二)創辦的芝加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附設幼稚園,每天早上九點到十二點上學。但是一段時間之後,校方就向吳錦麗表示,希望李遠哲也能一同來商討重要的事。

夫婦兩人去到幼稚園。園長表示,李以欣放學回家之前會把玩具、書本等歸回原處擺放整齊,其他同學則是亂丟一地就走了。「依照兒童的發展,這個年紀的小孩不應該會像以欣有這麼大的責任感,這表示他受到太大的壓抑。」園長提醒他們注意教養方式,不要過度訓練小孩。

李遠哲很詫異,他表示,孩子的行為舉止往往是模仿而非訓練而來。「我太太的家務整理井井有條,一塵不染,這是她的習慣;而且,她也不會要求孩子仿效,更不會以此處罰小孩。」儘管如此,園長仍要求他們「讓孩子亂一點,像一般的孩子一樣。」

於是,在家裡,吳錦麗看到李以欣玩完玩具,就會示意「不要收回去,亂一點是可以的。」一段時間之後,李以欣的行為雖然稍有「改亂」,園長仍不滿意,這使吳錦麗苦惱不已。

搬遷到較安全的環境之後,吳錦麗常帶李以欣到家附近的公園打棒球。起初李以欣很喜歡,後來卻鬧彆扭不肯再去了,喊著:「沒有人在跟媽媽打棒球的啦!(因為大家都是跟爸爸打棒球)」

李遠哲想了想,既然不能大白天陪孩子打球,晚上用餐後,就將自家房屋的隔間走道充當練球室。他站在一頭,讓兩兄弟站在另一頭;他振臂投球,孩子就接球,反覆練習。

李遠哲沒有時間帶孩子們出去露營,於是他會帶著孩子爬進睡袋裡,睡在客廳地毯上,關掉電燈,想像父子們正睡在夜空下,「我們都稱之為『露營』,那是父子最親密的時刻之一,」李以群說,「我也很喜歡看爸爸修東西,手錶停了他會修,老電視壞了,他會把真空映像管和重要零件拿出來,到電器行(Radio Shack)教我們怎樣一個個測試出故障的,再買新的回來換裝。」


不只李以欣,李以群的學校教育方針也曾讓李遠哲夫婦傷透腦筋。

李遠哲的芝大同事都把孩子送到芝大附屬實驗學校就讀,當中大半學生是芝加哥的權貴子弟或芝大教授子女,原本李以群也就讀同一所學校。但是,當耶誕節假期將近,李以群放學回到家卻問:「媽媽,我們這次要去摩納哥還是亞斯本的滑雪勝地度假?」吳錦麗大為咋舌,也才知道李以群很多同班同學都前往歐洲滑雪度假。

李以群曾聽同學說家裡有兩臺彩色電視,回家就問:「媽媽,我們為什麼沒有兩臺電視?為什麼不是彩色的?」而九月初的猶太新年當天,李以群到校上課時,班上只剩四位同學,另外二十一人都去猶太教堂;他回到家又問:「媽媽,我可以去念希伯來學校嗎?」

「我們覺得不對,小孩應該平民化,更接近真實社會。」吳錦麗認為。而向來講求人人平等,不希望孩子有階級之分的李遠哲判斷,私立學校的同學也許家境較富裕,卻已讓孩子對社會與自身產生錯誤認知。學期終了,夫妻倆就將李以群轉入附近的公立小學,讓孩子習慣社會的真實樣貌。李以群在學校裡很快就認識新朋友,不少是非洲裔,且不少好朋友也是非洲裔,「他不會以膚色來看人,選擇朋友,」吳錦麗甚感欣慰。李遠哲也認為,公立學校才是融入真實美國社會生活的途徑。可以說,為了孩子的教育,夫妻兩人煞費苦心。


然而,在芝加哥生活近兩年,治安仍是不定時炸彈,讓吳錦麗備感壓力。

有一回,李以群和同學去書店,突然出現三個年紀較大的非洲裔少年,「我們又矮又瘦,同學的錢就被他們搶走了。」李以群說。還有個上午,李以群和同學們騎腳踏車到附近的公園,忽然有個大男孩要搶車,他們挺身就和對方扭打起來,對方後來見情勢不妙逃跑,但他們也掛了彩。

「媽媽,我們打贏了!我們打贏了!我保住我的腳踏車了!」李以群返家後驕傲地說。吳錦麗看到孩子受傷,雖心疼卻不能稱讚孩子;因為,她既無法鼓勵孩子為了保住腳踏車拿命來拚,也不能鼓勵孩子為求保命而把腳踏車交給對方,這樣的教育問題很兩難;類似的情況在芝加哥不時上演。

有一天,李遠哲赴美國東岸參加研討會,只有吳錦麗和三個孩子在家。

吳錦麗送兩個兒子上學之後,趁著小女兒還在搖籃裡酣睡,趕忙到附近的郵局繳費。飄雪的冰冷天氣,地上覆滿積雪,陽光照射白色的雪地,反射的白光照得她睜不開眼。

她走進熟悉的郵局大門,由於內外光線的對比太強,使她看進郵局的視線一片漆黑。才踏進室內就覺得不對勁,平時人聲鼎沸,此刻卻鴉雀無聲。好不容易適應室內光線,看見櫃檯後方的人都舉起雙手,地上也有人趴著,眾人都盯著她看。此時,有個男人大喊:「站著不許動!否則我要開槍了!」一個男人的斥喝聲嚇得她幾乎魂飛魄散。

遇到搶匪的吳錦麗腦海一片空白,隨後想起出差在外的李遠哲,心繫著可能甫睡醒哭著找媽媽的李以旋、正在學校上課的李以群與李以欣,此刻自己卻生死操之於人。

當搶匪得手現金轉身逃走,劫後餘生的吳錦麗已驚懼得四肢麻木。經歷這場生死交關,對於身處的生活環境,她有了更清晰的體認。事後,她對李遠哲說:「你把孩子交給我照顧,但是萬一孩子出事,我該怎麼對你負責呢?你要給我一個安全的環境。」

李遠哲跟吳錦麗商量:「芝大的助理教授不是終身職,是三年一聘;既然這裡這麼不安全,大家生活得這麼辛苦,等三年期滿前,我就換去其他學校教書。」 兩人取得共識,只是,這個計畫是否真能如願?

書籍介紹

《李遠哲傳(上/下)》,圓神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藍麗娟

文章來源:關鍵評論網

本書為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唯一授權、最翔實的人生傳記。作者透過對相關人士大量訪談,收集與梳理相關史料、報導,勾勒描繪出李遠哲八十年傳奇人生中曲折起伏的生命歷程,以及他立定志向、成為具人文關懷的偉大科學家的夢想之路。

作者耗費多年心力,以既熱情又冷靜俐落的報導文學筆觸。寫下一個時代下少年的奮鬥故事,生動刻畫出李遠哲一路成長,勇敢挑戰不可能、絕不妥協的堅毅身影。她引領讀者一窺李遠哲在每個得來不易的成就,以及對深愛的臺灣篳路藍縷的付出背後,那始終如一的理想與熱情。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李遠哲 社會
2017-01-15 新公民議會

Post navigation

期待國家領導人重視分配正義更重於創造財富 → ← [轉] 美國大選採取選舉人團制的真實原因:奴隸制度妥協下的政治制度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陳玉鈴罷免案帶給大罷免的啟示

南投縣議員陳玉鈴罷免案宣告失敗,這一場726大罷免前哨戰對於民團與藍白兩黨而言都有啟示意義,對民團方的好消息多於壞消息,落敗的藍白則是壞消息多於好消息。而這場選戰對支持罷免的民團方的最大啟示,莫過於選前催票率至少200%,若票數愈多則成功機率愈高。 在南投縣陳玉鈴選區,國民黨議員相加獲得19434票,陳玉鈴僅獲得5028票,最終投出來為同意12160票、不同意5867票,依照12160/19434,國民黨基本盤僅催出6成26,約等於8成再打8折,這可能是南投選區多山特性,導致動員鐵票群仍有所不易所致。 而這對於國民黨而言絕非好消息,這代表死忠投票部隊人數不如預期,考量城市交通便利,國民黨立委催票率有機會達8成。 以徐巧芯為例,她去年得到8萬9727票,假如催票率8成,則約7萬1781票。去年選舉人口為23萬4816票,25%門檻為5萬8704票,必須獲得31%門檻72792票才是擊敗徐巧芯的關鍵數字。 若根據罷免謝國樑的催票率189.5%,則罷免徐巧芯二階連署41201份,則預計三階有望獲得78075票,遠高於徐巧芯催票率8成門檻,徐巧芯催票率必須多達8成8才能反超,但這前提是松山信義區的選民的熱情程度如同去年的基隆市選民。 若依台北市同區立委的標準而言,比如李彥秀、王鴻薇等人連署書都不少,而罷團的催票率必須相等於基隆罷樑,才能確保勝率最大化。而在羅智強與賴士葆選區,民團必須確保催票率大於2,等於1人多帶1人投票,才能罷免成功。 若依照陳玉鈴罷免與謝國樑罷免案的經驗,可預估國民黨的催票率約8成,民團必須確保罷免熱度優於去年罷樑,才能穩操勝券。 以料敵從寬為原則,催票率8成應是對國民黨最友善的數字,實際上可能有低於8成的可能性,謝國樑當年挾市政府資源,也只能獲得8成9催票率,這還是他發市民Gogoro所換來的機會,即使是普發一萬,也沒Gogoro頂尖。客觀而言,國民黨立委實力很難再超過謝國樑,若國民黨726催票率能接近謝國樑,將是了不起的成就。 總體而言,國民黨的反罷票數絕對低於去年立委當選票數,同意罷免方則是從0開始,若二階催票率達200%以上,甚至有機會高於去年藍委當選票數。 但陳玉鈴罷免案對部分罷團不見得是好事,這代表鄉村結構動員不易,比如桃園二、台東、花蓮、雲林一等選區,可能面臨交通與地理位置不便,導致催票率可能不如罷樑案的189.5%,即使對手反對同意票不多,仍可能有失敗的機會。 因此選前的催票將是致勝關鍵,若罷團能維持甚至優於與去年罷樑同等的熱度,即使國民黨催票率多達8成仍佔優勢,該如何確保支持者的熱情,將是各罷團的最重要功課。 作者/粥董

現代砲兵的用兵之道

砲兵在各國陸軍扮演著支援步兵、戰車部隊前進的重要力量,也是擔任打擊敵軍的重要力量,隨著科技進步,火砲的基本要求邁向自動化、遠程打擊、快速部署等方向研製,在實戰中火砲與火箭彈相互搭配應用,我國陸軍雖然在人數上居三軍之首,但裝備更新的速度卻是三軍之末;俄烏戰爭改變各國的火砲用兵之道,遠程火箭彈的威力已被各國所看見,於是我國在擁有自製的雷霆兩千多管火箭之時,仍向美方採購29套海馬斯火箭彈系統,火箭彈固然能增強「源頭打擊能力」,但對於射程短的目標仍得仰賴傳統火砲系統。 陸軍當前砲兵實力概況 根據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所提供的數據來論,海馬斯系統能攜帶六枚口徑227mm火箭彈的射程約70公里,以及一枚射程300公里的戰術飛彈;國造的雷霆兩千最大射程約45公里,最小射程約15公里;向美採購的M109A5自走砲,在未使用增程彈的狀態下最大射程約22.5公里,較為老舊的自走砲系統,包括老舊的M110A2、M109A1/2,最大射程皆不超過30公里;其餘大量的加農砲、榴彈砲等,服役時間皆超過半世紀,需要大量人力操作,且機動性能差,完全不符合現代砲兵的用兵之道,因此未來升級、採購相關火砲,成為砲兵下一波的建軍重點。 未來可能的建軍、採購選項 國際上不乏先進的火砲系統,包括法製的凱薩自走砲、德國的PZH-2000自走砲、南韓K9自走砲、捷克DITA自走砲以及美製的M109A7自走砲。客觀而言,上述國家的自走砲車輛皆為全球最為頂尖的火砲系統,也是各國爭相採購的裝備,2023年國際上傳出台灣可能向捷克採購自走砲,雖未獲得我軍方證實,但已顯示軍方對於先進自走砲的採購需求。 7/5據國內媒體報導,陸軍可能向美方採購168輛M109A7自走砲與M992A3野戰砲彈補給車,金額約900餘億元台幣。從Army Technology的資料顯示,該款自走砲最大射程約30公里,若配合「神劍」導引砲彈能衍生至40公里。 未來若引進新式自走砲,傳統的火砲人力自然移轉至操作自走砲系統,在陸軍野戰砲兵人力不易維持、招募的狀態下自然利於軍方未來建軍,而引進一種新式裝備,國軍在戰術訓練、應用上自然也會獲得提升。 結論 從俄烏戰場顯示,火砲的自動化程度、射程、機動性能已是檢驗自走砲性能是否優良的關鍵指標,伴隨著陸軍火砲系統日漸老舊,在自製不易的狀態下,外購新款火砲恐勢在必行,以台灣的特殊國際處境,未來向美採購新款M109A7     自走砲的機率將大為增加。 作者:宋磊

台灣人的「民格」是一萬元就可以收買的嗎 ?

戔戔一萬元,就可以收攬民心,為非作歹:可以摧毀行政權和立法權的分際、平衡,可以令控制立法權的邪惡集團,毫無牽制,民粹當頭,無所不用其極。 除了極權國家,有任何民主國家,立法權要立甚麼法,就有甚麼法;要甚麼預算,就有甚麼預算。行政權只能唯唯諾諾,一呼百應。 立法權不只可以審察預算,更可以創造預算,無所不能:原來人民是可以收買的,那麼為甚麼不能這樣做而壯大自己,可以令異己者膽顫心驚,棄甲曳兵,你們知道了嗎?立法院才是真正的太上政府。 這就是薄涼憤世犬儒之徒所樂為,陰險冷漠的算計,卻慈眉善目,滿心歡喜的宣揚:我們是為你們人民利益著想,居心叵測掩蓋襲奪非法憲政權力的陰謀企圖。以簡單易見的利益,敗壞無知、輕信的善良百姓之「民格」:利用其不知國家體制有「大小之分」、「輕重之別」,藉此謀取非法的政治權力,動搖憲政綱紀,明知而故犯,更可標顯此輩內心真正邪悪的本質。 權力平衡、憲政的約制被毀。「立法專制」或甚至「立法極權」,憲政權力平衡機制被毀的後患:小如街頭羣眾的「造反有理」,打家劫舍;其大可以如法國大革命時「革命議會」,主管「安全」的革命委員會,在清理議會外的「反革命力量」後,轉向議會內,可以隨時把議會頭頭,例如;權力聲望,類如今日「黃國昌」者,只要陰謀者得到足夠「票數」,可以晴天霹靂,議會當場當下,就可送其上斷頭台。 人人因而自危,爾虞我詐,隨時準備陰謀險招,先下手為強,惟恐措手不及,為看不見的敵人所乘 !某個大國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不是有同樣的陰謀充斥的暗黑恐怖時代 ! 血污的萬元不只暗藏病毒,更可能是不自覺的,把國家出售給邪𩆜的「賣身契」。台灣人民的「民格」一被敗壞,甚麼樣的人民就會有甚麼様的國家 ,必然成真!你我若擔心台灣會如此淪落,新進的民團更要起來接力,要在「大罷免大成功」的號召下,肝膽相照,努力向前 !給邪悪集團,當頭棒喝 ! 或許「萬元黨」根本不會在意!他們背後的巨靈不是說過「留島不留人」嗎 ?十四億人來決定和改造二千三百萬人該想甚麼,如何做個溫順,逆來順受的「公民」,不會太困難吧? 「命運」可以用一萬元來換取,真是太便宜的好交易!有人還會興高采烈的在數鈔票!藍營的武術大亨、禁軍總教頭的陳某人,你說是嗎 ? 你的同路人:「愛國的」藝人、名嘴、直播主、蛋頭學者、自行標榜的「百分之一」精英、以及小草軍們,一有事變,一定「義無反顧」,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陳教頭相信嗎?—— 你相信台灣人民的「民格」會淪落到如此亷價?只要一萬元 !果真如此,收買只需要二千三百萬元台幣,太多「愛國的」台商都出得起,誰需要你以及你的同志們,風塵僕僕,兩岸穿梭,「愛國」不落人後的努力 ! 作者:顧憲同

從大罷免看藍白政治雙標:想扁時代那些亂事兒….

當某些人評論一個人或一件事,所採取的審查標準,如因人因行而異其標準,網路上往往形容成「雙標仔」,該詞是略帶貶意。縱容這種浮動的評價標準,容易使既定的社會價值混亂,無論我們怎麼做都會引來無由的批評。最近,藍白為反大罷免幾乎走向一體化關係,將執政黨相關人事物無不放大檢驗,他們反擊的口實缺常被自己跨時空打臉。    當瘋狂的柯粉揚言刺殺檢察官時,似乎忘記當年國親連線如何霸凌一樣是朝小野大的扁政府。阿扁執政中後期是藍綠惡鬥最混亂之際,後來被柯文哲用來行銷,成為打倒藍綠高牆的藉口。當年國民黨主席連戰對阿扁的政治攻擊絕對超過如今。例如,阿扁槍擊事件後,除了抹黑造假外,甚至煽動群眾暴動,更有人揚言將對總統不利,竟曰總統「人人得而誅之」。其次,更鼓勵軍警政變來推翻扁政府,試問這種言論是否觸法想必人民心中自有答案。至2007年,因扁家弊案曾出不窮,使國親等在野黨更有底氣,一方面在國會無理由杯葛議事;一方面與紅衫軍分進合擊,在首都從遊行轉成擾亂社會秩序的群眾暴力,昔日的紅衫軍作為國民黨馬前卒關係,是否與今日鼓吹柯暴動有歷史重現的感覺?     以上到了馬政府時代,國會、地方掌握優勢,當然事事任我行,尤其在施政不力及兩岸問題上,終於爆發太陽花學運。學運期間,政府在追殺民團及學生上,無論司法上大起訴或出動鎮暴警察皆不顧手段比例,釀成隔年選舉大敗,間接造成柯文哲崛起。眼前,無論是藍白人士皆有官司纏身,大多是歸於自己不守法緣故,除了柯文哲案外,幽靈連署明顯自掘墳墓,卻怪執政黨追殺,莫非當時執政時期也是一樣邏輯追殺在野黨,否則怎有宛如膝跳反應的聯想?莫忘,當年小草之神正是收割太陽花果實而來,眼下與當年迫害者結盟,令人不勝唏噓。    藍白的政治雙標體現在方方面面,自己永遠潔白如聖人,如果被抓到瑕疵,第一招說對方跟自己一樣,第二招說自己被司法迫害,第三招即是最惡劣的,用國會法案教訓執政黨特定人物,只要在手段上達到抹黑,反正在信徒眼中會解釋成「正義式的報復」,所以朝野對立無止無休。      隨著726進入倒數,任何光怪陸離的事情接踵而至,尤其塑造在野黨遭執政黨不遺餘力;更甚者,某「網紅化」的政客透過直播,企圖鼓吹更多年輕人投票,各黨走到現在顯然進入緊張動員,不顧立院烏龍提案,一味給賴政府難堪作為原則。當然,一切都是衝流量,演戲給選民欣賞,只有有反綠反賴群眾在,就有他們狂舞的舞台。故,與其期待政客收斂,不如思考如何影響民眾,不能互相仇視立場不同者,國家陷入內亂得利者永遠是外敵或利用仇恨上位者,如同那位被稱作「呂布」的梟雄,不知是貶意還是褒獎,想必民眾心中自有衡量的尺度。然其所以成為政壇不死鳥,正因觀眾懷有對不同立場群眾有恨意,他才有頻繁跳槽的本錢,對他而言換黨只是換顏色,終究煽動人民對政府仇恨自己方有上位機會。  作者 / 劍藏鋒

Recent Posts

陳玉鈴罷免案帶給大罷免的啟示

陳玉鈴罷免案帶給大罷免的啟示

南投縣議員陳玉鈴罷免案宣告失敗,這一場726大罷免前哨戰對於民團與藍白兩黨而言都有啟示意義,對民團方的好消息多於壞消息,落敗的藍白則是壞消息多於好消息。而這場選戰對支持罷免的民團方的最大啟示,莫過於選前催票率至少200%,若票數愈多則成功機率愈高。 [...]

More Info
現代砲兵的用兵之道

現代砲兵的用兵之道

[...]

More Info
從大罷免看藍白政治雙標:想扁時代那些亂事兒….

從大罷免看藍白政治雙標:想扁時代那些亂事兒….

當某些人評論一個人或一件事,所採取的審查標準,如因人因行而異其標準,網路上往往形容成「雙標仔」,該詞是略帶貶意。縱容這種浮動的評價標準,容易使既定的社會價值混亂,無論我們怎麼做都會引來無由的批評。最近,藍白為反大罷免幾乎走向一體化關係,將執政黨相關人事物無不放大檢驗,他們反擊的口實缺常被自己跨時空打臉。    [...]

More Info
台灣人的「民格」是一萬元就可以收買的嗎 ?

台灣人的「民格」是一萬元就可以收買的嗎 ?

戔戔一萬元,就可以收攬民心,為非作歹:可以摧毀行政權和立法權的分際、平衡,可以令控制立法權的邪惡集團,毫無牽制,民粹當頭,無所不用其極。 除了極權國家,有任何民主國家,立法權要立甚麼法,就有甚麼法;要甚麼預算,就有甚麼預算。行政權只能唯唯諾諾,一呼百應。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