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要避免疾言厲色,數說國民黨的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問題不在於習主席是否仍然對國民黨維持一貫的善意,

很多年了,人們就在問:賊立久了會變成漢,
國民黨當然有辦法,今日流行的新戲碼是:雖然「漢」只有一個,
新的大問題出現了:台灣沒有人要頂「皇民一族」,也沒有人要看「
這是台灣的新形勢。國民黨想投降,習主席要想辦法復興國民黨,
國民黨未必復興得了!
經歷國際政治大風大浪的習主席,很快就會了解到這一事實。
掌控台灣新世代的想法,如何連結和影響他們,
首先他要避免疾言厲色,數說國民黨的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問題不在於習主席是否仍然對國民黨維持一貫的善意,
很多年了,人們就在問:賊立久了會變成漢,
國民黨當然有辦法,今日流行的新戲碼是:雖然「漢」只有一個,
新的大問題出現了:台灣沒有人要頂「皇民一族」,也沒有人要看「
這是台灣的新形勢。國民黨想投降,習主席要想辦法復興國民黨,
國民黨未必復興得了!
經歷國際政治大風大浪的習主席,很快就會了解到這一事實。
掌控台灣新世代的想法,如何連結和影響他們,
近日,全球眾所矚目的川普關稅2.0的課徵名單,在數日前美國解放日當日為川普公佈,台灣羅列前端課徵國,預估將被課徵32%關稅,此可謂不輕的額度。此消息發布不久,全球股市皆呈現大跌反應。國人聞訊後,多半呈現恐慌或憤怒狀態,連總統及行政院長皆出聲來穩定民心。 本以為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可換得關稅豁免或降低,顯然國人預期心理比不上美國優先主義。毫不意外,台灣近五年經濟成長來自對美貿易逆差,川普畢竟作為「美國人的總統」必然以美國利益最大化考量。然而,從貿易角度及1929全球大蕭條經驗來看,川普報復性關稅將使全球貿易陷入全球皆輸局面。無意外地,短期美國物價將會上升、貿易壁壘增加,雖然使美國財政暫時舒緩卻是飲鴆止渴。 此次關稅名單,加拿大及墨西哥不如預期被課與高額度,似有意維持北美貿易區獨立,如同回到上世紀一般,至少現階段呈現「經濟版的美國孤立」。面對歷史教訓,川普及其幕僚團隊不可能毫無認知,應了解貿易戰帶來的苦果。然在反全球化、右翼民粹興起時代,貿易顯然與國家安全及民族主義混同,必不能以純粹理性看待川普主義,故筆者對於川普「不對等關稅」政策有以下看法。 首先,美對台「特殊」關稅額度計算公式必包含近年來的貿易赤字,惟半導體及醫藥類被豁免,適用較低稅率,其他如農產品及電器、電纜業的衝擊將是政府首要面對。再來,是東亞三國的中日韓皆被課重稅,甚至東南亞皆難以倖免。以上國家不是對美貿易大量獲利就是新興製造大國,目的不外乎用簡單粗暴方式迫使製造業回美洲或增加貿易談判,必然引來該國家們的報復。 然,川普最可能的考量,是將全球勢力重新劃分,依照與美國利益、地位親疏遠近作標準,顯見在關稅額度以亞洲最重、歐洲次之、北美最輕。畢竟美國面臨財政嚴重赤字,急需降低政府支出,必然不能延續全球主義及扮演世界警察角色。如此,是否重演二戰悲劇猶在未定之數。二戰前,新興經濟強國如德國、日本受經濟蕭條影響皆走上對外擴張,投射當前局勢,中國以傲人經濟成長作為統治正當性,縱使近年科技及軍事走強,一旦無對應市場來傾銷商品、維持經濟發展,僅依靠其境內低迷內需,是否走向極端之路,台灣必然首當其衝。 唯一值得關注的是,川普關稅名單將台灣視作國家、又對半導體類豁免是一談判上的轉圜餘地。在全球化難以完全割捨下,川普可能採取「有限孤立政策」,修正數十年來美國分散全球的政、軍、貿易投入。此外,將台灣列為國家別,並非疏失而是凸顯台美經濟緊密與對中交涉的「無成本籌碼」,為今年中可能登場的川習會預留伏筆。換言之,美國難以完全抽身東亞,東亞作為21世紀全球經濟前進的火車頭,美國不能輕放該地利益,採取弱化東亞國家來彌補美國經濟全球化所失。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摻雜國族主義的潮流已成不可逆局勢,國人不能一味責難美國、台積電或執政當局,政府應作緊急措施來扶助受衝擊的企業,以及加強對半導體及醫療生技相關產業技術提升等。正如蔡總統近日引「李登輝精神」來呼籲國人應在此關鍵時刻共赴變局方是。 作者 /劍藏鋒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推行關稅政策,將對全球徵收10%的基準關稅,並且針對特定國家加徵20%至46%不等的關稅,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成為川普關稅政策針對的對象,台灣也難以倖免,被課徵對等關稅32%。 消息一出引起台灣在內的國際震盪,總統賴清德和行政院長卓榮泰相繼表示已經著手因應此一變局,而各方專家在討論川普的關稅政策對經濟影響的同時,也爭議著台灣該用什麼樣的籌碼跟談判條件爭取和川普政府斡旋。 不過,相關討論似乎多著重在如何運用台積電在內科技產業和川普政府談判,卻似乎忽略了一個有效的籌碼,那就是軍購。 事實上,川普政府將軍購視為抵銷台美貿易逆差方式的不乏其人,比如說: ―曾在第一次川普政府擔任貿易顧問、現在出任第二次川普政府貿易與製造業高級顧問的納瓦羅(Peter Navarro),曾在《金融時報》為文指出,台灣應該向美國大量採購武器,不僅向美國展現自我防衛決心,也是最快抵銷台美貿易逆差的方式。 ―前美國國安顧問歐布萊恩也曾在去年12月表示,期待未來會看到台灣大規模採購美國武器系統來平衡台美貿易逆差的美方貿易赤字。 前述美方人士的看法都可以視為川普政府的期望,儘管今年二月《路透社》報導台灣正考慮向美國提出採購70億到100億美元左右的軍武清單,甚至直接講明「凡能實現軍隊建軍目標的武器裝備均被列為招標對象。」,但是細究其內容多集中在不對稱戰力的部份,其實在軍隊,特別是陸軍方面,還有不少可以作為向美國提出軍武採購的空間,像是這幾個方面: 一、今日陸軍仍然保有數百門未經性能提升的105公厘和155公厘拖曳榴炮,過往軍武圈曾有不少建言主張引進美國的「鷹眼」(Hawkeye) 105公厘自走炮和「布魯特斯」(Brutus) 155公厘機動榴炮系統,倘若引進美方系統,不僅降低單位人力負擔與強化機動性,更可以作為未來對美軍購清單的政策選項。 二、陸軍目前有四百六十輛M60A3戰車和近千輛CM-21裝甲車,這些裝甲車輛大多沒有經過大幅性能提升,而美國廠商已經有許多成熟的性能提升方案,國防部可以向美國廠商洽商引進大幅升級、改良這些裝甲車輛的方案,列入未來對美軍購清單。 三、國造輕兵器如狙擊槍、「紅隼」火箭彈始終為軍隊內外所批評,跟國外同類產品相比,閉門造車的設計、質材等問題就非常明顯,國防部和陸軍主事者應該思考即早停止自製這些國造劣質兵器,向美方大量採購更成熟而耐用的同級產品代替。 四、目前軍方使用的國造夜視鏡,都是與目前國際同類產品脫節已久的裝備,而且數量都不足,反映出軍方和中科院在研發相關裝備的落後和閉門造車,國防部可以向美國提出採購大量符合目前國際水準規格的夜視鏡,並爭取在台灣授權製造相關裝備。 五、2018年陸軍原本規畫向美國採購344輛「聯合輕型戰術輪車」(JLTV),不料國防部認為單價過高,於2019年決定改由軍備局209廠自製「偵搜戰術輪車」。 但是最後證明,國造「偵搜戰術輪車」不僅價格比「聯合輕型戰術輪車」更貴,性能更是比不上,國防部跟陸軍主事者應該趁即時止損,重新大量引進美製「聯合輕型戰術輪車」全面取代國造偵搜戰術輪車。 前述項目如果作為未來對美軍購清單,至少可以帶來二十到三十億美元的效益,這還不包括其他層面、軍種的軍購需求,這些軍購金額不僅可以作為未來和美方談判重新調整對台關稅政策的籌碼,更可以改善長年苦於裝甲、炮兵裝備老舊的陸軍,讓更多基層官兵可以操作更輕便耐用的輕兵器、夜視裝備,對於士氣和戰力都有大幅提振的效益。 期待主政者和國防部主事者能夠儘快盤點目前包括陸軍在內各軍種所急需之裝備,將其列入未來對美軍購清單,善用軍購的籌碼為台灣爭取更多的斡旋空間的同時,也提升軍隊的進步,向美國展現自我防衛決心,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 作者:局外人
「醫療崩壞」新聞近日在台灣各界廣傳,大量的急重症病患僅由少許醫護人員照顧,不僅醫護過勞、醫療品質也有疑慮,若要解決「醫療崩壞」問題,減少入院人數是治本之道,然而第一線的長照制度卻面臨分流亂象,若不改革錯誤的制度,恐讓長照體系無以為繼,醫療負擔恐更嚴重。 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為了照顧450萬名以上老年人口,政府設置1966長照服務專線,推動長照分級制度,設立日照中心與C級巷弄長照站,試圖建立完善的體系;在分流體系中,2至4級、情況輕微、亞健康的長者適合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或C級巷弄長照站,據點能規劃一系列適合亞健康長輩的健康促進課程,讓他們在社區活動中不僅保有尊嚴、又能延緩老年退化速度,而日照中心負責收容4至8級長者,更適合服務中度以上、重度、失能、失智等需要照護的族群。 然而,現行分流機制失衡,許多本該進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C級巷弄長照站的長 者,卻反倒被日照中心收容,導致日照中心人滿為患,各種程度的個案共處一室,不僅輕度長者無法接受有效的延緩退化服務,甚至連累真正需要日照服務的長者,導致加重照顧人員負擔,照護福祉受嚴重影響。 當民眾有長照需要時,常會撥打1966長照專線尋求協助,理論上專線應該依長者狀況推薦合適的照護機構,然而部分長照專員疑似為了績效,將所有申請者一律導向日照中心,如此一刀切的做法,不僅忽視長者的幸福,更加重國家財務負擔。 根據現行補助制度,長者使用日照中心僅需支付16%的費用,其餘84%費用由納稅人買單,每增加一位長者進入日照中心,等於全國多負擔一個人的照顧費用,所以一味將被照顧者分流進日照中心,簡直毫無財務永續觀念。諷刺的是,長照專員為了說服民眾選擇日照中心,最常見的說法是「有補助可以領」,令人納悶這些體制內的人是真心為老人權益、國家財政著想嗎? 雖然日照中心收容長者僅需支付16%費用,但部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C級巷弄長照站照顧長者的費用,仍比日照中心部分負擔費用輕,相比不只實惠,被照顧者持續在社區上課,不僅不會成為家庭的負擔,延緩老化也能為國家省下一系列可觀費用,長者也能獲得更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隨著老齡人口愈來愈多,長照體系更應謹慎規劃,然而目前分流體系不落實,反而產生更多盲點,比如現日照中心收容2至8級的長者,若以商業利益考量,被照顧者情況愈嚴重反而愈有利,試問輕度健康中心長者在日照中心能達到延緩效果嗎?加上原本照顧品質不佳、照顧人員疲憊等問題,只怕未來提早成為「臥床病患」,甚至有部分業者成立安養院,發展成「一條龍服務」,讓長者後半生被機構「綁架」,等於從一個老人身上扒多層皮,不僅長者可憐、家屬負擔沉重,國家也浪費更多無謂的開支。 相對而言,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C級巷弄長照站為了延長被照顧者待在社區的時間,勢必努力延緩退化速度,給予盡心盡力的照顧,長者也得到更有尊嚴的服務。因此讓不分程度的個案一律進入日照中心,短期相當不健康,長期對國家有害。 面對高齡化挑戰,建議政府應徹底落實長照分流體系,依據長者情況分流至適合的場所,讓情況輕微、亞健康的長者在社區內獲得良好照護,接受延緩退化課程;需要被照顧者進入日照中心,才能真正保障長者福祉。解決「醫療崩壞」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延緩長輩的退化速度、延後長者的退化時間,才能確保財政永續,延續大家珍視的長照制度。 作者 / Oscar
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與退役將領丘衛邦、余宗基等人疾聲呼籲,守護家園、保衛台灣,堅持民主、堅決反共,將立法院的親中舔共立委罷免出去。這些甘為中共利益奔走的立委,如同特洛伊木馬,暗中侵蝕台灣民主根基。大規模罷免行動不僅是撥亂反正的必要之舉,更是與中共統戰勢力劃清界線的決定性一步。 前國教院副院長曾世杰教授以《給我的學生》為題,疾呼「反共,必先反藍」,希望學生們能支持二階段罷免連署。曾教授從「反共,不反藍」到「反共,必先反藍」,這個轉變不也是許多站出來支持罷藍的國民黨傳統支持者的共同心聲,更是一個認清現實的覺醒。國民黨系統性地由藍轉紅,從偷雞摸狗到毫不遮掩,過去一年在立法院的種種作為,無不自斬台灣人自我防衛之手腳。一旦罷藍失敗,台灣還能承受藍白兩黨立委繼續延續這一兩年來的恣意妄為嗎? 因為如此,筆者認為,反共護台必反藍!「反共」已成為跨越藍綠的台灣共識!誠如賴清德總統所言,不支持台灣價值的民進黨就不是真的民進黨,不反共的國民黨就不是真的國民黨。也才有許多堅定捍衛中華民國的國民黨傳統支持者響應大罷免潮,疾呼罷免親中舔共立委。 近日,中國對台發動軍演,國台辦囂張嗆聲懲獨,中國海警艦隊環島巡查,甚至演練緝拿「試圖外逃的台獨分裂分子」。這不僅是對台灣主權的公然挑釁,更是對台灣人民自由的粗暴踐踏。 面對如此險峻的局勢,國民黨的反應始終令人不齒。桃園市長張善政發文先佯裝「譴責中共軍演」,接著各打五十大板說著,「兩岸無論是哪一方,任何挑起對抗的意圖與動作,都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筆者試問,哪一方挑起對抗的意圖與動作,張善政難道看不出中國才是挑起對抗的始作俑者嗎? 國民黨的聲明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只有一句「呼籲對岸放下武力」,其他都在指責民進黨政府的不是。他們聲稱奉行「2D戰略」,即「國防」(Defense)與「對話」(Dialogue)並進,然而,口口聲聲說要「國防」,行動上卻是大刪國防預算,這豈不是自相矛盾?難道國民黨真以為屈膝跪地求和就能阻擋共產黨的野心嗎?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台灣要在險峻國際情勢中永續發展,必須團結一致,堅決反共。而欲反共,就必須先反藍。我們要以罷免行動清除親中媚共的立委,迫使國民黨痛徹反省,用選票向所有政治人物宣告,出賣台灣主權,必遭人民唾棄! 作者:秦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