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些恐怕連生理需求都未能滿足的群眾,要求他們以經濟以外之訴求為優先,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無疑毫無同理心,根本無法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
作者 / 子月
近日泛綠陣營打算修憲,將投票年齡下修,改為十八歲,除了馬總統曾下令要在臨時會阻擋該法案外,前總統發言人李佳霏於六月十二日亦在臉書發布一張文宣,指稱綠營此舉是「黑白亂」,並舉出國民黨從2004年至今的民調都顯示反對投票年齡下修者居多,最後更說現在的目標應該先拚經濟。
想當然耳,這篇動態的下場便是引來砲火連連,許多民眾紛紛在底下留言嘲諷批評,也許這篇文宣有機會成為李佳霏繼傳紙條叫醒馬總統之後的代表作。
經濟政策乃由行政院負責,要求在野黨應該先拚經濟,請問是準備要讓馬總統下台,好讓民進黨來拚經濟嗎?這麼重視民意,怎麼反服貿、反核四的時候不從善如流?覺得民調如此重要,為何馬總統仍未下台呢?由此可見總統府發言人的水準不過爾爾。更不消說現今台灣最無資格談論拚經濟的便是國民黨,至今仍在呼「拚經濟」的口號,可見國民黨可謂黔驢技窮。
老實說,特地撰文批評這篇文宣簡直可謂浪費生命,儘管筆者很喜歡吐槽別人,但像這種吐槽點多到滿出來,使人不知該從何吐槽起的文宣,會讓人感到相當困擾。不過此文宣也確實透露國民黨一直以來的招數,便是以「拚經濟」為口號來獲得民眾支持。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國民黨及其支持群眾的思維邏輯。
無可否認,台灣確實有部分群眾很吃這一套,認為經濟至上,先能夠填飽肚子最為重要,無怪乎郭台銘會說出「民主不能當飯吃」的經典名言。國民黨一直以來的招數,便是將「拚經濟」這個訴求與自己綁在一起,於是反國民黨便等於反拚經濟。
以郭台銘發言為例,雖然台獨機關槍李柏璋回擊「民主不能當飯吃,但是可以讓我們有尊嚴的吃飯。」這段回擊確實可謂一針見血,但僅能獲得原本就反對國民黨的群眾支持。認定經濟至上的民眾仍會覺得「支持國民黨」=「拚經濟」,為了拚經濟只好繼續支持國民黨。
這些認定經濟至上的民眾,或許有些屬郭台銘、蔡衍明這些無祖國商人之流,但恐怕更多都是市井小民,甚至是弱勢族群。對於此一族群,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皆如鏡中花、水中月。對這些恐怕連生理需求都未能滿足的群眾,要求他們以經濟以外之訴求為優先,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無疑毫無同理心,根本無法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
服貿之所以受到多數群眾反彈,部分原因便是有群眾認為通過服貿會影響生計,假若政府讓民眾相信服貿通過後經濟將獲得改善,讓他們生活富裕,恐怕太陽花運動不見得能成功,甚至有不少民眾樂於被大陸統一。
作家Simon Sinek曾提出黃金圈法則,他說消費者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此商品背後的核心理念。一昧地講這個商品多好,消費者未必需要,必須提出核心理念,告訴消費者為何需要這個商品,才能獲得忠實支持的消費者,創造品牌價值。
因此,批評國民黨「拚經濟」之論述,針對論述中的謬誤攻擊,恐怕不見得能獲得成效,原本支持國民黨的群眾只會認為在否定「拚經濟」之價值理念,因此無論論述再好也充耳不聞。以李柏璋的回應為例,這樣的論述無疑無關他們的核心價值,甚至對他們而言是風涼話。要反擊郭台銘,最好的方式乃是說明民主不只能當飯吃,而且吃得好,每個人都吃得到。
同樣,對於國民黨以拚經濟為口號,將「支持國民黨」=「拚經濟」這種招數,應當借力使力。既然群眾之所以支持國民黨,是因他們「拚經濟」的核心價值,而非國民黨的所作所為,如此應該針對這個價值觀著手。同樣認同「拚經濟」這個價值觀,一同呼「拚經濟」之口號,並將「支持國民黨」=「拚經濟」這樣的邏輯推翻,抨擊國民黨根本無法「拚經濟」,他們拚的是國民黨自己的經濟,是權貴的經濟,而不是全民百姓的經濟。
在群眾心中,「拚經濟」之代言權已由國民黨獲得,要將代言權搶過來無法一蹴可幾,必須先鬆動其代言權之合理性,使其部分忠實群眾流失。另外必須另闢戰場,以不違背『拚經濟』價值觀的方式去推銷「公平正義」或「自由民主」之價值觀。民進黨自黨外時期的核心價值便是「自由民主」及「公平正義」,但受陳水扁弊案傳聞影響,導致支持群眾流失,因此國民黨2008年的競選廣告便主打「正直與善良回來了」,吸取民進黨所流失的支持群眾,並推出拚經濟之口號,以此作為核心價值來獲得群眾支持。
由此可見對付國民黨,除了崩解其核心價值外,更要推出另一核心價值,與其對壘。甚至可將「自由民主」、「公平正義」兩者與「拚經濟」綁在一起,提出「分配不均、貪汙腐敗的國家,其經濟將會停滯不前,甚至衰敗。」之論述,不只否定國民黨「拚經濟」之合理性,並藉由國民黨貪汙腐敗之形象,締造「拚經濟」=「不能支持國民黨」之觀念,使這個形象在群眾心中根深蒂固,以此鬆動國民黨的鐵票。
既然國民黨一直以來善用呼口號的行銷策略蠱惑群眾,那便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讓我們同樣來呼口號以破解他們的招數。
「國民黨不倒,經濟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