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間某文創園區以「台灣英雄」為名,

造神、領袖、先知、英雄,甚至是救世主等等,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現代民主理念出發,
另一方面,對於第二個問題,我們只要問道,
從溫家寶銅像引發的爭議中,我們重新檢視了「尋找英雄人物」
近日,民間某文創園區以「台灣英雄」為名,
造神、領袖、先知、英雄,甚至是救世主等等,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現代民主理念出發,
另一方面,對於第二個問題,我們只要問道,
從溫家寶銅像引發的爭議中,我們重新檢視了「尋找英雄人物」
今年是二戰結束80周年,也是韓國和臺灣脫離日據的80周年。 回顧這八十年,韓國和臺灣的各方面發展都可以互相對照,尤其在政治上經常亦步亦趨到令人感到吃驚。 譬如,在兩國都在政治威權體制之下的時候,1979年12月10日臺灣發生美麗島事件,兩天後韓國發生雙十二事件,也就是《首爾之春》電影講的事情。 第二年1980年臺灣發生林義雄家的血案,同年韓國爆發光州事件。 後來兩國民主化的同步也是同時發生。 1987年6月底,韓國有了盧泰愚的民主化宣言,揭開了民主化進程。半個月後,臺灣蔣經國宣布解嚴,也開始了民主化篇章。 這麼看,時間過去近四十年之後,去年12月韓國發生尹錫悅總統宣布戒嚴,理由之一是對付「赤化」並掣肘的國會,今年臺灣又發生因為「反共」而對國民黨立法委員的大罷免,這兩者也有可以對照之處。 只不過,雖然可以對照,但內容和意義大不相同。 我怕自己的觀察不準,特別問了長期駐韓的記者楊虔豪,尹錫悅所謂的在野黨的「赤化」情況如何。 楊虔豪說控制國會多數的民主黨雖然親中,也主張要和北韓談判,有時是會令人覺得匪夷所思或太過天真,但絕沒有到無條件公開抱他們大腿的地步。以許多國民黨立委附和中共的程度來說,在韓國那是會被調查是否有「叛國」的可能。韓國至今仍存在《國家保安法》,對讚頌北韓體制的相關言論,都非常警戒,2014年更出現一個名為「統合進步黨」的小黨因為有謀劃破壞國內設施及與北韓合作的想法,而遭憲法法院判決強制解散。 所謂國會的掣肘,去年韓國國會刪減政府的預算,連百分之一都不到,只有千分之六;這和臺灣的藍白立委把政府各個部門預算劇幅刪減的比例完全沒法相提並論。 所謂刪減預算的態度和方法,楊虔豪說差距更大。他表示,南韓在野陣營在國會問政更為認真,就連刪減預算的理由,都由黨團總召詳細對外說明,目的能為人所了解,不會有議員或黨團,最後連自己刪除什麼預算,都搞不清楚的情況發生。 2.從韓國的例子來對照,就知道今天國民黨立法委員親共、附共的情形有多嚴重了。 其中除了不能排除有些人是因為利益被收買的情形外,還有一個深層原因是1991年臺灣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時候,沒有足夠相配套法令所產生的後遺症。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廢止,固然標誌了臺灣民主化過程的里程碑,但也因為當中華民國政府不再「剿匪」,並且把對岸不再視為「匪區」而是「大陸地區」之後,許多原先扛著「反共」大旗的人就產生了認知上的錯亂。 他們因為自己放下了「剿匪」的武器,就一廂情願地以為兩岸從此終結了敵對狀態,也當真接受了中共提出的「一笑泯恩仇」說法,開始相信對方說的「兩岸一家親」。 但他們忘了:對中共來說,中華民國是從1949年之後就被他們消滅了的存在,就算中華民國政府不再把他們當「匪」來剿滅,他們可從不會忘記要把流亡到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繼續當「窮寇」來追殺。只不過隨時間的流逝,中共早期的追殺是用砲彈,等他們經濟實力壯大後,就加用了銀彈。 馬英九前總統最自豪在他任內兩岸沒有兵凶戰危,但他沒提的是:當時中共瞄準臺灣的飛彈可從沒撤過,並且他任內也是中共對臺灣銀彈戰爭打得最凶的時候,最高潮就是在2013年誘使馬英九自己甘願簽下服貿協議,等同把把臺灣送給中共。 國民黨裡連當過中華民國總統的人都認知錯亂到這種程度,其他立法委員就可想而知。 他們不是完全無視於民進黨政府上台後,中共政權一再升高臺海危機,持續不斷的軍機、軍艦繞境和挑釁,就是假立法權之濫用擴大,企圖癱瘓政府的運作,並不斷想趁各種機會削弱國防力量、洩露國防機密。 最近賴清德總統終於指出對岸是「境外敵對勢力」,其實是從隨著《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中共不再是「共匪」之後,中華民國的執政者第一次有人設法界定不斷派軍艦、軍機來威脅臺灣的中共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這是三十四年來的第一次亡羊補牢之計,但是馬英九、國民黨許多立法委員及支持者,卻回頭指責這是在把中共妖魔化,這是在升高螺旋危機。 他們完全忘記,如果把他們帶來臺灣的國民黨前總裁蔣中正所實施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還在,他們在說的話、做的事,都是在「資匪」、「通匪」、「為匪宣傳」。 3.這樣看,也就知道今天為什麼要對國民黨立法委員發動大罷免,以及其意義了。 對照韓國,韓國在野黨再有主張和北韓和談的國會議員,沒有國會黨鞭敢率團去見金正恩,大家回來得意洋洋,還敢充當金正恩口舌,但是臺灣的圖民黨黨鞭去年就敢在自己縣市的大地震善後都來不及,並且立法院還在開議期間,就率領浩大的立委團去北京朝聖,再跟對岸統一口徑說話。而且韓國有《國家保安法》對應那些讚頌北韓體制的相關言論,有解散違反者的法律基礎,臺灣則沒有。所以大量罷免國民黨立法委員,是目前最有效遏止他們繼續作惡的可能。 去年立法院選舉,臺灣人民讓國民黨立委多民進黨一席,是期待他們能以立法權善加制衡民進黨執政的行政權,不是叫他們趁機聯合民眾黨把立法權擴大到凌駕行政權之上;不是叫他們把立法過程肆意破壞到無以復加;不是叫他們成為境外敵對勢力的代理人;不是叫他們親共、附共,幫境外敵對勢力癱瘓自己政府的運作、弱化臺灣的自我防衛力量。 有人說,全世界民主國家沒有這樣大規模罷免立委的。但全世界也沒有哪個民主國家連誰是自己境外敵對勢力都說不出口;沒有哪個民主國家的國會議員可以堂而皇之地幫境外敵對勢力削弱自我生存能力的。 大罷免國民黨立委,是對他們結構性國家認知錯亂的糾正措施,是對他們系統性失敗主義、投降主義造成國安危害的防治措施。 並且,也只有當國民黨立委難以聯合民眾黨作惡的時候,我們才可能要求民意代表在這個混亂多變的時代,真正鞭策政府進行該有的應變行動。讓我們一起大罷免。 本文轉載自郝明義臉書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將於明日(4月9日)生效,美國將對台灣課徵高達32%的關稅,對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來說,必然會造成衝擊,行政院表示「出口產業工業和農漁業等都受影響,包括電子資訊、鋼鐵、金屬、機械、汽車與零組件、建材、家電;農業部分則是蝴蝶蘭、毛豆、茶葉,以及吳郭魚、鬼頭刀、鱸魚等。」 川普對等關稅這樣的課徵不分產業別、部門別的無差別一套稅率課徵事實上打亂了貿易理論的基本模型赫克歇爾-奧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的最佳配置,不同國家在生產不同產品(勞力密集型、或資本密集型)具有不同的比較優勢,用課徵關稅的作法等於扭曲了各國生產各產品的比較優勢。此外,對等關稅也違反李嘉圖-維納爾模型(Ricardo–Viner model),不同部門、不同產品應適用不同稅率。 川普對等關稅的數學公式計算是以他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 他國出口至美國的總額 × 1/2,這麼簡化的公式沒考慮到的變數除了筆者上面所說的沒考慮到產業別的不同,也沒考慮到各國的實際關稅稅率,川普僅針對對美國擁有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而非基於那些國家對美國徵收的關稅,以雙邊商品貿易逆差為依據的公式加徵關稅根本是既太過簡化又不合邏輯,明顯地這種荒謬的計算方式一定會對依賴美國的供應鏈國家的企業造成不必要的嚴重衝擊且對這些企業的利潤率將會有不必要的重大影響。 本來如果美國要作為國際霸權,就要鞏固美元的國際地位,強勢美元有利於鞏固美國的國際霸權,要讓美元強勢流通那麼經常帳赤字本來就是必須的,對各國維持貿易逆差是讓各國貨幣可以釘住美元的方法,經濟學家認為貿易逆差和維持經常帳赤字是讓一國貨幣成為主導國際通貨的必要條件,但川普卻用民族主義的思維而非自由主義的思維,導致他認為這是長期下來其他國家出口商品或勞務到美國賺走美國人的錢,用這種民族主義思維的結果將導致貿易戰爭、貨幣戰爭,而非自由主義思維所追求的總體的最大效益。 關稅一定會造成經濟學上所謂的「無謂損失」(dead weight loss),我們尚不知道川普這波對各國亂課關稅將會蒸發掉多少的無謂損失,但我們可以預期的是隨著關稅上升,導致出口困難,供給過剩,商品價值降低,利潤降低,工資下降,消費疲軟,最後導致經濟大蕭條。改善方法可能還是得靠凱因斯模型,由政府介入,增加總體支出,刺激總體需求,產生貨幣乘數效應,才得以恢復景氣了。 作者: 朱翊銘
要了解川普政府必先了解納瓦羅 ( P. Navarro )和 馬斯克 ( E. Musk )。兩者對當前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說是南轅北輒,各吹各的號,互不相容。 納瓦羅是一位正統經濟學家,是以戰略觀點來看美國經濟和對外貿易,主張用「關稅」來復興美國產業的完整和平衡,是反中的急進鷹派。他認為全球化的自由貿易,已經支解美國產業的完整性,資金、產業外移,勞工受創,資慧財產不是被偷竊,就是被勒索,美國不再是經濟體系完整的強國,深受外國勢力的左右。所以要以關稅壁壘,重建美國自我完整的經濟結構。 馬斯克是SpaceX 的創始人、掌握「星鍊」( Starlink )的低軌道衛星羣,提供網際網路的連結和通訊。他也是Tesla 的投資人和CEO、商業大亨、全球首富,反關稅,支持自由貿易。中國是他的電動車主要生產基地和市場,因此他的自由貿易信仰被譏評為言不由衷的偽善之言。所以他近日的言論逐漸轉移,以和歐洲建立零關稅區為主軸,中國問題變為低調算是附隨:他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在美國政府的主要功能是負責 DOGE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 。白宮說他任務達成後,就會返回民間。 近日川普的「對等關稅」,造成包括美國自身,全球股市震盪,哀鴻遍野,血流成河。有些台灣政論名家鐵口論斷,堅信與全球為敵的川普「關稅」政策,絕不可能活過三個月!好像這些名家還未看出這只是川普總統的第一步。首先跨出的一步,為示公允,不論朋友敵人,都以同樣公式,計算關稅! 下一步呢?就會有針對性,尤其是帶頭「反暴政」的中國,你加我 34%,中國反擊你 37%,東風可以壓倒西風!這正是川普所期待的,川普一定有「反反暴政」的錦囊妙計。事實上,川普政府的「陽謀」是用「對等關稅」,收括稅收,準備彈藥;真正的「陰謀」是期待某些國家反擊,敬酒不吃,吃罰酒,請君入甕,不要再怪川普大爺心狠手辣。再加你百分之四、五十關稅如何 ? 「陰謀」的目標是要威脅到美國的異敵,會因產能過剩,內需不振,外銷壁壘,產業破損,物價低落,而陷入「通縮」的局面,或許會有如日本失落的三十年。美國人民或許會明白美國暫時的通膨,物價上漲,咬咬牙,又是另一幅錦繡江山,美國再度偉大!—— […]
川普在日前正式公布其關稅政策,不僅大多數貿易伙伴被課徵百分之十的基準關稅,即使是歐盟國家、南韓、日本等盟友也難逃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關稅,更不用說越南的百分之四十六、台灣的百分之三十二,此舉引發國際震盪,現在仍然在持續發酵中。 儘管在這次關稅政策當中,中國被徵收百分之五十四的關稅,面臨最嚴重的衝擊,但是川普的關稅政策如同金庸武俠小說的「七傷拳」一樣,對本國國內經濟、己方盟友、經濟協力伙伴造成不小的衝擊,比如說: 一、川普一刀切的關稅政策打擊到不少跟國際供應鏈存在互補關係的美國企業,包括不少支持他的大企業,即使是他的政治盟友馬斯克在接受義大利電視台專訪時認為川普作法太過頭,特別是面對歐盟國家的關稅政策,他主張美國和歐盟國家不要打貿易戰,而是要爭取雙方零關稅的互惠雙贏。《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企業界、財經界認為最多只能忍受川普激進的關稅政策一個季度,如果不能善了,接下來美國在內的國際經濟恐怕將面臨長期衰退。 二、川普激進的關稅政策刺激歐盟國家的強烈反感,再加上之前美歐在烏克蘭戰爭的分歧,美歐的分裂、甚至敵對,恐怕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情境。 三、在拜登時期將東南亞作為取代中國製造的替代策略,已經初見成效,但是川普這次的關稅政策是否會終結這個趨勢,讓中國趁機回血,值得關注。 四、儘管中國是川普關稅政策針對的首要目標,可是川普無差別的高關稅政策,不僅分散對中國的衝擊,甚至可以讓中國從被川普關稅政策激怒的國家見縫插針,比如說爭取歐盟國家、南韓等國共同應對美國,川普政府未來如果要跟中國競爭,勢必得面臨更多困難,也更難說服其他盟友一同對抗中國的擴張。 素來和川普政府交好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公開呼籲:「貿易戰將不可避免地削弱西方國家的實力,從而使其他全球參與者受益。」川普政府應該正視這樣的諍言,更全面的綜觀局勢,更細膩的處理關稅政策、更加的注意國際盟友們和國內的反應,才能讓關稅政策不至於失控,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 作者:洄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