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正的困難倒不是別人怎麼樣打壓,而是有多少人願意相信台灣是他們的「命運共同體」,而肯同舟共濟?
七、八十年代,台灣發展核武以及台裔美諜的故事,這幾天又成為熱門話題。今天誰在乎他到底是從清泉崗還是小港機場(或是穿美軍軍服還是平民服裝)逃離台灣?不管如何,台灣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難得在這話題上,和郝爺爺意見一致:叛徒還是叛徒!
歷史總歸歷史。現在該想的,假如你願意想,以台灣現有的國力,有沒有能力發展核武?假如回答是肯定的,那麼該如何發展起?
第一需要回答的問題:台灣有沒有這個能力?台灣當然有這個能力。這倒不是自誇台灣人「天縱英明」,而是理論物理、工程科學這幾十年的發展,和科學知識的散佈,相對地這些老的工程問題,如彈頭、載具的設計、不再是那麼複雜、難纏。尤其是電腦微型化以及積體化後的數學計算能力,世上有甚麼不能被模擬和設計的。工程步驟、型模,再複雜也比不過「博奕」動力學狀態下的(dynamically)圍棋和西洋棋。
全世界都知道以色列擁有核武,這個國家可曾試爆過、試射過核武嗎?只擁有「古典」能耐的北韓,才需要不時爆幾個、射幾枚。或許北韓做得那麼勤快,決不是工程設計上的需要,而是因為要達成其政治操作的目的(自保?勒索?)。韓某人相信北韓的國防研究中心一定有不少台灣製造的電腦。
回歸到有關彈頭設計的物理問題。古典型(教科書式)的彈頭是設計彈殼內緣成八角形,安置高爆炸藥,引爆後的「氣爆」向中心集中(implosion),擠壓彈頭中心分隔成多個高純度核原料(U235 或Pu239) 包,融合成一大整塊(傳聞約十磅重),到達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啟動中子連鎖反應,一發而不可收拾(愛因斯坦質能互變方程式)。
引爆的過程,就化學反應動力學而論,不算複雜。困難的是高純度核原料(99%以上)的取得。不管純化工程(purification)用的是氣相滲透法、離心力分離法、或較新的雷射光捕捉法,都需要大型工廠,大量電力供應,隱密困難,容易招惹外人的政治干涉。
在核武「實體化」之前,所有的知識建構、軟體工程,對台灣而言都不是問題,也就是所有物理、工程、軟體上的問題我們都能自己解決,可以把所有設計和作業,按步就班準備好。如果在某種國際緊急情勢下,有人願意提供純原料,我們能依照我們的設計,能夠迅速合成我們的核武裝置,這才是重點。外頭勢力願不願意,多少取決於台灣自已的準備,是否充份、可靠!
國際政治常有「代理戰爭」之說。戰爭可以代理,為甚麼「戰略核武」不能代理?用個極端例子說明,就容易明白。若有人恐嚇某強權,你要台灣還是要 LA?強權因要反制,台灣可立即從某種國外途徑獲得原料,合成核武。恐怖平衡不再是台灣和 LA 的選擇,而是台灣和另個方向大都會城市的選擇,強權可以迴避立即的對撞,而不受核子勒索。
除了代理外,也可以「戰略核武」代工。沿著歐亞大陸邊緣,有多少新興的核武國家需要有戰略的縱深,迴避國際政治的扞擾,而「代工」或是「代儲存」就是戰略的一種。事實上日本修憲,對於有關同盟國的救援,有新的解釋,是不是涉及到核武?你知我知,不說總比明說較有戰略意義!事實上,日本是個可隨時合成核武的國家。日本的模式可能就是台灣追求的範例。
台灣是有很多寬廣國際空間可以開拓的。想想看你若有立即取得核武能力,那位南韓籍聯合國「老痞」秘書長敢再對你發言不遜!這世界上還有另個善良、熱情洋溢、民主、更有拳頭的「北韓」,可令他昏花的老眼,開個眼界!
台灣真正的困難倒不是別人怎麼樣打壓,
作者 / 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