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6日禮拜六沒有任何颱風攪局,大罷免運動首波24名區域藍委、以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第3階段投票,都將會在這天舉行。
綜觀大罷免第3階段投票前最後衝刺階段,罷免與反罷免陣營各自的狀況,面臨相當罷免壓力的藍營執政縣市及直轄市,為了阻擋同黨區域立委被罷免,各種奇形怪狀的小動作,可以說已經同時達到肉眼可見跟多不勝數的境地,甚至要說他們把行政中立拋諸天外,也不算是過份的評價;但,他們之中的某個直轄市,其動作之大、惡性之誇張,卻令人很難不往「他們到底想做什麼」、甚至「透過承辦罷免事務上的不公正性,有意無意誘導選後發生社會騷亂」的方向去做推想。

於是,稍有觀察力的人,可以看到,在那個由自稱媽媽市長的藍營政治人物所執政的直轄市,其選委會是這樣處理罷免案3階投票的:
.最顯而易見、也最容易為人詬病的是,該市本次罷免3階投票投開票所中,少數場地之安排,明顯違背選務工作「以學校為最首選,若無法安排在學校或相類的公共設施,再往集合住宅大樓相關設施、宮廟及村里民活動中心之類的場所去做選定,以方便投票動線及開票公示等相關安排」的常理及慣性,連店家營業場所、甚至空屋也入列,實在令人不得其解;但事發時間倉促,已經來不及更改,只能用接下來的加強民間自主監票來補救。
.而罷免投票事務人員與監票員等方面,與人有關的問題,該市市政府也有「走一步、看一步」的傾向,例如,監票員講習從通知到具體辦理,「疏漏未發放講習通知」、「講習時間隨性到連具體時間也沒寫明,只概括籠統地寫『早上』『下午』」,以及監票員是否可以投票的問題,都要一一被點出來並引發爭議後,才會勉強做一些改動,或者乾脆就裝死不動;另一方面,該市市府在其他類型選務人員的招募及擇定上,在既已於6月底先放出「選務人員招募困難」的消息、作為輿論意義的預防針後,接下來該市市府會如何選定這次罷免投票的選務人員,是否能夠顧及到應有的選務公正性,都很有持續緊盯的必要。
雖然筆者很不願意這麼想,但,筆者擔憂的是,在該市,一旦投開票當天,在投票進行中、乃至於其後的開票作業與監票過程中,如果因為現場各方情緒的緊繃、選務人員的處理失當,復以少數場地安排失當所導致的監票困難等因素參入,導致現場發生騷亂,而特定政黨的地方派系、以及附隨的某些顏色勢力,在各方之間煽風點火,使原本單一或少數投開票所發生的騷亂,進一步擴大成多點齊發、甚至擴大到一定範圍的區域,屆時該市的那位媽媽市長與市警局會如何應對?又或某些地方派系對結果不滿、刻意引發社會騷動呢?這些事態一旦發生,都會在投開票當天、甚至是其後的一段時間內,成為該市、甚至是其他有區域藍委被罷免的縣市或直轄市,所存在的不安因素。
因此,恕筆者直言,不只中央內政部警政系統,要對罷免投票當日與其後可能的社會不安,有相當程度的防範,民眾也應該對於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態,有一定程度的準備,盡全力地確保罷免投票與其後的社會秩序平穩,切莫被特定政黨及特定顏色的在地勢力,抓到製造任何事端、甚或徐圖擴大蔓延的機會。
作者:吳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