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雖然沒有像美國那樣,每位卸任總統都有自己專屬的圖書館,但如果馬總統願意主動將個人在職期間的筆記、日記、手稿、書信等移交國史館典藏,相信能大大豐富我國總統文物館的內容,對於後世史家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近來有媒體在討論五二〇政權交接時是否要將馬英九總統的筆記本也列入移交範圍。總統個人的筆記固然不是公文書,但依據「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第一條規定,國史館應妥善典藏、維護及管理總統副總統之「文物」,而「文物」根據同法第三條,係指總統、副總統從事各項活動所產生而不屬於檔案性質之各種文物,包括信箋、手稿、個人筆記、日記、備忘錄、講稿、照片、錄影帶、錄音帶、文字及影音光碟、勳章及可保存禮品等。第四條更規定正副總統「應」於任職期間,將其所有之文物交由國史館管理。目前國史館都會定期公告其所接收的正副總統文物目錄,以104年度上半年為例,總統府便移交402件文物給國史館,幾乎都是各界賓客所致贈的禮品,而不包含所謂的手稿、筆記或日記等文字史料。
雖然有立委嘲諷馬總統勤於做筆記,但似乎鮮少把別人的建議聽進去,因此,認為私人筆記移交與否並不重要。但前揭管理條例已經說得很清楚,「個人筆記」亦在典藏範圍內,總統「應」而非「得」將該文物交由國史館管理,若「逾期不移交或移交不清」,如涉及刑責,應移送檢調機關偵辦。當然,馬總統如果真不交出應當沒有到涉及刑責的地步,但誠如某立委所言,馬總統總希望能在歷史留名,若能將其筆記供國家典藏,相信史家都會很感激他的。
不論是要理解總統或是其執政下的歷史,除了公文書檔案外,其私人筆記、手稿乃至日記都是相當珍貴的史料,往往記錄下許多公文書上所沒有的心路歷程,不論這些筆記、日記記錄了什麼,如果能好好保留下來,對於後人的研究絕對有所幫助。前幾年吵得沸沸揚揚的蔣中正日記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該日記毫無價值,相信也不會引起各方的高度關注。馬總統勤於筆記,不論他記了什麼?是否有把別人的意見聽進去?對於史家來說,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比對其他資料才能有所評論,重點是,這些資料若是單純定調為「私人文書」,後世史家將難以接近,蔣中正的日記就是最好的例子。
國史館過去就將李登輝擔任副總統期間的筆記編輯成「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一書,該館去年更出版12鉅冊的「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內容收入大量的蔣中正日記,都頗受學界肯定,對於後人研究其執政歷程也大有助益。台灣雖然沒有像美國那樣,每位卸任總統都有自己專屬的圖書館,但如果馬總統願意主動將個人在職期間的筆記、日記、手稿、書信等移交國史館典藏,相信能大大豐富我國總統文物館的內容,對於後世史家的研究也大有裨益,卸任前所立下的這項典範,相信歷史上也會記上一筆。
作者 / 陳昱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