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週刊爆出擔任傑青團理事長多年的陳O風,在犧牲青春每年風雨無阻地帶團赴對岸交流,卻惹起多項性騷擾事件,無論事件真相為何皆是可受公評之事,近期統戰團交流事件是否又紅又黃?在國內輿論逐漸發酵。其實從性別平等教育的角度來看,陳O風涉嫌性騷擾的事件,恐暴露了傑青團赴對岸交流期間,除了因應統戰行程的壓力之外,涉及帶團團長與團員之間性別權力關係,尤其是傑青會這個於對岸民革的負隨組織,權力結構的有潛在問題。
倘若真發生性騷擾事件,顯現隨行團員申訴無門,有苦說不出的困境。此事件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問題,更是反映了整體社會和文化對性別不平等、性別界限模糊和性騷擾問題處理的不當態度。以下是從性別平等教育視角對此事的幾點反思:

首先,性別權力關係在統戰活動期間展現的隱性風險:筆者檢視相關報導還原性騷擾等事件中,陳O風既然身為團長,負有權力與責任保障團員的出行安全。然而,他在統戰交流活動中的行為,卻顯示出某種權力不對等的態度,並且無視於女學生的自主權和界限。性別平等教育強調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身體界限,任何以權力地位為依據的觸犯,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無論是「慶生會」或是「拍大合照」的藉口,都無法掩蓋其行為對異性的侵犯,並且其行為可能造成對女性參與者身心的傷害,陳O風優先該做是向當事人或團隊表達歉意,而非對外扯外界貼上又紅又黃的標籤。
再者,加害者缺乏自我反省及對性別界限的清晰認識:從陳O風的回應中可見,他認為自己並無「壓上去」之事,並且在某些動作中只是基於活動需要,如合照時把手伸向女性的腰部,其實這種說法反映了部分人士對性別界限和個人隱私的不清晰理解。性別平等教育強調,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私人場合,每個人的身體應該得到尊重,任何跨越這些界限的行為,即便以「友好」或「慶生」為名,依然是不可接受的。性別平等教育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要讓每個人理解他人界限的重要性,並尊重彼此的身心安全,團長缺乏自律展現性衝動,團員當然人人自危。
第三,針對統戰交流活動應建立健全的舉報與處理機制:因為相關性騷擾事件皆發生在對岸,對岸活動組織者對性別平等教育的認識與台灣有極大的或差,但傑青會應當有內部的性別平等教育,也應該包含如何在遇到性騷擾事件時,能夠有效舉報並進行處理的機制。雖然陳O風強調他會自我檢討,但從性別平等的角度來看,他需要更加深入地反思自己的行為,以及其對女性同學的影響。只有真正正視自身的問題,才能在後續的教育和行為中達到改變。
最後,類似統戰交流團發生性騷擾事件風平即為惡劣,性騷擾是一個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尤其在教育環境中更應該被嚴肅對待。教育部、青年署以及各大專院校應當通力合作,應責無旁貸攜手建立健全的防範機制,杜絕又紅又黃的統戰團,造成參與學員終身的心裡陰影。此次事件提醒我們,性別平等教育不僅是推廣理論,更需要具體實踐,並以具體的行為標準來指導每個人的行為,唯有當社會各界都能正確理解性別界限,並尊重每個人的身體自主權,才能真正推動社會中的性別平等,而不是如加害者所言沒有「壓上去」,這種說法對學法律人來說簡直可恥!
作者:林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