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正是中共長期稱呼(矮化)中華民國的方式。對中共來說,有什麼比中華民國總統自動取消中華民國名稱更好的「禮物」了?
蔡英文的五二〇就職演說引起對岸焦慮。王毅赴美推銷「同屬一中憲法」。美方派團來台探詢「憲法一中」。馬英九出訪中美,讓中美洲議會以「中國(台灣)總統」稱呼他,還自稱「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正式國名。而中共兩會期間,包括習近平以下,又由「同屬一中憲法」回到「九二共識」,並重申其核心是「兩岸同屬一中」。說來說去,中共真正關心的還是「同屬一中」。
中共的「九二共識」原指「一中原則」,在此原則下,只要台方也談一中,不論其內容如何,中方皆予諒解。這就是「求同存異」,也是九二會談的基本精神。也正由於有求同存異的相互諒解,「一中各表」與「一中原則」才能互相包容而不互斥。
問題是,辜汪會談之後的「一中各表求同存異」,經過八年扁政府執政,再到馬政府上台,內容已逐漸變質。不但對岸官方及民間對中華民國打壓從未放緩(僑委會近日在立院報告,即指隨兩岸關係和緩,我方已不以僑社為兩岸角力戰場,政府採取包容性僑務政策,「惟中國大陸仍動輒威脅友我僑社,亟思打壓或拉攏我僑社僑領,遂行統戰目的」),而且中共官員來台,連中華民國都不能提,中華民國國旗不能出現,中華民國總統閣下被改稱「先生」。對於這些矮化,馬政府居然皆甘之如飴,還把中共的「外交施捨」(條件是台方聽話)當做「外交休兵」。「一中各表求同存異」於是在對岸矮化及馬政府自我矮化下名存實亡。
更嚴重的是,去年三月,習近平第一次定義「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為「兩岸同屬一中」,而不是「一中原則」。十一月張志軍更透過中國官媒,為馬習會結果「正式定調」,指馬英九「明確表示,九二共識的內容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台方稱其意涵不涉及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台灣獨立。」他並轉述習近平談話稱:「九二共識之所以如此重要,在於其體現了一個中國原則,清晰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表明了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而是一個國家內部的關係。」
經過這番折騰後,「一中各表」完全失去意義,「一中各表求同存異」由名存實亡進而實亡名亡,兩岸關係成了「一個國家內部關係」,習近平的「同屬一中」新意涵徹底落實。而馬政府針對這一巨大變故,什麼抗議或反對也沒有,只是鸚鵡學舌的一再複誦(意在迷惑台灣民眾)名實皆亡的「一中各表」,並積極推動黑箱課綱微調,要配合新的「兩岸同屬一中」形勢,加快台灣主體性的消亡。
馬英九會執意在看守期間出訪中美,當然也是為了這個「加快」目標,當著那些中華民國最重要友邦面前,把「中華民國」名稱改為「中國台灣」,完成他任內配合「兩岸同屬一中」的最重要任務。大家不要忘了,「中國台灣」正是中共長期稱呼(矮化)中華民國的方式。對中共來說,有什麼比中華民國總統自動取消中華民國名稱更好的「禮物」了?
馬英九說,對我邦交國而言,「中國」就是代表中華民國,就是「正式國名」。他說得真妙,當外交上不再稱「中華民國」,而稱「中國(台灣)」,中華民國就自動消失不見了。而沒有了中華民國,「一中各表」也不必了,只留下了「一中同表」(兩岸同屬一中)。這正是習近平要的答案,也是馬英九說洪秀柱的「一中同表」和他意思相同的真正意思。
蔡英文五二〇要面對的「一中」,正是這個「同屬一中」的一中,而不是「一中各表」的一中。王毅二月在華府,並沒有像國民黨某些人洋洋得意宣稱的「讓步」,而是很清楚的說:「希望」台灣新的執政者「接受他們自己憲法所規定的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他要推銷的仍然是「同屬一中」。
兩岸「同屬一中」,歸根結底,就是要用「中國台灣」取代「中華民國」。從兩蔣到李登輝、阿扁時代,中華民國從未在這點讓步,所以才有「奧會模式」、「亞銀模式」,避免落入「中國台灣」陷阱。但現在,馬英九接受了「中國台灣」模式,中共又要逼蔡英文接受「兩岸同屬一中」(在「一中各表」已經失去意義後,任何「一中」都是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同屬一中」更是投降的代名詞),中共蓄意挑釁的意圖非常明顯。
台灣媒體評論中共的五二〇焦慮,曾務實建議:「中國現在言必稱一個中國底線,台灣一些搖擺政客也還在幫襯九二共識。其實,如果蔡英文在就職演說接受選前她拒斥的『九二共識』、『一個中國』,民調大概立即掉兩成,民進黨內勢必大亂,連總統也不用做了。這對任何民主國家領袖來講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北京政府與其不切實際地做此幻想,不如積極尋求它與未來民進黨政府互動的次佳方案,找到彼此的雙贏之道。 」言者諄諄,但幾乎把話說死的中共領導人聽得進去嗎?
作者 / 孫慶餘(時事評論人)
經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