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這連串拒絕看守的行為,美其名是不懈怠,實則是違反憲政國家運作上應有的責任分配的原則,這不僅將導致新舊政府間交接上的不順利,更可能產生政治責任無以釐清的難題。
國民黨在本次大選中受到史上最大挫敗,眼看執政地位不保,提出多數黨組閣被未來執政黨拒絕,任期不到4個月的現任總統馬英九,公開表示「我的字典裡沒有『看守』、沒有『懈怠』這個詞」,並指示行政院不得有「看守心態」,至此,滿腦子「歷史定位」的馬英九,以「改革」之名,宣稱要做好做滿,拒絕看守,進而在剩下的任期中繼續推行政策,甚至還要登上太平島舉辦國際會議,引起國際譁然與美國的強烈反應。馬英九這連串拒絕看守的行為,美其名是不懈怠,實則是違反憲政國家運作上應有的責任分配的原則,這不僅將導致新舊政府間交接上的不順利,更可能產生政治責任無以釐清的難題。
所謂看守政府,係指現任政府在新政府選舉完畢後,在剩下的任期內應該要履行其維持現有政局、社會穩定的任務,並妥善地完成新舊政府的交接工作,以期政府運作不因政權交接而產生縫隙,影響社會與政局穩定,此外,之所以舊政府必須看守,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責任政治」。所謂責任政治,係指政治人物應該要為其推行的政策、政治行為或個人行為加以負責,比方說,若行政院長所推行的政策導致社會的劇烈反彈,這時行政院長應為其推行不良政策下台,以示負責。看守政府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責任政治的原則而來,舊政府在即將卸任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不應該再進行推行新政策、談判新協議等政治上的作為,它應該要嚴守分寸、自我節制,盡力維持在新政府上任前的政治、社會現狀,否則,舊政府在下台前做的政策若導致了不良的後果,屆時舊政府人員早已下台,這個錯誤政策要找誰負責?
責任政治的重要性,也是為什麼準總統蔡英文拒絕馬英九提議組成聯合內閣的原因之一,因為新政府還沒就任,就與舊政府的行為相掛鉤,到時候若產生任何政治上的缺失要由誰來負政治責任?這種責任混淆的問題將導致台灣無法產生更清楚的責任歸屬的問題,什麼事情該由誰負責,本就是個該重視的事情,但台灣的政治環境就是政治人物彼此利益交換、互相保護、權責不分,最後出了事情沒人負責,甚至找不到人負責,最終苦的還是台灣社會,政治人物卻在做錯事後全身而退,這種事情屢見不鮮,馬英九毋寧就是在他任期的最後,為台灣社會做了最壞的示範。
馬英九在任期的最後,無論是拋出多數黨組閣,抑或是拒絕看守,都暴露了他不顧責任規則、權責劃分的心態,無怪乎馬政府時期,無論底下的官員做了多少受到社會批判的事情,總能不負任何責任,繼續坐在高位誇誇其談,最廣受批判的例子之一是,324在行政院外頭警察對手無寸鐵的學生展開的血腥鎮壓,這種高度爭議的事件最後竟無人負責,而下令驅離的時任行政院長面對媒體放送受暴力驅離的畫面,卻還能大言不慚的說只是「拍拍肩膀」,並且最終不是因為暴力鎮壓學生而下台負責,而是為了國民黨九合一選舉失敗而下台,這種對政治責任的棄之不顧、權責不分的行為,難道台灣社會還願意再承受下去嗎?
2008年馬英九曾批評時任總統陳水扁,說看守政府應維護社會安定、國家安全,並將總統選後移交工作做好,便是「對憲政體制最大的貢獻了」,時至今日,馬英九拒絕看守的行為,除了再一次證明了他出爾反爾、雙重標準的性格外,更暴露了他不顧民意、不管權責劃分的心態。責任啊責任!在國民黨眼底,責任的歸屬似乎從來不是一件需要重視的事情。
作者 / 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