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DRAM教父的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被中國清華紫光集團挖走, 在台灣引起相當的關注。很多人都很擔心會影響台灣半導體的產業。
DRAM的產業對台灣有多重要,也許可以從數字看出來。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主流型 DRAM 中國有錢也不一定玩得起來》,裡面有許多的統計數字,也許可以參考。
1990 年代~2010 年台灣投入了DRAM產業超過 500 億美元(約 1.6 兆新台幣)。可能是台灣這一段期間投資最大的新產業。根據美國Gartner的統計,2001~2010 年十年之間,全世界DRAM 市場獲利共有 80 億美元。
這個數字有多大?只要稍微比較一下就知道,台積電去年度賺了119.5億美元,比全世界的DRAM廠商十年賺的還多!
所以DRAM並不是很賺錢的行業!在那十年間,大約有十家業者裏面,只有兩家韓國的公司賺錢,其他的公司,不管是美國,日本,德國或台灣,全部都虧本。
就以最賺錢的韓國三星來說,也不算是非常賺錢。根據Gartner 的報告,三星在那十年中賺了170億美元,也就是說,平均每年賺17億。我看到日本大摩(Morgan Stanley) 報告說,三星在2001~2010 年十年之間投入了約550億美元的新設備。就是不算2000年以前的投入,以275億美元來算為這一段的”平均”投入,每年的回收也只有約6%。也不是特別好。
DRAM因為產品的特殊性,產品的周期特別短,只有二至三年。譬如1GB的DRAM 的市場只有二至三年,二至三年以後就變成了2GB的市場,沒有賣出去的1GB 的價值可能會只剩不到原來10% 的價格。所以如果市面上供須失調的話,廠商無論如何虧本也要把剩貨殺價賣出,就是虧本也要賣。不然拖到下一年,產品更沒價值。所以DRAM價格的變化非常厲害,高低價在幾個月內就會差幾倍,這是別的產業沒有的。表面上看起來有時候利潤好像不錯,但是每一次殺下來都常常是血本無歸,葬骨不存。因為別的公司會生產多少並不是操之在我,怎麼估都不會準。
這種情形在2008~2009 年的金融海嘯時最為明顯。那一次,因為經濟不好,需求減少,變成供應過多,各公司競相削價,DRAM的市面價格在不到六個月內跌了超過80%,各公司都受影響。德國的Qimonda應聲而倒,宣布破產。
但是這種價格的大變動並不是只有經濟不好時才發生。例如2011年經濟比較好時也發生。也是因為供需失調,DRAM的市價在兩個月內掉了50%,當時的日本唯一的DRAM公司Elpida就應聲而倒,宣布破產。台灣力晶與茂德也是虧損重整。
延伸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