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街友自立並融入社會,
只靠政府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解決問題, 如何結合民間力量,建立由小而大、滾雪球式的正向循環, 才是治本之道。
街頭上的無家可歸者,許多人稱呼他們為「遊民」,而我喜歡用另一個更為友善的說法—「街友」。
有關街友議題,孫榮富《解決遊民問題不是洗澡吃便當》指出,台北市府應由源頭建置具社會福利取向的住宅政策,避免讓市民落入貧困,乃至於淪落街頭。畢竟,「安身立命」是人性需求,而社會福利取向的住宅政策,是後續安置街友的重要步驟,不過在此之前,如何協助街友融入社會,需要更為細緻的作法,以下分成兩個層次來討論:
第一個層次是同理心的對待。
一般人對於街友的刻板印象,其實來自於缺乏瞭解。
以萬華龍山寺前的艋舺公園為例,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這裡是街友聚集的地方。事實上,在此地出入活動的人們,除了少數是真正的街友外,更多的是台灣社會的底層民眾,他們從四面八方來艋舺公園閒逛與消磨時間,因為周邊環境提供了低廉消費的吃喝玩樂選擇(例如廣州街夜市、東三水街市場、捷運龍山寺站地下街等),有別於台北其他地區,這裡可說是「窮人的拉斯維加斯」,滿足底層民眾的享樂需求。
然而,底層民眾與街友只有一線之隔,失去了固定住所的底層民眾,往往成為艋舺公園的街友。大部分的街友,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與活動空間,與一般人保持距離,避免影響其他人,也害怕被打擾。可是他們沒有固定住所,只好把家當放在街頭,形成了一般人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一般人很容易因為缺乏瞭解,而厭惡或害怕街友,甚至造成在地居民與街友的緊張關係。如果我們能增加對街友的認識,自然能多一些同理心的對待,進而使協助街友的自立成為可能。
第二個層次是街友培力。
每位街友,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需要陪伴與支持他們走出人生困境,重新自理生活,並從疏離於人群以外的狀態,重建自信心以及社會上的人際互動關係;另一方面,針對街友的弱勢處境,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培養技能與協助就業,以獲取成就感及經濟收入,從兼職到全職工作,最後以穩定的工作狀態融入社會。
這樣培養街友具有生活自理與就業能力的方法,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而目前已經有多個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以共煮共食、藝術培力、販賣雜誌、街頭導覽、木工製作等方案來協助街友,並希望與周邊的居民和店家,從原本的緊張對立,轉化為和解共生的關係。
簡言之,協助街友自立並融入社會,只靠政府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解決問題,如何結合民間力量,建立由小而大、滾雪球式的正向循環,才是治本之道。
作者 / 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