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吧(Taiwan Bar)動畫台灣史乃由一群懷抱熱忱的年輕人集結而成,透過生動活潑的口白介紹及動畫播放,企圖讓更多人知道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種種故事,甚而能扭轉長期以來被掌握的歷史話語權,翻新積澱難改的詮釋圖像。從結果來看,雖然他們僅製作十三部短片,卻也成功、扼要地展示台灣史上諸多重要事件及鮮為人知的背景資料。只是,最後一集「為什麼要說國語」背後孳乳的問題或許太過龐雜,導致影片中仍有一些模糊難解處,值得再斟酌討論。
首先,台灣人對「國語」的稱謂存有疑慮,因為「國語」便是「一國之語」,必得先有主權獨立的國家概念才有與之符應的專屬語言,如日治時期的國語是日語,以及國民政府的國語便屬北京官話。但時移今日,蕞爾小島的台灣儘管已建國百年,卻無法在國際上昂首宣示自己主權,那所謂的「國語」可能就不是「一國之語」,而是泛稱中國人族群所用語言的「中國語」。
從指稱一國語言擴大到一民族所用語言,某種程度上可消解與國家意識綁定的敏感政治問題,也可凸顯主要人口結構使用的語言習慣。然而,台灣吧影片告訴我們,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竟是國民政府極權統治時箝制思想的工具之一,他們藉由打壓其他方言及日語,維護其統治的正當性。台灣吧影片對於國民政府舉止的批判有其意義,有助於後人溯源語言與文化的發生背景,但其有意無意批判「國語」的本質底蘊,卻需要衡諸更客觀的討論。
影片言及1950年推行的國語運動,特別舉現今仍流行的國語文競賽的朗讀、演講為例:「帶有神秘美感現象的抑揚頓挫,根本不是任何生活中或是商業場合用得到的技能。」。語言具備專屬的音韻結構,能讓使用者感受音韻流動帶來的美感,如大家熟悉的唐詩宋詞唸起來別有一番況味。
但詩詞的格律並非唐宋文人們橫空領悟,而是經過六朝以降不斷革故鼎新,處處矯正聽起來不順耳、吟誦起來不適口後,統合歸納出的語言規律。職此,國語文競賽流行的「抑揚頓挫」可以說嘗試體現國語美感的方式之一,而這方式又剛好擄獲傳統評審的心,使得參加者競相風靡此發音模式。但語言的音韻美感本身何錯之有?若以現實的實用性抹煞其底蘊特色,恐怕是反國民政府反到矯枉過正的結果。
復次,影片中隱約將國語與台語、客家話區分地涇渭分明,更以當時流行的雲州大儒俠布袋戲為例,說明國語強勢介入主要講台語的布袋戲後衍生出尷尬、詭異的中國強角色。其實國語和其他方言的本質一樣同屬漢語分支,差別僅在國語被掌握權力的國民政府採用而其他方言相對之下被打壓、漠視。
但別忘了,所謂的台語、客家話也是從大陸遷居來台的先人帶來的語言,他們對原住民族的傷害比起國民政府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我們用維護方言的態度來反國語,那是否也該用同等的立場幫原住民語迴護而群起撻伐方言呢?
是以,我覺得語言彼此間不需要太多的仇視藩籬,也不用標誌某一活動僅能有一種語言參與,像近年來的布袋戲致力於推陳出新,鎔鑄國語、英語、日語等語素於口白台詞中,儼然打破歷來布袋戲只能說台語的窠臼印象。連最傳統的布袋戲都能展現語言的多元包容性了,我們又何必高舉著反國民政府的大纛,向無辜的國語磨刀霍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