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五四運動的革新精神
作者 / 費文侯
中國北京在1919年五月4日這天,發生了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學運:五四運動,學生與許多民眾上街遊行,表達對當時中國的中央政府,也就是北洋政府的不滿,運動的領導者,像是傅斯年、羅家倫,後來都成為赫赫有名之輩。
五四運動的浪潮席捲社會,超乎開始時的政治層面,陳獨秀、魯迅等人帶頭的「新文化運動」隨之展開,熱血愛國青年們為了救中國,提倡「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新文化運動中,一個相當引人注目,也影響後世十分深遠的項目是由胡適領軍的「白話文運動」,出於更容易普及知識的立場,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白話文優於文言文。
對某些台灣人而言,五四運動是外國事務,不需關切,然而不可否認,目前台灣的語言、文化、教育體系,皆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發生在近百年前中國的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運動,影響力都或多或少延續到現代的台灣。
換個角度想,五四運動與其一連串的衍生活動,精神都出自對落伍舊習的改革,把不實用的老派觀念,替換為更能適應新時代的新文化,這個概念不分國界、年代,在人類歷史上不斷重複上演,而五四運動當年要打倒的反動保守勢力,也在各個時空屢屢改頭換面。
如今台灣離五四運動發生的時空背景相當遙遠,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早已成為日常用語,每年五月4日這天,台灣社會也多半不會有什麼特殊感觸。然而今年五月4日似乎特別不同,因為有個叫做「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的團體,選在對白話文別有意義的這天,大張旗鼓招開記者會,呼籲教育要增加古文課程。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大部分是由已經退休的社會賢達、國學大師組成,例如余光中、張曉風,這些人自己的專業、文學成就可能沒話講,但對教育就不是這麼熟悉,講出來的話也不是很好理解。
摘錄一段:「東吳大學名譽教授劉源俊痛批,台灣文化目前是空心文化,社會也是「四無」—無禮、無義、無廉、無恥;年輕一代也是「六沒有」—沒有認同、沒有自信、沒有耐性、沒有願景、沒有志向、沒有主張,擔憂台灣將變成下一個菲律賓。」這段話講真的很難駁斥,因為根本抓不到邏輯。
那段話也許要採用尊敬的洪蘭教授獨到的「超譯」法才能翻譯,試譯如下:「不讀文言文會變成沒文化的其他蠻夷之邦,多讀文言文才能養成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認為國文教育是國族文化生存命脈的關鍵,主張多讀古文有助於學習中華文化,為什麼要學習中華文化?因為中華文化可以讓你……反正就是好棒棒,不要多問,做個榮耀的炎黃子孫、華夏傳人不是很好嗎?
先替莫名奇妙中槍的菲律賓道個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有精華、有糟粕,對非我族類的歧視正是早該淘汰的糟粕,古文讀很多,其他現代知識欠缺的老先生、老太太們,顯然毫無這層認知。近百年前的五四運動,為暮氣沉沉的老邁中華文化注入新時代的活水,看看今天的台灣,五四運動是有意義的,胡適的努力沒有白費。
白話文運動當年對抗的幽靈,如今改頭換面再度來襲。《除了歷史和公民,你知道國文課綱也被調了嗎?》提到,馬英九政府這回課綱微調除了歷史與公民(可參考《拒絕落伍50年的歷史課綱霸凌台灣》),國文也往更保守的方向調整。
不是老的一定保守,胡適比張亞中、張曉風等人更老,但積極進取的精神遠勝這些在五四運動紀念日這天出來不知所云,滿口怨懟的後輩。要講傳統文化,何不多學胡適的改革精神?推廣古文運動,搞清楚韓愈古文運動的背景再說。
聯合報新聞《學者批:年輕人缺文化素養 恐成菲律賓》
朱宥勳文章《除了歷史和公民,你知道國文課綱也被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