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驚傳一名新兵昨在成功嶺打靶時左臉中彈重傷,傷勢非常嚴重,尚未脫離險境,外界傳聞他變換射擊姿勢時未關保險誤射自己,該員所屬的陸軍十軍團表示,原因仍待查,但是並非未關保險誤射,然而外界仍對此一事件眾說紛紜。
不過在軍武圈、基層官兵內部對此一事件的討論,則集中在兩個面向,而這兩個面向也是軍中長年的沉痾。
首先是軍隊對用槍安全觀念的不足,只要涉獵槍械和射擊運動的的人都知道「用槍四大安全守則」,所謂的「用槍四大安全守則」就是:
一、槍口永遠指向安全的方向。
二 永遠假設槍內已有子彈上膛。
三、除非真正射擊,否則手指不得接觸扳機。
四、射擊時先確定目標所在及後方有無安全顧慮。
表面上,軍方雖然也把「用槍四大安全守則」琅琅上口,但是軍事觀察家趙武靈等許多軍武圈、退伍軍方人士都指摘軍方內部還是有許多人無視「用槍四大安全守則」,甚至在訓練新兵的時候也是如此,用便宜行事的輕忽態度去做實彈射擊,這次的意外是不是在這樣的情形下造成的悲劇,值得深入探究。
再者,出事的新兵所使用的六五式步槍,過去許多服役者在回顧新訓、服役或教召時都有談到該型步槍妥善率不佳的問題,「不是缺件就是麻膛」、「打靶時常卡彈」等感想在所多有,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軍方基礎裝備的保養狀況,而六五式步槍妥善率不佳的問題依然是現在式,近年來仍然成為立委質詢國防部的焦點,以及軍武圈不時議論的話題。可以想見,隨著未來擴大徵召義務役、後備役,使用妥善率存疑的六五式步槍,帶來的安全風險和影響基層官兵的士氣,都是可見的隱憂。
面對成功嶺新兵打靶重傷的不幸事件,國防部不僅要查明真相給家屬和公眾交代,更要積極面對軍方內部仍存在用槍安全觀念的不足和六五式步槍這樣基本裝備的妥善率不佳的問題,做出必要的觀念革新及投入資金改善單兵裝備,才能避免下一起類似悲劇的發生,捨此而不為,繼續因循苟且,只會讓更多志願役、義務役及後備役人員對軍隊更為失望,成為難以撫平的國防信心危機。
作者: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