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對於俄羅斯關於烏俄戰爭的真正態度感到茫然,因為普亭已經答應講和,也承諾會立一道法律要求俄羅斯人以後不得侵略烏克蘭,然而他卻一再選擇轟炸,看似毫無停火心思,還直指自己已經力邀澤倫司機到莫斯科談判,而澤倫斯基則認為是痴人說夢。連普亭好友川普都大感失望,反而支持烏克蘭與歐盟打到底,但仍會想與普亭好好電話中談判。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熟悉外交格言的人一定有聽過一句話,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老實說,一開始我看到川普與范斯對於身穿不是西裝的澤倫斯基在鏡頭前斥責他沒牌可打,感到義憤填膺,因為我也感受到如果台灣,或是中華民國不為自己而戰,我們一定也會被美國給放棄。無論是中共或是美國,對於台灣之所以爭論不休,而中共誓言拿回台灣,絕對不是要拿烤熱栗子燙自己嘴巴,而是看中台灣的戰略位置,可以做為潛水艇基地,這也是當年日本殖民台灣的南進政策大力建設台灣的理由,也是當年施琅替滿清消滅東寧王國(鄭成功家族),力勸康熙要將台灣納為版圖而不要給荷蘭人占為己有。這就是中共話術「留島不留人」可以推測的戰略上的理由。
同樣的道理,烏克蘭與俄羅斯在蘇聯時代都曾經是蘇聯的一份子,而且烏克蘭還居於從屬於俄國的地位。因此,普亭開戰烏克蘭,就表示他還活在蘇聯時代,這也是戰鬥民族對於蘇聯瓦解,普遍懷疑西方勢力要接管俄國的不安的共業,蘇聯就算解體,然而未實行真正民主的寡頭政治,與對待異議分子的殘忍(比如納瓦尼)導致與西方國家越走越遠。在19世紀德國剛完成統一大業時,名相俾斯麥對於歐洲均勢的國際關係認識,知道普法仇恨來日得再一次清算,所以他選擇與東邊鄰居俄國友好,然而這個國策隨著威廉二世即位的政策而被破壞,加上俄國敗於日俄戰爭,所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再如何神速破敵,也難以抵擋俄軍,更因為入侵中立國比利時而得罪英法,而難逃厄運。
唯一可以理解的是,普亭是為了透過戰爭,來徹底跟烏克蘭算主權的總帳,從克里米亞半島開始,兩國就開始齟齬,卻忘記歷史是當年克里米亞是赫魯雪夫特別賜給烏克蘭的領土,回頭想來,也真的是可笑至極,普亭再怎麼胡扯吹牛,也都忘記自己早就不是當年共產革命推翻的沙皇,而是侵略他國的共和國的元首,還被列為戰犯,實在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現今的烏俄局勢是,美國透過一開始冷淡做態,而讓歐洲人從歌舞昇平反思國防重要多家投資,使北約實力增強,而讓美國更有實力應對世界第二大強國中國的挑戰,因為台灣也是絕對不可失去的盟友,如同中東的以色列,美國再怎麼道德不正當,也要力挺猶太人。所以我們也可以樂觀的看待川普找普亭忍住怒火,好好找俄羅斯談判,實踐他當年豪語一天就能結束這場烏俄戰爭的政治語言。
至於普亭一再為澤倫斯基懷疑他想力邀和談到莫斯科的態度而感到不耐煩,筆者更認為普亭有點愛說笑。在中國戰國時代,楚懷王就是完全取信毫無羞恥的張儀取六百里土地的空話,以及親信秦國答應和談,卻遭致反遭拘留至死的下場。今天如果敵對兩國要談判,只需元首授權的外交官即可,何須要元首親自出馬?所謂兵不厭詐,就連凱撒當年征服日耳曼部族,也會耍詐扣留使者,然後迅速出兵,澤倫斯基如果還真信對方首都就安全無事,那才是天真可以,不配當一國領袖。這些談判智慧,更該讓國內主張和平的在野勢力作為殷鑑啊!
作者:鄭育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