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白沙屯拱天宮媽祖起駕,登轎前聚集非常多政商名流,現場冠蓋雲集,但在團拜途中雲林縣長張麗善為了與台中市長盧秀燕等人拍照,竟然請拱天宮爐主「移開」。為了「盧主」移開「爐主」,如此踐踏宗教禮儀,只為讓政治明星入鏡,但這也意外揭示「國民黨心中無神明」的真相。
在台灣史上,中國國民黨身為外來政權與台灣本土文化沒有聯繫,因此當國民黨佔領台灣時,為了統治穩定在二二八事件屠殺一批台灣本土精英,再去扶植另一批效忠國民黨的本土人士,形成如今地方派系的前身,後來由於部分黑道、土霸王有錢有武力,地方派系逐漸染上黑色的影子。
而隨著中國國民黨失去政權後,新的政府也收回國民黨的黨產,加上過去殖民台灣的中華文化,也隨著台灣本土意識茁壯走弱,國民黨勢力日漸衰微。

地方派系過去在國民黨是次要的角色,地位卻日漸重要,當國民黨衰微時,獲得大量地方政府席次的地方派系自然掌握藍色核心,成功完成「冬蟲夏草」式的寄生歷程,由於地方派系不講理念,只重視錢與利,自然也被對岸紅色政權視為更好的代理人,如今國民黨早被地方派系反客為主。
張麗善身為雲林張家出身的政治人物,年輕就在江湖闖蕩的她,拜過的廟宇可能比年輕人吃過的飯還多,張麗善知道的廟宇規矩與民間習俗遠比一般民眾更多,但她為何做出如此對神明不敬的事情呢?並不是因為她無知,而是內心有了「盧主」。
盧秀燕崛起的故事,正印證了國民黨江河日下的歷程,盧過去是新聞主播,當了20年立委也平凡無奇,在台中市長任內也無重大建樹,但她讓紅派、黑派團結相挺,挾帶高政治聲量,成為國民黨地方派系供奉的「盧主」。若在以前崇尚菁英治國的國民黨,恐怕盧秀燕只能成為坐擁高位卻沒有實權的政治花瓶。
因此張麗善自然要「巴結」盧秀燕,因為地方派系長期在江湖打滾練就的現實主義哲學,養成重視金錢、選票、利益的價值觀,也正是民進黨在地方長期輸給地方派系的主因。
雖然地方派系閱廟無數,但相較於廟裡供奉的神明,他們更在意誰是這間廟的董事長?委員會有誰參加?誰掌握了廟的權利?相較於香火,更實在的是選票,他們要與頭人深入交流,這些人才是選票的載體。
白沙屯拱天宮認定的爐主是名婦女,協助廟宇舉辦重要的祭祀活動,全心奉獻宗教事務,獲得信徒們的敬重。但在派系眼中,她也只是老百姓而已,何況看不見的神明?
雖然同樣都是婦女,但張麗善、盧秀燕更有實力,這場戲就是地方派系為了巴結政治明星,出手「移開」平民百姓的故事,意外揭示「國民黨心中無神明」的真相,純真的宗教信仰遠不如現實的選票計算,但國民黨如此對神明不敬,這間藍色廟宇還能開多久呢?
作者/粥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