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近日喊話說“For the last four decades, Wall Street has grown wealthier than ever before….But for the next four years, the Trump agenda is focused on Main Street. It’s Main Street’s turn. It’s Main Street’s turn to hire workers. It’s Main Street’s turn to drive investment, and it’s Main Street’s turn to restore the American Dream.”

本文欲用最強的貿易理論及其定理來解讀並批判其想法,首先貿易理論的赫克歇爾-奧林模型 (H-O model)可以解釋國家間的貿易是如何受到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的影響(包括勞力、資本、土地、自然資源,而相比之下傳統的李嘉圖模型考慮的生產要素只有勞力),H-O model顯示比較利益受到國家資源(要素稟賦的相對豐富程度) 與生產技術(用來生產不同財貨的要素密集度)的影響。而因為H-O model強調各國可供利用的生產要素比例,以及這些生產要素投入生產的相對密集度如何交互作用,所以也被稱為要素比例理論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Krugman, Obstfeld 2016,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主流經濟學一般會考慮的是簡化的要素比例模型:兩要素經濟模型 (學術上亦稱之為2 X 2 X 2模型),亦即兩國、兩種財貨、兩種生產要素(通常就是勞力跟資本),再來會假設兩國間的生產要素稟賦不同,例如A國勞力豐富、B國資本豐富,再來財貨的生產所需的要素比例不同,例如X財貨是勞力密集型、Y財貨是資本密集型,H-O model還會假設市場是完全競爭、沒有運輸成本、生產要素難以在國際間自由流動、但可在國內完全自由流動。在作了如上的模型設定後,H-O model預測一個國家會出口其生產要素相對豐富的財貨,進口其生產要素相對稀缺的財貨。另外施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是從H-O model推導出來的其中一個定理,該定理表示一個財貨的相對價格上升將導致生產那種財貨使用最密集的生產要素的報酬上升,相反其他生產要素的報酬下降,其含義為貿易對一國中相對豐富的生產要素有利,對相對稀缺的生產要素不利,例如在勞力相對豐富的國家,工人會從貿易中得益,而資本家則可能受損。用H-O model解讀Scott Bessent的話,可以說他認為之前美國是資本密集型的國家,投資總是在Wall Street,而現在該輪到Main Street,意味著他們想要讓勞力密集型或其他生產要素較密集的產業提升,但弔詭的是,川普利用對等關稅政策讓自家原本以進口為主的產業減少國外競爭,似乎可以讓例如其勞力密集型的產業有機會發展,但是要注意到的是這是在勞力密集型的資本家階級的利益上升,但卻導致其工人的利益下降,如同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所預測的,所以說所謂Main Street會達成美國夢嗎?大概只會是資本擁有者的夢,而不是工人的夢!而且從世界總體的福祉而言川普的關稅政策是比自由貿易的情況下還來得降低的!
作者:朱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