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日前來台大演講,並且僅限台大教職員生,其內容豐富有趣,且不失真誠,若能認真聆聽建議,對學子必然終生受用。或許外界對於張忠謀、黃仁勳的求學、創業歷程非常熟悉,但蘇姿丰作為父母都來自台灣,但在美國能一路順利取得MIT電機博士學位,其心路歷程也很值得各界參考,筆者有仔細聆聽演講內容,他提到的許多人生觀其實比起許多絢爛語言,平實的內容反而蘊含發人深省的道理。
首先,針對求學歷程,以及博士學位,蘇姿丰提出與台灣主流社會目前經常提出的價值不同,她認為博士學位對於她人生、解決問題很有幫助。她當初剛大學學士畢業時,本想直接就業,但因為父母鼓勵她持續進修、增加職場競爭力,因而獲取博士學位。她認為博士給予她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她指導教授鼓勵她要挑戰最困難的問題,讓她有更大的勇氣來克服問題。這點與她往後職涯有重大關聯,因為蘇姿丰當年進入AMD擔任副總裁,外界都認為這家公司岌岌可危,股價更只有個位數。正是因為想挑戰難題,因此讓她決定投入一試,而此決定不只改變AMD也改變她的人生。台灣經常瀰漫學歷無用論,論斤論兩的在看學位價值,以至於有汙名化求學的扭曲現象,但從蘇姿丰的見解來看,各種事物都該回到本質。

再者,台大校長提到如何讓企業茁壯,蘇姿丰提出要讓人放在對的位置,且重點不是團隊人數,而是可否發揮所長。她加入AMD時,公司核心團隊僅有3000多人,而強勁的競爭對手英特爾公司人數達10數倍之多。許多人嘲笑她,根本不可能成功,畢竟人數差異這麼大。但她秉持著只要團隊能放對位子、找到所長發揮必能成功的信念,很快就找到在AI定位的角色,果然很快就打造亮麗成績,相較英特爾因為在AI上進度遲緩,如今反而有被AMD超車威脅。換言之,在台灣我們經常迷思中國的人數、槍砲數量、經濟規模,卻少有人問是否放對位置、發揮功能,治理企業如此,其實治理國家亦然。
最後,蘇姿丰說自己常被問到是否更像美國人,她說自己就是台灣裔美國人(Taiwanese American)。過去台灣人常缺乏自信,或在大中國意識下,只能說自己是華人、華裔,但從中國現在的專制獨裁形象來看,來自台灣的移民與中國根本不相干,但華人、華裔卻總會被誤會,甚至被歧視,如今已是台灣裔的天下。從美國如今AI產業的巨擘,輝達創辦人黃仁勳、AMD董事長蘇姿丰、美超微創辦人梁見後等人都是台灣出生來看,台裔本該就是被高調稱呼的名稱,未來國內媒體輿論應該減少稱呼華裔、華人,對台灣的國際化才有助益。
未來是台灣半導體AI影響世界的年代,台灣人不只要價值觀改變、也要更有自信,如此才能與國際市場接軌,徹底擺脫中國糾纏、改變台灣命運!
作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