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那不只是孩子、也不只是影片!

  • 2025
  • 國際
  • 時事
  • 民意
  • 生活
  • 評論

去年底,台灣全國人民沉浸在榮獲世界十二強棒球冠軍的喜悅,前總統馬英九邀請來台的中國學生訪問團中有一位復旦女大生以「中國台北隊」大吃台灣豆腐,引發統戰之虞,造成台灣大學生抗議時,馬英九輕描淡寫地說著「她只是個孩子」,何須搞對立的意識形態;當中國網紅劉振亞不斷在自己的抖音宣揚武統台灣,說著明天早上醒來後也許台灣各地都插滿五星紅旗時,親藍學者緩頰說「那只是一支影片」,就能危害國家安全嗎?

想像一下,如果有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境內宣揚巴勒斯坦應該武力解放以色列,或者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公開呼籲以色列應該消滅巴勒斯坦,你會認為這只是天真之語,或者只是一支無關痛癢的影片嗎?對於長期處於戰爭衝突陰影下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來說,任何暗示武力侵略的言論都會被視為嚴重的安全威脅,觸動他們最敏感的神經,喚醒他們最痛苦的記憶。俄羅斯與烏克蘭亦是如此,所有位處國家安全衝突的戰火國家絕不會以「只是玩笑」或「年輕無知」來淡化此類言論的嚴重性。

在民主國家中,言論自由是重要的基本權利,但並非毫無界限。美國、德國、法國等民主國家都明確立法,規範煽動暴力、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例如,美國對主張暴力推翻政府的言論訂有明確的法律限制;德國嚴禁否認納粹大屠殺的言論;法國也禁止散播仇恨言論。這些國家的做法,正反映了民主社會在保障言論自由的同時,也必須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平衡。

當台灣政府針對涉及國安疑慮的新移民採取必要管制措施時,某些學者、政治人物卻大聲疾呼這是「壓縮言論自由」。筆者不解,長期關注中國民主與人權的李明哲只是前往中國廣州拜訪友人,就被共產黨羅織「顛覆國家政權罪」遭到關押五年時,這些學者、政治人物在哪裡?這種選擇性的沉默,不僅是對言論自由的雙重標準,更是對台灣民主價值的背叛。

這些武統言論絕非單純的個人意見表達,它們往往是有計畫、有系統的認知作戰的一環,目的就是逐步侵蝕台灣社會對民主自由的堅持,動搖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我們不能以輕忽的態度看待這些威脅,更不能讓敵人披著「言論自由」的羊皮逐步入侵,形成國家安全的重大破口。

台灣內部還有多少個劉振亞,多少個叫著「我們習近平」、與中國唱和的政治人物,政府捍衛台灣主權安全的挑戰佈滿荊棘,更需要凝聚台灣共識。

作者:秦靖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25-03-28 秦靖

Post navigation

老曲盤的再度跳針—異哉所謂「75『學者』《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 → ← 民代詐領助理費除罪化?煩請立法院長硬起來直接拒絕

Related Posts

花蓮國的救災圍城,像極了中國!

馬太鞍堰塞湖的災情牽動全台人心,各方馳援,本應是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時刻。然而,花蓮縣府卻在救災的黃金時刻,築起了一道道令人費解的高牆。 首先是「便當之亂」!花蓮縣府表示,已為志工訂購了2.5萬份中、晚餐便當,並強調「絕大多數是縣府採購」。這份看似體貼的舉動,對照現場實況卻顯得格外諷刺。早已進駐災區、爐火未曾停歇的義煮團體,就是為了讓所有救災英雄能有一口熱飯吃,但他們的運餐車輛卻一度傳出遭阻擋。 筆者狐疑,有免費、充滿心意的志工餐食不要,縣府為何非要動用公帑,進行大規模採購?以公家機關一個便當編列的預算120元計算,一天2.5萬個便當總價就要300萬元。花蓮縣府不斷向中央哭窮、要求救災專款,徐榛蔚縣長更迫不急待地開立募款專戶卻又偷偷關閉,為何寧願阻擋義煮團自發性的救援,非要花公帑採購便當,動用拮据的預算呢? 其次,畫地為牢的「花蓮通行證」更令人憤怒!清淤工作分秒必爭,來自全台各縣市、甚至貼有中央核發通行證的重機具整裝待發,準備投入戰場。然而,只有持「花蓮縣政府通行證」的機具才得以進入,其他外援,包括已到場的高雄重機具,竟一度被拒於門外,或因無證而被迫撤回。 花蓮縣政府彷彿自成一國,不僅傳出不承認中央的調度,更對外援設立了嚴格的「入境許可」,這種行為像極了中國!中國在面對天災人禍時,屢次拒絕國際援助。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當局在黃金救援時間內,以交通不便等理由婉拒了經驗豐富的國際專業搜救隊。這種操作,外界普遍認為是為了維持自身的強國形象,另一方面也擔憂外國隊伍和媒體的深入,會暴露災區真實的慘況以及「豆腐渣工程」等問題。花蓮縣政府擋住中央與外縣市的機具,是否也是出於同樣的心態呢?是怕救災的功勞被分走,還是害怕不受控的眼睛,看見了不該被看見的真相。 最後,當災民仍在斷垣殘壁中等待希望,當來自全台的鏟子超人滿身泥濘、揮汗如雨時,「花蓮王」傅崐萁立委與「花蓮后」徐榛蔚縣長,他們的雨鞋在災區始終一塵不染,身後總有保母車亦步亦趨地隨侍在後。在這一連串匪夷所思的決策背後,花蓮的鄉親需要的是一個真正將人民苦難放在心上的縣市政府,而非屢屢想發災難財,藉此中飽私囊。 作者:秦靖  

沒有被發現的個案:成人保護制度的缺口

台中一名21歲女子,因遭母親長期拘禁、控制飲食,最終在家中死亡的消息震驚社會。根據媒體報導,這位年輕女性在近三年的時間裡,被迫活在不見天日的房間,生活起居完全受制於母親,稍有不從便以拳腳或剝奪餐食懲罰,最終骨瘦如柴、命喪家中。案件曝光後,母親遭羈押禁見,父親則以十萬元交保。     這是令人感到難受的悲劇新聞,這之中我們看見社會安全網,沒辦法接著這21歲的女子。被案件凸顯出台灣在成人保護制度、跨單位協作與社區支持系統上的不足。當一名成年人遭受家暴或長期虐待,社會該如何及早發現並介入? 家庭暴力的多樣面貌       台灣社會對於家庭暴力的普遍想像,仍停留「肢體暴力」層次。然而該案件中所謂的「魔鬼式教育」,其實是一種深層的控制與虐待,包含飲食剝奪、自由限制、以及心理控制,像是以「你需要依賴我」為基調,製造依附與恐懼,使被害人難以反抗。若我們的教育宣導與法律實踐只將「打人」視為家暴,便無法全面保護受害者。 社會局不是唯一的責任者:跨體系支持的缺乏 事後台中市社會局表示,該案並未有身心障礙身分或通報紀錄,因此沒有進入社會福利體系。這反映目前台灣制度上的限制,包含成人保護不足,現行法律對兒少、身心障礙者有強制通報義務,但對「成年人」卻缺乏足夠規範,導致20歲以上、無障礙身分的受害者成為「灰色地帶」。 再者則是在報導中,可以看見明確的責任切割現象,往往將家暴案件視為「社會局」的責任,而忽略教育單位、社區組織、醫療體系等在前端預防與發現的角色。換言之,若要建構完善社會安全網需要的是「跨網絡合作」,而非單一單位的補破網。 被忽略的警訊:學校與社區早已知情 最令人痛心的是,陳女在求學階段,其高中同學早已知曉她的困境,甚至常常提供食物與日用品。學校福利社的阿姨也伸出援手,讓她以勞動換取早餐。這些都顯示「異常早有跡象」。     這些訊號並未被轉化為正式的通報或協助,反而停留在善意。可見教育系統缺乏明確責任,老師、校方若僅止於口頭關心,而沒有法定義務或明確通報流程,學生的苦難便無法進一步被看見。又或者是民眾對家暴定義不足,同學、社區可能知道她被忽視、控制,卻不認為已構成「家庭暴力」,因此沒有啟動協助機制。 長期的心理控制,將喪失反抗能力     或許有人會質疑:「成年人應有自主能力,若她不反抗,是否代表她願意接受?」這正是成人保護制度最容易陷入的盲點。事實上,長期的心理控制與暴力,會讓被害人失去反抗能力,甚至相信「這就是命」。因此,制度不能以「未求救」作為「不需要協助」的藉口。     也有人批評政府:「為何沒發現?」但若僅將責任推給社會局,等於忽略了學校、社區、醫療、媒體等的前期角色。真正的攻防不在於究責單一單位,而在於社會整體是否願意承認「成人也需要被保護」,並建立一套橫向連結的安全網。 除了難過,政府可以如何行動? 臺灣的社會政策制定,經常過於著重「事發之後」罰則與懲處,忽略更關鍵的「事前預防」。這並不是否定加害者應受法律制裁,而是提醒我們如果社會能建構起彼此相互連結支持網絡,或許悲劇根本不必發生。 舉例來說,可以考慮建立更完善的鄰里通報系統。當社區裡長期未見某位住戶,或發現家中封閉、拒絕外人探視時,應立即啟動「社會局關懷訪視」機制。進一步推動社區守望制度,讓里長、志工或社區關懷據點成為最前線的偵測者,透過例行探訪與生活觀察,協助辨識高風險個案。 同時,教育端也需要制度化配套。宣導上應強化大眾對「家庭暴力的多樣形式」認識,讓社會理解飲食剝奪、自由限制、心理控制同樣屬於暴力。進一步,教育單位應建立「校園異常狀態通報指引」,當師生察覺學生長期營養不良、缺乏生活必需品、或明顯受到家庭過度控制時,能有一套正式的轉介與協助機制。     最後,透過跨領域合作——社工、教育、醫療、社區共同連線,才能避免任何異常訊號在體制中被消音,讓保護真正落實在最需要的人身上。 作者:李坤融

國民黨的黑材料

國民黨一定有「黑材料」被人蒐證、偷拍、建檔,所以才會有作姦犯科、穿牆打洞的「鼠輩」,可以被國民黨大咖、言論名嘴,尊為「扒糞者」的義士,不聞其臭,可要其登堂入室,於廟堂之上。 這類匪夷所思的現象,只能從國民黨某一大咖政二代所說,得到理解。他說國民黨在夾縫裏求生存,已經四年了,你我可以推測他們的心境,此時即使飲鳩止渴,也未可厚非:目的可使手段正確。 怪不得有許多名嘴得出結論:國民黨為求2026年和2028年,選擧勝利,一定不敢得罪「鼠輩」集團,一定多方掩護、縱容,惟恐雙方合作,出現裂痕。所以鼠輩扒甚麼「糞」,如何扒?管他每年蒐証、跟拍、建檔所需的千萬元資源,來自何方?這一切對國民黨而言,都不是議題。 你我小公民倒是好奇,鼠輩們在有系統的組識下,到底在扒甚麼「糞」?真的為民喉舌,還是為自家的政治前途設計,而干法亂紀,不擇手段 !你我可從「鼠輩」扒的糞,開始研究起。扒糞最原始開端,是不分藍綠白、各門各派、只要有政治利害,可加槓桿利用的,無所不用其極的蒐集。 例如說,此輩在沒進入民眾黨,獲得高位前,連黨的阿亞托拉柯曼尼「教主」也敢跟監、攝影、建檔。你我小公民不得不合理懷疑是不是跟監、偷拍有所斬獲,得以和民眾黨有彼此不便明說的「了解」。話說,䝂子能成其名者,豈僅是「戰神」的名號所賜。 民眾黨如此,國民黨更自以為「公開透明」,百年大黨不會有不可告人之秘。不幸,現在跟監、偷拍,實情大白,國民黨黨咖級人物此時一定忐忑不安,到底人家握有多少把柄、黑材料,隨時可以出手 ? 如果咖級人物稍一出言不慎,惹人生氣。人家D檔一抽出,某月某日某時、某會館、某高檔餐廳、酒酣耳熱、D杯美媚,香肩醉憑,十指緊扣,—— 這如何是好 ?誰不害怕,國民黨有「扒糞義士」之說,取悅鼠輩而自保,是可以了解的。 所以「鼠輩」被封為「戰神」,起碼「扒糞義士」,有不得不然的原因。有人暗夜中,陰陰的笑,滿心開懷。媒體、法律、政治可以一手抓,言偽而辯,隻手遮天,誰敢實事求是,說出真話來,—— 難道,不怕我打開D槽來? 原來「竊國」是如此容易,「竊中華民國」更是有如翻掌之易。你我祈求「司法追訴」?人家心裏一定暗笑,你我不自量力,在開什麼玩笑 !—— 因為誰敢保証在人家D槽檔案中,沒有北檢人物 ? 作者:王充

臃腫肥胖的將軍們

美國「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後,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召集數千名將軍們「精神講話」。他說:「我非常厭倦在五角大廈,看到許多臃腫肥胖的將軍們」,「以後每年郗要有兩次的體能測驗」,「全軍只有一個標準」,「希望『美軍』找回戰士的精神和體能」,「假如反對他的政策,歡迎辭職 !」—— 戰爭部長強調這是對付中國挑戰,所必須。 隨後川普總統也跟著講話,他要求美軍要以美國大都市,當作美軍的訓練場地。他強調美國大都市是美國隱藏敵人的根據地,隨時準備出擊,傷害美國。 將軍們體能差,自然沒有「戰士」的意志和堅持,如何對付外來的挑戰,美國再次偉大?全軍只有「一個標準」,當然也不再接受「性別變換的自由」:軍隊就是軍隊,誰需要左派文化的花花草草! 川普總統主張也要以美國都市當作美軍的訓練場所,事實上已經開始。有幾個美國都市,美軍已經進駐,接管部分「反非法移民」、「反毒品」、「反黑社會」「反恐佈份子」的責任;—— 以及隨時對付「無政府主義者」、「激進社會主義者」、「反美份子」,藉著所謂社會不公不義、種族議題,藉題發揮,製造社會衝突。顯然這類右派政策,必遭「合不合憲」法律的挑戰。加州州長紐森不要只會抹你的髮油! 川普總統的意圖是要美國人民了解五十年來主流的「左派、激進社會主義」,不是也不該是美國社會的常規( Norm )。是要這樣「激進的左」才能表現美國的民主和人權嗎 ?看看加州舊金山市在左派社會主義者治理下,如何敗落! 所以反「臃腫肥胖的將軍們」是改變美國政治思想和文化運動的第一步。川普共和黨是要把右派社會文化,推向主流,—— 下一步要如何前進,要看川普政府整體施政的效果,是否能獲得美國人民的歡心和擁護?五十年來美國國內「民權激進社會主義」的政治主流,己經式微。臃腫肥胖將軍們被迫走入歷史,也就是美國新的政治潮流的開始。 作者: 東林黨

Recent Posts

花蓮國的救災圍城,像極了中國!

花蓮國的救災圍城,像極了中國!

馬太鞍堰塞湖的災情牽動全台人心,各方馳援,本應是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時刻。然而,花蓮縣府卻在救災的黃金時刻,築起了一道道令人費解的高牆。 [...]

More Info
沒有被發現的個案:成人保護制度的缺口

沒有被發現的個案:成人保護制度的缺口

台中一名21歲女子,因遭母親長期拘禁、控制飲食,最終在家中死亡的消息震驚社會。根據媒體報導,這位年輕女性在近三年的時間裡,被迫活在不見天日的房間,生活起居完全受制於母親,稍有不從便以拳腳或剝奪餐食懲罰,最終骨瘦如柴、命喪家中。案件曝光後,母親遭羈押禁見,父親則以十萬元交保。 [...]

More Info
國民黨的黑材料

國民黨的黑材料

國民黨一定有「黑材料」被人蒐證、偷拍、建檔,所以才會有作姦犯科、穿牆打洞的「鼠輩」,可以被國民黨大咖、言論名嘴,尊為「扒糞者」的義士,不聞其臭,可要其登堂入室,於廟堂之上。 這類匪夷所思的現象,只能從國民黨某一大咖政二代所說,得到理解。他說國民黨在夾縫裏求生存,已經四年了,你我可以推測他們的心境,此時即使飲鳩止渴,也未可厚非:目的可使手段正確。 [...]

More Info
臃腫肥胖的將軍們

臃腫肥胖的將軍們

美國「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後,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召集數千名將軍們「精神講話」。他說:「我非常厭倦在五角大廈,看到許多臃腫肥胖的將軍們」,「以後每年郗要有兩次的體能測驗」,「全軍只有一個標準」,「希望『美軍』找回戰士的精神和體能」,「假如反對他的政策,歡迎辭職 !」—— 戰爭部長強調這是對付中國挑戰,所必須。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