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十年,因解嚴與民主化來臨,影響台灣擺脫黨國體制走向開放社會。在黨國統治下,各種生活領域容易染上政治色彩,導致我們無法理性且中立客觀來詮釋人事物。眼前,台灣看似民主化,卻在每個人心中築起新的「警備總部」,時時刻刻進行自我審查。舉凡總統到平民間,其所言所行必然自我審視是否惹來其他群體的非議,惟此非議來自於過度政治化,將任何問題不付理性討論,以情感煽動來引向政治層面,無疑是另一種自由受箝制。
從近期風災導致的放假爭議,竟以政治口水取代專業災難救助的判斷,我國彷彿進入政治上的「堅壁清野」,轉向預設政治立場再來評價事情的是非對錯。進而模糊專業與激情,甚至本應協商討論的國會表決,也無理由阻擋行政院提出的防災預算,一味阻擋預算莫非自欺欺人?這次南部風災總說政府救災不力,卻阻礙預算通過,可謂全民之憂。
最近,十分火熱的議題莫非賴總統提出的「祖國論」。十分無奈,因台灣歷史發展特殊,由多元族群構成,每個族群或黨派所想像的祖國概念,無論從法律、政治或民族歷史層面都有不同理解,亦有感情層面。目前,賴總統在兩岸現狀並無明顯悖於蔡英文路線,仍是基於維持現狀,甚至維繫我國目前憲政體制,基於凝聚全民共識提出我國祖國即是中華民國。因賴清德被冠以台獨之名,故凡其針對兩岸所言必然招致藍白反對,豈不知唯有如賴清德所言方能使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事實得以延續,使國民黨在地化方能贏得新的選民版圖。
本立意良好的觀點,不過道出事實,卻招致在野黨一致砲轟,使得民眾對於國家認同因黨派而異,間接否定中華民國存續愈百年的事實,若藍營反對該論述,豈不陷入否定自身歷史與百年道統的追溯,此將使我國目前全民最大的國家認同,即「中華民國台灣」的折衷立場動搖,再度陷入紛亂,更甚者,將會導致我國現行憲法存在的合理性。
目前台灣社會因網路媒體傳播快速,加上視聽者多採取片面之言,或是預設立場來選擇自己所喜好的訊息,不但做錯偏離事實的主觀評價,更將所有社會議題與政黨色彩之界線模糊,必然使得我國脆弱的國家認同、公共事務參與的熱忱卻步,呈現民主倒退的傾向。
作者 / 風林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