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病(Dutch disease)這詞源自《經濟學人》於1977年的報導所開創之,用來描述荷蘭過度仰賴能源產業發生的問題。上世紀50年代末期荷蘭在北海發現大量儲存的天然氣油田,順勢發展能源產業出口,其出口占比也隨之劇增,荷蘭不僅從中獲得大量的財稅收入,並藉此提高國家的社會福利程度,頓時讓荷蘭經濟繁榮一片欣欣向榮。
上世紀60年代之後,荷蘭因天然氣油田導致能源產業出口蓬勃發展,讓舉國的資金、人力、政策資源等在內的資源和要素,全都集中到了石油、天然氣業等能源產業,導致荷蘭產業呈現出石油、天然氣一業獨大的畸形結構,卻對傳統的農業及製造業帶來極大的傷害,當時的荷蘭尚未攀然悔悟仰賴能源產業出口對經濟結構所帶來的傷害,亦無即時政策因應調整措施。事實上,除了荷蘭之外,經濟學家也發現其他國家如英國、加拿大及澳洲等,都曾經發生過類似荷蘭病的病徵。
隨著天然氣成為荷蘭外銷的主力,荷蘭盾匯率的大幅上升造成其他成本也同步上升,這就導致該國生產成本大幅攀升,危害到農業及製造業的出口,形成仰賴能源出口之自然資源,卻造成國內匯率上升,導致製造業產品出口競爭力大減等經濟失靈的現象。至上世紀80年代時,因國際油價再次暴跌,原先從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中獲得的收入銳減,再加上其他工業部門長期投入不足競爭力下降,導致製造業出口大幅下降,失業率開始急劇增加。
受制於荷蘭民主的國情體制、議會政治及福利體系對選民的承諾,政府的財政赤字也隨之急速增加,為了希冀克服財政赤字,荷蘭政府採取大量印鈔卻導致通貨膨脹居高不下陷入惡性循環,最終從經濟失靈走向政府失靈。故《經濟學人》將一國經濟的某一產品部門異常繁榮,而導致其他部門衰落的現象稱為「荷蘭病」。
例如:英國老牌刊物《經濟學人》評價:20世紀全球經濟最大瓶頸是經由荷姆茲海峽的原油;21世紀則是由臺灣及韓國製造的半導體晶圓。對於臺灣的半導體大廠來說,存在著重大機會,機會甚至大過風險。目前臺灣半導體大廠正積極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建立更大的技術影響力,並掌握良機甚趁勢而上成為舉足輕重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參與者。
又例如:彭博社曾以《全球危險地依賴台灣半導體》的報導為題,公開為歐美國家發出了預警。類似半導體此種巨大的戰略價值,使得各經濟體必然會集中資源投入強化自身之半導體產業,以此來降低對臺灣半導體的依賴,尤其臺灣的半導體產業籠罩在海峽兩岸緊張的對峙情勢,促使台積電必須尋求海外設廠的可能性。事實上,臺灣不乏產、官、學、研等人士發出國內太依賴半導體導致「荷蘭病」上身,要求政府經濟部門引以為鑑。
荷蘭與臺灣皆屬出口導向為經濟體,荷蘭主力經濟發展亦為電子製造業出口,荷蘭最具代表性如電子產品製造商飛利浦亦如同我國的台積電,最憂慮匯率大幅升值。有意思的是,荷蘭於1959年在北海發現天然氣等資然資源,直至1977年《經濟學人》才將此現象視為一種經濟發展的病徵,荷蘭在這18年過程中過渡依戀能源產業的發展,人才、資金及政策等資源過度集中於能源產業,卻忽視其他部門及產業發展呈現消耗和空轉。
作者:林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