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人類歷史上的政局變動,位處西歐的法國,長期作為歐洲民主政治的重要指標國家,其政體更是經歷過多次變遷和修憲。法國的政黨競爭呈現多元的發展趨勢,從民生、經濟、能源、環境、族群、性別等社會議題交織組合,形成不同的政黨團體和價值立場,並隨著國家的情勢環境有所消長。
自1980年代,歐洲受到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及移民人口大幅增加,主流政黨無法提出有效的政策和應變的能力,促使原先處於邊緣少數的極右派政黨開始崛起;2008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亦更有利該意識形態的發展與擴大群眾基礎。其中,尚馬力.勒朋(Jean-Marie Le Pen)創立的法國國家陣線(現為國民聯盟,簡稱RN),訴求反主流政治、反菁英、反移民作為號召,透過大量的仇外與民粹言論尋求選民認同,對於反歐盟、反全球化表示支持,且帶有強烈的民族優越色彩。該政黨早期聚焦在移民、安全、文化議題上,並將移民與失業、犯罪、族群衝突等負面問題連結,由於意識形態的立場激進,在法國的政黨光譜中被歸類為極右派政黨。
近二十年來,國民聯盟飛速成為足以影響法國政壇的政黨之一。在自2002年法國總統大選,極右派的國家陣線之創黨黨魁–尚馬力.勒朋在第一輪的選舉中獲得16.68%的選票,擊敗代表左派參選的社會黨喬斯班(Lionel Jospin),與代表右派共和聯盟參選的席哈克(Jacques René Chirac)進入第二輪選舉,創下法國第五共和成立以來,首次有極右派候選人進入總統大選第二輪的紀錄,引起歐洲和世界的一陣注目和討論。(張台麟,2013)接續由2012年的新任黨魁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首度參與總統大選,在第一輪獲得17.9%的選票,名列第三。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瑪琳.勒朋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21.3%的選票,並進入第二輪與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進行對決,最後以33.9%得票率輸給馬克宏的66.1%;此外,在同年的國會選舉中,國家陣線也只獲得8席,顯示國家陣線雖然聲勢浩蕩,但在政治上實際斬獲卻相當有限,國家陣線的未來面臨嚴峻考驗,故2018年,瑪琳.勒朋決定改變國家陣線的政策方針,並將黨名改為「國民聯盟」。2022年的法國總統大選,瑪琳.勒朋在第一輪獲得23.41%的選票,並順利進入第二輪,二度挑戰馬克宏,最後雖以41%敗給馬克宏58%,但差距明顯小於上一次的選舉;同年的國會大選,她帶領的國民聯盟,總共取得了89席,相較於2017年的只有8席,爆增十倍之多,也代表其政黨影響力將大幅增加,更有機會左右法國政府的政策方向和談判籌碼。 當極右派政黨在法國的總統及國會大選中,屢次造成衝擊性效果,並且從少數政黨,逐步站穩成為國會的第二大政黨,這樣的現象令筆者思考,究竟在當代的法國民主政治中,對於極端型政黨的存在,現代的法國社會抱持什麼觀點?是認為它們是政黨政治中自由競爭的一種表現,還是認為它們是扼殺多元包容的破壞因子?筆者認為,這是個值得持續深入探究的議題,也是標榜自由平等、多元開放的巴黎奧運背後,象徵民主老牌大國的法國社會仍要直面的現況。
作者:西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