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庸一
1978年我媽媽被診斷患有已無法開刀治療的甲狀腺癌後,我和太太陪她到東京尋求可能的進一步治療。一直到1984年過世時,我每年都陪她短期住院後,在太太家中休息一個月。五年中,每年的這一個月大概是她一生中最無牽掛和愉快的日子。此後,我每年都會利用休假到東京呆上二到四個星期,順便好奇的看看日本的社會變化。
看慣了長期通縮,本以為在安倍幾支箭後,日本物價應會開始蠢動。去年,新宿街頭,年輕人雖有增加,物價卻仍低迷。本以為今年會不一樣,沒想到,新宿人潮明顯增加,物價依舊不動。民生必需物質,如,牛奶和雞蛋等,直接換成台幣,依然和台北差不多,甚至稍便宜,根本不必以國民所得差距做加權計算。日本內閣閣員的PhD人數,遠遠不及台灣,不知如何能做到?
跟據報載,日本年收入200萬元以下,仍有1100萬人。2014年,大企業的盈餘大幅上升,中、小企業,卻依然不振。不過,收入分佈圖似有右移的跡象。大企業的盈餘,似乎已對員工的增招和薪資的提高,做出若干貢獻。Toyota也超越三星成為亞洲排名第一的企業。
對攸關勞工權益的問題,日本正在立法/修法。其中,避免過勞死,可能在工時、工作量、薪資方面會有更明確的規範。尤其,在高科技/專業技術人員方面,正在研擬對策。另外,對非正職員工(派遣工)日增的人數和衍生的問題,也已正在檢討。台灣目前派遣工的問題,似比日本更加急速惡化。我把日本的資料,提供大家參考。
非正職薪資 2012年調查(約60萬人)
時給制
低於800日幤 | 17.7% |
800-900 | 34.1% |
900-1000 | 19.4% |
1000-1500 | 23.5% |
高於1500 | 5.2% |
月給制
低於10萬 | 8.8% |
10萬-12萬 | 5.5% |
12萬-14萬 | 29.1% |
14萬-16萬 | 15.8% |
16萬-18萬 | 18.3% |
18萬-20萬 | 9.9% |
高於20萬 | 12.7% |
無升遷、退休金等福利
目前,派遣工團體正在合力爭取合理的權益。
令我印象相當深刻的是,日本政府對因應人口老化所做的分析、檢討和對策。我必須坦承,當初次看到日本使用社會保障的預算方式,對照我們使用的社會福利預算方式,連我這種門外漢,都不禁大吃一驚。也才恍然大悟,原來已開發國家和落後國家,光從字面上就可區別了。日本將年金、醫療、介護(老人照顧等)等,歸為社會保障,是維持社會穩定不可缺的支柱,而我們卻將社會福利視為對弱勢團體的一種恩賜或施捨。日本的社會保障預算,隨人口的嚴重老化,已成為難以負荷的重擔。我把它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社會保障預算
2005年 總預算82.2兆(社會保障20.4兆-年金6.3兆,醫療8.1兆,介護2.0兆)
2015年 總預算 96.3兆( 社會保障31.5兆- 年金11.2兆,醫療11.5兆,介護 2.8兆)
2015/2005年比較
總預算 1.2倍。 社會保障1.5倍(年金1.8倍,醫療1.4倍,介䕶1.4倍)
2005年年度預算 高於65歳 2576萬人;2015年為3324萬人
為了因應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年輕人和年輕夫妻結婚、養小孩的負擔,愈來愈沈重。因此,已做稅制上的修改。
父母非課稅贈與子或孫一人1500萬日幣(信託教育等証明始能支出);子女結婚、養小孩1000萬日幣。比較有趣的是,它的支出必需証明,以防被不當使用。
地方議會無選舉投票者增加(候選人比應選名額少,等同全數當選)
人口老化及人口減少、青年外移,日本全國市區町村議員選舉,無選舉投票者明顯增加。2014年,有17.2%;2010年15.5%;2006年10.0%。大城市議員選舉擠破頭,偏遠地區卻乏人問津。一個人口200人的村和360萬人口的市,議會如何才能體現民主的真義,已成為討論的議題。
走馬看花和膚淺的看了日本近四十年。近十年來,仔細想想,才突然發現,在社會/經濟的變遷上,台灣似乎跟隨著日本的腳步。日本經濟的興起和衰退現象,不是同樣發生在台灣?只不過,二者也相差了近三十年而已。日本失落的二十幾年,不正是目前台灣正在走的狀況?現在日本發生的狀況,難道不也將是我們二、三十年後的寫照?馬政府的盲目傾中,使我們們忽略了中國是不是正在循台灣的發展軌跡,而且,已行將下坡?如果健康的社會發展,是往前看,以汲取前人教訓、經驗,來改正自身現在和未來的可能錯誤,那麼,為什麼馬政府偏執的堅持往後向中國看齊?為什麼不往前看看和學學日本?
這是我今年看到日本若干現象的感想,有興趣的人,也許可以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論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