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政壇不斷爆出性醜聞,許多政治圈內人士被指控性騷擾、性侵,甚至外溢到台灣政治圈以外,比如說中國民運人士王丹、貝嶺等人也被指控涉及性騷擾、性侵等情事,而這場性平風暴仍然在持續發酵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性平風暴幾乎橫掃朝野政黨,無論是執政的民進黨、在野的國民黨及民眾黨等等,都陸續涉入黨內成員被指控性騷擾、性侵,以及黨部中高層涉嫌包庇吃案的泥淖。這突顯著過去政治圈內為人所詬病的男性沙文主義、「潛規則」陋習對於朝野政黨的負面影響有多麼深刻。
而同樣的,身為中國民運人士王丹等人也不能免於遭到同樣的指控,顯示著中國流亡民運圈有著同樣的問題要面對。
更重要的是除了政治圈,台灣社會其他領域是否也將面臨同樣的風暴?從目前的情勢發展看來是極有可能的,正如過去有論者所指出的那樣,在台灣的公私部門如媒體界、企業界、公務機關甚至軍警、情治單位都存在著權力不對等、欠缺性平觀念、申訴管道不彰等問題,過去不乏發生過這樣性騷擾、性侵的案例,只是沒有發展到如這次政治圈性平風暴的程度,換句話說,在這些公私部門性平問題的火種是存在的,只是欠缺點燃的引信。
正如觀察家李濠仲在《上報》為文所指出的:
「如果實際上政治圈才是台灣最容易鬆動固有性別文化的場域,那表示在台灣,其他圈、界的性別枷鎖只有更牢固、更頑強,台版#MeToo的發展就很可能會和美國不一樣。即美國的社會力影響了政治,政治再以法律變革回應社會整體期待,則當下台灣的政治風暴,有沒有可能催化成為一個意外的社會變革呢?」
台灣性平風暴是否能帶動社會變革的關鍵,在於台灣公眾是否能跳脫選舉的干擾,從社會教育、法律制度、觀念等各層面作積極的檢討、反省,並改正過去在性平問題上的盲點和不足,才能讓這股性平風暴為台灣社會帶來正向而持久的改變,反之,如果只是把性平風暴視為政治泥巴戰、「戰男女」口水戰,最後只是辜負這些當事人以自身遭遇控訴的勇氣,也無助於建立一個邁向性別平權、尊重多元性向的社會。
作者/洄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