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事件,以及其後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以「清鄉」為名所展開的一系列大屠殺行動,至今即將屆滿76週年;而從228和平紀念日在1997年正式成為國定假日以來,至今也已經有26年的歷史,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的排定之下,今年的228和平紀念日連續假期也達到4天之久。
但,問題是,從台灣社會中的網路社群,偶爾會出現的「為什麼還要紀念228」「有假放就是爽,管他實際的意義是什麼」之類奇形怪狀的言論,以及部份民間商家「『慶祝』228連假」之類的促銷等活動用語來看,很明顯的,有一些人似乎不是根本不知道為什麼228這天要放假,就是認為「一直提到228很煩」、就算能夠了解也不屑去了解,甚至產生一種「我愛怎樣認為就怎樣認為」的逆反心理,或者把228當做是一種可以歡慶的假期。甚至連部份縣市直轄市首長,也有開始將228連假淺薄化、娛樂化的傾向,把228當作是可以推廣觀光活動的一般連續假期,例如台南市政府,將今年的「第一屆FOCASA馬戲藝術節」排定在2月22日到28日,黃偉哲市長也不忘在推特的個人帳號發文宣傳,「想要藉這4天連假,為台南市帶來更多觀光曝光度與商機」的想法溢於言表。
面對以上種種情狀,筆者想問的是:到底台灣人應該如何看待228和平紀念日、以及因之而生的連續假期?228連續假期可以被視為是普通的、歡快的連續假期嗎?
讓我們先從歷史事實開始回顧。眾所皆知的情況是這樣的:
1.中華民國據有台灣的權原,係來自於1945年8月日本戰敗後,由東京盟軍總司令部頒布的「一般命令第一號」,該命令將日本帝國所領有的外地領土—台灣,劃為中華民國重慶國府的受降區域,但中華民國無視於「軍事佔領不應直接等同於領土主權讓渡」的國際法法理,逕行向其國內外宣稱「台灣已由『祖國』『光復』、重歸祖國懷抱」,並在台灣設置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名的佔領當局、由曾任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主席的將領陳儀出任行政長官。
2.中華民國佔領當局接掌台灣後,不僅未能有效推動台灣重建,反而讓台灣在處分日產與重新分配台灣資源等等的過程中,一方面讓台灣資源支應中華民國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國共戰爭、另一方面成為中華民國貪官污吏的溫床;農業及工業未能恢復到戰前水準,為台灣社會帶來糧食不足、失業率居高不下與通膨騰飛,社會各方面水準也急遽倒退,佔領軍與中國人移民所犯下的犯罪案件頻傳、公共衛生水準也下降,這些都成為台灣人對中華民國佔領當局不滿的淵藪。
3.1947年2月27日在台北市爆發私煙查緝事件後,隔天2月28日台北市民集結,前往「中華民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位於現在的中華民國行政院)抗議,卻遭守衛部隊開槍射擊、民眾也因此出現死傷,這一系列事件成為台灣民怨爆發的最後一根導火線,台北市民搗毀專賣局等佔領當局機關單位、透過廣播電台將台北事態放送到全台各地,各地因此出現連日示威,並且以縣市為單位,集結各界領袖、市民與學生代表成立「228事件處理委員會」,維持秩序、整理台灣人訴求,試圖收拾事態。
4.在事件爆發後,「省」行政長官公署一度佯裝與各地抗議民眾妥協,欺瞞各地民眾與處理委員會稱「將接受民眾訴求」,但,實際上陳儀卻在向南京國府請求派出援軍、準備展開鎮壓與屠殺行動。作為援軍的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整編第21師,在3月8日抵達基隆後,陳儀與長官公署也旋即變臉,動用該批援軍,夥同原本就在台灣的「軍統台灣站」、憲兵第4團,以及基隆與高雄2座要塞等軍方及情報單位,一方面展開從北到南的屠殺行動,另一方面則按預先擬妥的名單,有計畫性地非法逮捕、強押並殺害台灣各界領袖,導致台灣各界領袖與一般民眾同樣蒙受慘烈傷亡,雖然目前依然無法確定數字,但因此不幸遇害身亡的人數,合理推算應該在數萬到10萬之間。
不過,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在1949年12月,因為在中國的國共戰爭全面潰敗的關係,從該政府在東亞大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遷移到當時主權狀態仍待終局確定的原.日本帝國外地領土—台灣台北以後,本質上成為丟失絕大多數本國領土、寄居在無主權地域的流亡政府以後,在往後的40多年之間,多次有計畫性且大規模銷毀包含228事件與清鄉大屠殺在內的檔案,為日後還原史實與進一步研究,添加一層中國式的泥淖色彩,在相關檔案仍有部份散佚、或甚至已經滅失的情況下,連整理出一份如實且包含人、事、時、地與遇害原因的完整受害者名冊,都已經有相當的難度,更遑論完全探明其間史實;這樣的情況,相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2萬多名被俘軍官遭蘇聯黨政當局有計劃性殺害的「卡廷大屠殺」,由於從下令的蘇共政治局到受令執行的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都保存完整檔案紀錄的關係,因此,在蘇聯解體前、直到俄羅斯聯邦成立初期的這段期間,檔案逐漸解密公開以後,波蘭的歷史學家能夠較快地整理出當年的完整受害者名單,並加速推進相關史實研究的情況相去何止道里之遠?
而民進黨第二次執政後的蔡英文政府,在上任後到現在的這6年多期間,對於包含228事件與清鄉屠殺在內,諸多轉型正義議題的大方向與具體態度,也有值得非議的地方,在所謂「爭取最大公約數」的大義名分下,不僅蔡英文與其政府的國家定位,從原本理應錨定在台灣,向模糊不清的「中華民國台灣」持續移動,轉型正義也愈來愈像是應付了事,展現一種「我已經做過轉型正義」了的態度,在轉型正義工作才剛開始、還沒有進入活動的高峰期時,就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草草收場掉,後繼承接業務的機關,不僅欠缺水平整合協調、同時也被淹沒在各承接機關的既有業務海之中,台灣的轉型正義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下來,要說沒有陷入新的無以為繼危機,實在是有悖於現實。而這一切也都減損了來自政府方面、追求228史實的持續探明的力量。既然蔡英文政府並沒有想要認真處理轉型正義的問題,那又如何能夠期待民間從商家到普通民眾,可以正視228事件與清鄉屠殺這一系列事件的嚴重性、以及每年紀念這些事件的必要性何在?
不過,以上的種種困難,終究不能成為台灣人對228草率以對、甚至跟著某些人一起用「只有被害者、沒有加害者」的和稀泥觀點來看待228的藉口,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挖掘史料、進行相關學術研究的能力,但,至少台灣人應該基於台灣本位的立場,用國殤的觀點來看待228以降的一系列悲劇,盡我們所能的用記憶來對抗遺忘、犬儒、淺薄與娛樂化,並盡可能避免以普通假日或娛樂的觀點,來看待228和平紀念日與其假期;而各級政府也不應該用純粹普通假期的觀點來看待228、並就228連假來規劃觀光
活動,特別是被認為應該會對台灣與台灣歷史更加正視的民進黨與其直轄市長,更不應該犯下這樣的錯誤。
作者/吳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