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國際矚目的中國「白紙革命」雖然隨著中共打壓及放寬防疫措施的軟硬兼施手段而告沉寂,不過,不少觀察家指出這場抗爭的火種仍在,再加上習近平體制的根本問題仍未解決,未來仍然有可能出現新的抗爭運動挑戰中共統治。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國際的中國留學生社群及流亡異議分子積極聲援牆內的抗爭,但是香港、台灣乃至於維吾爾、圖博、內蒙等社群對此則是有所保留、甚至冷眼旁觀,為何後者對此的態度如此不復過往的熱心?
毋庸諱言,讓牆外這些社群對於中國「白紙革命」持保留態度的因素並非冷漠,也不是顧慮到中共的報復,而是在於瀰漫於中國社會的沙文民族主義,特別是堅持要強制同化非漢人族群、認為香港抗爭活該被鎮壓、台灣要「武統」的集體偏執,並沒有因為嘗到中共「清零政策」的苦頭而醒悟,這從不少牆內外的中國抗爭者在網路聲稱抗爭並不代表「放棄中華民族復興」就一目了然,即使態度稍微好一點的中國抗爭者,則是把香港、台灣乃至於維吾爾、圖博、內蒙等社群基於普世價值聲援「白紙革命」的聲音,視為「台灣果然還是中國的自由燈塔」、「港台跟少數民族同胞真是血濃於水」大吃豆腐,卻完全無視這些社群對於中國社會「大一統情結」的厭惡。正是前述的狀態讓香港、台灣乃至於維吾爾、圖博、內蒙等社群選擇保持距離,因為沒有人保證如果中國民主化抗爭成功,是否可能蛻變成一個更民粹更強調漢族沙文主義的極端政權。
不錯,的確是有一些中國抗爭者意識到「大一統情結」是讓牆外社群冷眼「白紙革命」的主要因素,而深切反省過往對於香港、台灣乃至於維吾爾、圖博、內蒙等社群的偏見,揚棄「大一統情結」,但是這樣想的人仍然是少數。其他的中國人則是仍然沉浸在「不要以為中國人都是小粉紅」、「我們人比你們多,要遷就我們」、「要給我們時間改變」的心態抗拒反省、改變,而完全無視正是這種集體心態疏遠牆外社群,也讓中共繼續利用民族主義操弄中國社會,「白紙革命」突顯的隔閡只是證明了這一點。
台灣社會各界,特別是公民團體,無論是基於普世價值,或期望中國民主化可以讓台灣更安全等種種考量聲援「白紙革命」的同時,應該思考如何基於堅定台灣主體立場的前提跟中國牆內外「白紙革命」的抗爭者對話、辯論,讓中國社會反省大一統民族主義的弊害,而不是讓這種「沒有中共的天朝帝國主義」繼續控制中國社會的集體心智。
「大一統情結」是阻礙牆外支持中國「白紙革命」的障礙
引發國際矚目的中國「白紙革命」雖然隨著中共打壓及放寬防疫措施的軟硬兼施手段而告沉寂,不過,不少觀察家指出這場抗爭的火種仍在,再加上習近平體制的根本問題仍未解決,未來仍然有可能出現新的抗爭運動挑戰中共統治。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國際的中國留學生社群及流亡異議分子積極聲援牆內的抗爭,但是香港、台灣乃至於維吾爾、圖博、內蒙等社群對此則是有所保留、甚至冷眼旁觀,為何後者對此的態度如此不復過往的熱心?
毋庸諱言,讓牆外這些社群對於中國「白紙革命」持保留態度的因素並非冷漠,也不是顧慮到中共的報復,而是在於瀰漫於中國社會的沙文民族主義,特別是堅持要強制同化非漢人族群、認為香港抗爭活該被鎮壓、台灣要「武統」的集體偏執,並沒有因為嘗到中共「清零政策」的苦頭而醒悟,這從不少牆內外的中國抗爭者在網路聲稱抗爭並不代表「放棄中華民族復興」就一目了然,即使態度稍微好一點的中國抗爭者,則是把香港、台灣乃至於維吾爾、圖博、內蒙等社群基於普世價值聲援「白紙革命」的聲音,視為「台灣果然還是中國的自由燈塔」、「港台跟少數民族同胞真是血濃於水」大吃豆腐,卻完全無視這些社群對於中國社會「大一統情結」的厭惡。正是前述的狀態讓香港、台灣乃至於維吾爾、圖博、內蒙等社群選擇保持距離,因為沒有人保證如果中國民主化抗爭成功,是否可能蛻變成一個更民粹更強調漢族沙文主義的極端政權。
不錯,的確是有一些中國抗爭者意識到「大一統情結」是讓牆外社群冷眼「白紙革命」的主要因素,而深切反省過往對於香港、台灣乃至於維吾爾、圖博、內蒙等社群的偏見,揚棄「大一統情結」,但是這樣想的人仍然是少數。其他的中國人則是仍然沉浸在「不要以為中國人都是小粉紅」、「我們人比你們多,要遷就我們」、「要給我們時間改變」的心態抗拒反省、改變,而完全無視正是這種集體心態疏遠牆外社群,也讓中共繼續利用民族主義操弄中國社會,「白紙革命」突顯的隔閡只是證明了這一點。
台灣社會各界,特別是公民團體,無論是基於普世價值,或期望中國民主化可以讓台灣更安全等種種考量聲援「白紙革命」的同時,應該思考如何基於堅定台灣主體立場的前提跟中國牆內外「白紙革命」的抗爭者對話、辯論,讓中國社會反省大一統民族主義的弊害,而不是讓這種「沒有中共的天朝帝國主義」繼續控制中國社會的集體心智。
作者/局外人